APP下载

“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进展

2017-12-26康海荣陈隆升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名著整本书语文

康海荣+陈隆升

【评析样本】

郑桂华.《整本书阅读:应为和可为》,《语文学习》,2016(7)

曹勇军.《我们欠学生真正的阅读课》,《中国教育报》,2016.10.24

胡春梅.《外国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策略探析》,《语文建设》,2016(9)

张媛.《和学生共读“整本书”:流程设计与策略使用》,《语文教学通讯》,2016(6B)

徐小兵、倪峰.《走进操作层面的“整本书阅读”》,《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16(9)

余党绪.《“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策略》,《语文学习》,2016(7)

李卫东.《混合式学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选择》,《语文建设》,2016(9)

人类文明的脚步进入21世纪,阅读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我国从200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到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贯倡导“读整本的书”。在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引起界内同仁的关注,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中小学语文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从五个层面对2016年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回顾:

一、关于“整本书阅读”宏观层面的研究

郑桂华的《整本书阅读:应为和可为》一文从多元观照的视野出发,站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宏观层面展开阐述。郑桂华教授认为,影响整本书阅读成效关联度最高的三个因素分别是:课程建设、教师教学和家庭环境。从语文课程建设的角度,通过区分课程形态、规定阅读篇目的范围、明确阅读方法、评估阅读效果四种途径来提高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的规定性。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剖析了教师工作价值取向从事业向职业转向的今天,传统日常教学中教师凭借的三大法宝(个人魅力、奉献精神、制度设计)难以为继的现实,提出了从阅读共同体的培养、阅读任务的设计、阅读过程的监控、阅读成果的强化四个方面做实践探索的建议。特别提到,建构阅读共同体应该居于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从家庭环境的角度,因为存在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与课时限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说明整本书阅读的主阵地应该是家庭,并建议语文教师划清课堂教学与家庭阅读的边界,以便有效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成效。

曹勇军在《我们欠学生真正的阅读课》一文从国际视野与美国同行展开对话,为国内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探索提供了“他山之石”。第一,从阅读材料选取层面来看,首先,美国教师认为中学生应该多读以小说为代表的虚构作品(fiction),读小说可以更好地培养阅读能力、分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其次,从传统经典和现代作品之间,偏爱选择现代作品。曹老师认为是因为现代作品更接近学生生活,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而且小说中多色调粗砺的社会生活画面以及对人性的深度揭示,可以提供思考的张力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联系自己,有助于培养其批判思维,发展其独立人格,这也是美国一些中学选择图书的基本原则之一。第二,从整本书阅读教学层面来看,阅读教学过程重视细读、批判和探索。首先,重视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常用做注释、填表格等方法梳理情节,把握细节,深耕文本。利用做注释(annotation)的方式,让学生把对原文关键处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写在便利贴纸上,粘在原文旁边。其次,重视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培养。让学生围绕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关键情节或者表现手法展开充分讨论,针对文本细读中发现的问题,问题驱动,任务驱动,展开头脑风暴,在互动碰撞中,讓文本生发出丰富的创意。再次,倡导探索性写作(expotory writing),充分利用写作,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思考,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促进自我的成长。

二、关于名著阅读策略层面的研究

徐玉根在《初中名著阅读课程化的思考与实践》一文提到,首先,要站在课程建设的高度对待经典名著阅读,主张提升名著阅读指导活动的品质,让名著阅读从活动走向课程。其次,把课程实施设计为环环相扣的操作流程:(1)通过调查反馈形成适合学生的名著阅读书目与主题;(2)针对阅读内容和主题确立适切的目标;(3)基于适切目标,设计操作方案;(4)设计评价方案。再次,主张对所实施的阅读课程进行分类:(1)自由阅读类;(2)经验分享类;(3)鉴赏指导类;(4)专题探究类。徐老师在文中特别强调,名著阅读课程内容是在师生共同规划的过程中生成的,是学生阅读实践后的归纳和提炼,不是对教师预设的既定内容的演绎。这样的名著阅读课程化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精神品质,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贺丽艳在《初中语文走进四大古典名著活动探究》①一文谈到,开展四大古典名著阅读有五方面的背景和意义:1.弘扬民族国粹,传承民族文化;2.提高人文素养,践行课程标准;3.延展综合学习,开发课程资源;4.淡化功利色彩,开拓文化视野;5.丰富课程设置,为终身学习奠基。在课程实施层面,设计了四个阶段、四步流程,还对课程进行了设置。贺老师把四大古典名著阅读分布在四个阶段:初一学年,走进《西游记》;初二学年,走进《水浒传》;初三学年,走进《三国演义》;初四学年,走进《红楼梦》。每个阶段的阅读流程均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第二步,浏览名著并鉴赏回目;第三步,精读名著并探究问题;第四步,再读名著并反思归纳。对名著阅读课程做了设置:(1)每周安排一节课鉴赏名著;(2)每月组织一次四节连节鉴赏名著;(3)课内外结合鉴赏名著。在课程实施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迁移法、切入法、多种思维并举法、设置名著鉴赏课法、专题研究法等。走进名著的整本书阅读活动开阔了师生的视野,也成为了提升师生语文素养的支点。

