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睿实力”回应西方炮制的“锐实力”(焦点话题)
2017-12-26史安斌
史安斌
近日,欧美智库、媒体和学界以“锐实力”(sharppow⁃er)概念为基本框架,发动新一轮舆论战,对中俄等国近年来为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所做的各种努力妄加指责。按照他们的界定,所谓“锐实力”是“威权势力”采用“收买、审查、操纵、胁迫”等“非常规手段”对目标国家或群体施加影响,它不同于“软实力”,后者主要使用公共外交、媒体传播、文化交流等方式赢得对象国的“民心公意”。
与以往渲染中国对西方大国和主流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威胁”不同,此次“锐实力”之争聚焦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中小国家,拉美、中东欧等地区的“不完全民主政体”和海外华人群体,并从“软实力”和“锐实力”的概念和话语体系层面进行切割与甄别。这显然是西方媒体和学界试图调整话语策略,改用“边缘替中心代言”的方式来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根本目的仍是进一步凸显“我们”与“他们”之间不可逾越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鸿沟”,从而抗拒接受中国所倡导的,以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锐实力”概念是在世界进入中国引领的“新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提出的,体现的是西方知识界和精英阶层面对全球变局的“影响焦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锐实力”之争也有助于我们反思当前对外传播和公共外交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短板。按照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所做的新判断,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外宣工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国内外民众对大力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全球文化领导力的美好期盼,与当前我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传播内容、方式和手段上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2009年以来推进的加强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工程,有效地缓解了这一基本矛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的国际形象相较于之前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
但也应看到,当前全球新闻舆论场“美英垄断,西强东弱”的基本格局依然没有变,国际主流媒体对于中国根深蒂固的误解和偏见依然没有变,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两个“没有变”以及前述我国外宣工作基本矛盾的变化,是未来中国更好实施对外传播的战略目标和开展相关理论研究的根本前提。
在一些西方媒体和学者企图用“锐实力”对中国近年来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的努力进行“污名化”的挑战面前,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主动出击、积极应对。首先是要继续加强自身的理论和话语体系建设,打造自己的“睿实力”理念。
过去我们将西方学者提出的“软实力”概念纳入国家战略,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传统。但是,一些抱着“冷战思维”不放的西方学者一方面感到“惊讶和不安”,坚称“软实力”是“自由民主国家的专利”;另一方面急于抛出“锐实力”的概念欲与我们“划清界限”。对此,我们要用兼具中华文化智慧和道义感召力的“睿实力”——即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的内容,与合乎舆论传播规律和受众需求的手段有机结合的思维模式,作为在“新全球化时代”改进对外传播和公共外交工作、提升其有效性的行动指南。
其次是要更为积极主动
地向国际社会说明中国为倡导建立更为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所做出的贡献与努力。此次“锐实力”之争的焦点之一,是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展的各种工程建设和文化项目等。我们应当建立定期的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体验式采访等传播机制,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大型工程或孔子学院等文化交流项目的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加大信息公开、决策透明的力度,及时回击部分西方媒体和学者的猜疑和指责。
第三是提升驻外人员和海外华人的全球胜任力(globalcompetence)。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和机构在世界各地驻站布点。此外,近年来海外华人社群的影响力持续增长,希望发挥自身优势,为提升祖国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做些实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怀有赤子之心,但对西方主流社会的传播规则和受众习惯缺乏了解,所以一些做法容易被冠以简单、粗放的“锐实力”之名。这亟须主管部门与驻外机构和华人社群加强联系与沟通,通过咨询、培训等方式提升他们的全球胜任力——包括媒体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危机传播策略和公共外交技巧,等等。
总之,面对新一轮以“锐实力”为主题的舆论战,我们应当大胆破除以往外宣工作中的一些思维定式,跳脱西方媒体和思想界的“议题设置”,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以“突破遏制、回应挑战、补齐短板”的“睿实力”迎难而上,积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内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谋划新思路,施展新作为,呈现新气象。▲
(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