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有字之书”品人生

2017-12-26一考生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无字两本书三本

一考生

有作家曾言,人的一生中有三本必读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而我却言,人生只需“有字之书”。

对待读书问题,先贤早有预见。歌德曾有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早已刻在“有字之书”的背后,只待有经验、有智慧之人前去寻觅。

在我的理解之中,读三本大书的观点似乎显得刻意与褊狭。其余两本书早已融入“有字之书”的骨血,又为何要生生将其剥离以显示其专业与高深?

“因为我读过书,油墨早已融入风骨里。”“一身才气是一个人最好的修饰。”这些隽永之句早已阐释了“有字之书”对人风骨的感染与熏陶,又何须那看似高深实则无用的“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

人们似乎过分强调“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而忽略了“有字之书”背后的深刻意蕴。进一步深究,其实是民族性格与社会环境“作祟”。中国人骨子里的精明让我们忽略了“大智若愚”,更强迫症般地一定要将概念完全厘清。掩藏在各种“定义”“概念”之下的其实是一种谬误,其以反理性、反逻辑、反秩序为特点,在美学中被称为“达达主义”,在哲学中被称为“虚无主义”。而社会环境更是其帮凶。各类“心灵鸡汤”“成功的十大秘诀”“一百个生活智慧”等层出不穷。试想,盲目地屈从于众人的喜好而不加以辩证思考的社会风气,会把人们带到何处?

韓少功在《另一片天空》中写道:“旅游者的看,不过是把大多数已经出现在媒体的场景,来一次现场的核对和印证;不过是把已被他人用眼光品尝过的场景,再来一次残渣咀嚼和旧货收买。”书莫不如此,人生的智慧早已镌刻于“有字”的经典之中。那么,为何要舍弃我们易于亲近的文化母体而盲目地追求别人咀嚼的残渣?为何要舍弃有价值的“有字之书”而去追求无形且荒谬的“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当然,我并非否认“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的重要性,只是它们早已融化在“有字之书”中。范雨素的命运的确将她“装订得极为拙劣”,可是若非她幼时读“有字之书”的经历,她也许早已沦为平庸中的一员。又如周有光先生,他对“有字”之书的孜孜以求使得他一生有光。

《乌合之众》中曾有言:“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却被愚蠢的洪流湮没了。”当众人一味地沉浸于“三本大书论”时,我们更应擦亮双眼,借“有字之书”品味百态人生。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有字之书”绝非放在玻璃橱窗里供人观赏的文物,而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命脉。

慢将“虚无之书”当生活,且借“有字之书”品人生。

●高分点评

面对材料中的“三本大书”,考生并不是去同意作家的观点,将三本大书并列而提,而是独辟蹊径,别出心裁,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那就是“人生只需‘有字之书”。这个观点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表现出考生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考生认为读三本大书的观点显得刻意与褊狭,因为其余两本书早已融入“有字之书”里了。然后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内部原因主要是“有字之书”对人风骨的感染与熏陶,外部原因主要是民族性格与社会环境“作祟”,作文从两个方面逐一展开论证,层层深入,最后加以总结,说理较为透彻。

(王学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无字两本书三本
三本院校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与构想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无字的情书
不可思议的旅程
这三本,你家有吗?
一口“仙气”
“三本提”葡萄芽变“11-06-25”的遗传鉴定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
书从无字读起 路自跬步行出——记甘肃政法学院崇文诗联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