外国文学名著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胡春梅老师通过《外国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策略探析》一文从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相关问题:第一,外国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意义。胡老师认为,外国文学名著的整本书阅读,对于提高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三方面的意义:1.增加了阅读量,积累和建构了语言;2.发展了思维,提升了审美鉴赏能力;3.有利于理解和借鉴多元文化。第二,对高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选篇的认识。胡老师认为应当针对外国文学选篇不足、《名著导读》乏力、选修教材倍受冷落的现状,根据文本特点与学生心理,遵照阅读规律,合理设计课程,并规范实施。第三,外国文学整本书阅读的书目选择。胡老师认为外国文学名著的选择应坚持三个维度:1.以外国文学史为线索,突现外国文学学科本质,目的是为求得理解而读,而不是为获得资讯而读;2.从学生兴趣的角度,设计适合高中生年龄段的名著系列;3.从教材出发,建构课内外结合的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第四,外国文学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胡老师根据影响阅读兴趣的因素,提出了三种阅读指导策略:1.从激趣引导到精细阅读,以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为例;2.从个别作家到文学传统,以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为例;3.从文学名著到现实生活,以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为例。试图通过上述的阅读活动,指导学生与外国名著展开真正的对话。endprint

三、关于教学形态层面的研究

如何确定阅读书目?如何设计阅读课程?如何利用不同课型来实施课程?一线教师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来凤华在《整本书阅读的思与行》②一文述及,通过参考教育行政部门的推荐书目、教师推荐书目、学生接纳的书目、家长认可的书目作为阅读书目的四大来源,教师把经典性、趣味性、开放性作为选择书目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围绕“读、思、议、写、拓”五个环节,借助自读课、讨论课、引导课、写作课、拓展课、延伸课等六种课型来推动学生深入阅读,以图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张媛通过《和学生共读“整本书”:流程设计与策略使用》一文,把整本书阅读的流程提炼为“自读——初探——深读——共议——表达”五个步骤。第一,在“自读”环节,教师以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作为依据,引导学生浏览目录,“透视一本书”,感知全书概貌,分解长难作品的阅读任务,通过帮助学生制订阅读计划,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二,在“初探”环节,采用设计“阶段任务”实现对阅读规程的监控。第三,在“深读”环节,教师通过设计不同的主题,引导学生展开专题探究,读出书中的精华,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第四,在“共议”环节,围绕“深读”环节研读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交流和讨论,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第五,在“表达”环节,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撰写书评、文评、读后感、研究论文等形式,帮助学生规范记录自己的阅读成果。

四、关于教师指导策略层面的研究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也是许多教师关注的热点。袁远辉在《中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③一文谈及,以课内阅读为依托,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具体而言,教师通过一篇节选课文作为引子,引导学生阅读整本名著;或者通过多篇与名著相关联的课文,指导学生深入阅读一部名著。此外,袁老师从学生终身阅读的视角着眼,建议通过构建校本课程来引导学生完整且深入地阅读整本书,构建课程的途径有两种:其一,通过编制校本教材,采取教师指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审美和组织学生活动等等方式实施导读教学,然后为学生建立动态阅读档案、检查读书笔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建构单部著作的校本阅读课程。其二,构建校本阅读微课程。具体做法是基于“互联网+”的背景,师生一道开发关于名著阅读的微课,微课内容包含教师开发的阅读难点解析微课,阅读趣味发掘微课,阅读融会贯通微课和学生自导自演的微课;让学生通过校园网云空间学习微课,并在微信群进行互动交流,最后根据学生对相关微课的点击量、观看时间,在微信群的活跃程度和微博撰写、评论质量来实施评价。基于“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来推进整本书阅读课程的构建也符合当下学生的生活实际。

徐小兵、倪峰《走进操作层面的“整本书阅读”》一文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对“整本书阅读”课程化进行了系统的筹划。第一,从课程目标的设定来考察。作者有四个方面的指向:1.形成良好的习惯;2.认识并掌握阅读不同文本的一般方法;3.形成包括意志力在内的阅读能力;4.促进个性化阅读趣味的形成。第二,课程实施前的审议与评估。1.教师如何通过分层指导,有针对性引领,逐步增加文本的长度,渐次增加文本的难度,以此来规避师生碎片化阅读的思维定式;2.教师如何通过梳理整本书,提炼出整本书的“纲”,以“纲”来统领学生的阅读,避免传统阅读教学精耕细作的做法;3.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建构融汇“规定阅读”与“自主阅读”于一体的阅读体系;4.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开展高质量的阅读;5.通过何种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第三,课程实施的组织设计。1.通过“整本书阅读”计划,构建国家课程体系、校本阅读体系、自主阅读体系的“三级阅读体系”;2.以教研课题为载体的教研组全员参与合作行动。第四,课程实施阶段的教学策略选择。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化。本文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以加缪的《鼠疫》为例来阐述“整本书阅读”的具体操作过程。

徐树忠在《“整本書阅读”指导策略探微》④中阐述道,教师应该成为整本书阅读的推动者,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探索有道、有格、有度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首先,谈到“有道”,文章主张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地阅读,进而建立整本书阅读课程;在学生自觉的、个性化的、有创造性的阅读过程中,相互交流阅读体会,充分保持阅读兴趣。其次,谈到“有格”,文章主张教师在阅读指导中要精选教学内容,杜绝阅读指导的随意化、平面化、定义化以及无指导价值现象的发生。再次,谈到“有度”,文章主张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指导要遵循语文教学的两大原则:体验原则和对话原则。

五、关于学生学习策略层面的研究

整本书阅读归根结底指向学生的自主阅读,如何通过教师的适时指导与干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余党绪《“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策略》一文把自己多年培育学生学习策略的实践总结为三点:一是充分的原生态阅读,二是强调对主旨与内容的批判性理解,三是开展包括转化性写作在内的表达训练。第一,余老师认为,所谓“原生态阅读”,就是直接面对文本,在反复的阅读中,依据自己的经验和体验来理顺作品的人物关系、情节线索、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推断和求证作品的意旨。同时提醒读者,虽然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干预,但不当的干预反而会成为横亘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障碍。通过《鲁滨孙漂流记》和《俄狄浦斯王》两部小说阅读指导的案例,呈现了学生学习策略形成的初始阶段教师的指导功能。第二,通过“理解、分析、论证、评估、解释”五项教学内容,来加强学生对文本主旨与内容的批判性理解。余老师进一步阐释,批判性理解的关键在于设计具有“整合性”和“生发性”的问题,设计具有这些特性的问题需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整本书阅读”的功能定位、作品的“母题”定位、对作品独特性的定位。作者以《鲁滨孙漂流记》教学为例,通过“问题”设计来推动学生完成了从理解、分析、论证到评估的过程。第三,训练学生借助经典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通过“转化性写作”来表达自己思想与观点的能力。endprint

李卫东《混合式学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选择》一文按照整本书阅读“是什么”和“如何做”的逻辑顺序展开探讨。首先,通过对整本书阅读属性定位“是什么”的论述,李老师认为,理想状态的整本书阅读应是冲破语文教学狭小格局的深阅读、深度学习,需要精读、泛读的灵活转换,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深度整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对接融通。整本书阅读需要课程化,但又要避免过度结构化,要保持教学的弹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阅读和学习留有充足空间。其次,对于整本书阅读的策略选择“如何做”的问题,李老师主张通过“混合式学习”,把课堂学习、在线互动、非课堂非在线自主阅读三个模块整合在一起,形成系统的整本书阅读体验课程。具体实施策略是,1.课堂学习主要开展方法研习、问题研討、章节鉴赏、汇报展示等活动;2.在线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异步讨论、任务认定、资源分享、成果交流与评价等活动,建议教师以基于情境的任务、基于项目的探究应用为主,来驱动学生的深度阅读。李老师认为,采用整本书阅读的混合学习模式需要注意几个问题:1.宜先在线异步学习再课堂共时讨论,且在线学习的比例尽可能地比课堂学习的比例大一些;2.同一个学期读的书,共读书籍、必读书籍课堂讨论的课时可适当多安排,选读书籍尽量不安排课堂学习,以在线互动共享为主;3.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在线互动,都要限制过度结构化的教学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阅读支持,但不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采用混合式学习的策略,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好阅读,会阅读,多读整本的书。

综上,2016年整本书阅读的研究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脉相承。从宏观层面,整本书阅读受到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微观层面,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加强阅读指导的意识,指导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①贺丽艳.《初中语文走进四大古典名著活动探究》,《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16年第3期。

②来凤华.《整本书阅读的思与行》,《基础教育课程》,2016年第6期。

③袁远辉.《中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年第5期。

④徐树忠.《“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探微》,《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7期。

[作者通联:台州学院人文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名著整本书语文
《论语》整本书阅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