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德曼:法国著名“出口流行钢琴家”
2017-12-26董铭张雪婷卢戈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董铭 本报记者 张雪婷 ●卢戈
中国人熟知的“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25日再度来华举办巡回音乐会。身为一名出身法国的钢琴家,他在亚洲甚至南美的名声却要远远超过在自己的故乡。如今,年过花甲的克莱德曼已逐渐被法国人忘记,而成为一个专供“出口”的“品牌”。
非议不断的“非古典”钢琴家
克莱德曼本名为菲利浦·帕杰斯,1953年出生于巴黎,父亲是一名钢琴教师,也是克莱德曼的音乐启蒙。他从6岁开始学钢琴,12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可谓是音乐“神童”。从音乐学院毕业后,克莱德曼开始从事电视剧配乐工作,1976年他因演奏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大获成功,该曲的唱片在38个国家售出2200万张,为年轻的克莱德曼赢得世界性的荣誉。
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克莱德曼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法国音乐家之一,唱片销售量超过9000万张,巅峰时期还创造了250天举行200场演奏会的纪录。到1997年,克莱德曼已经在全世界巡演1500场音乐会,获得251张金唱片和61张白金唱片。
克莱德曼音乐的轰动之处,在于其“通俗易懂”。他很少演奏真正的古典音乐,作曲风格也多以流行曲、电影音乐为启发,即便是不懂音乐的人,也大多能一下捕捉到旋律的优美之处。不过也正因此,他常受到古典音乐学者和演奏家的批评,有不少钢琴家认为古典音乐在他手下变得俗套,也让人误解学音乐“是一件简单事”。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早些年的中国、日本、东南亚国家等亚洲地区,正是克莱德曼的“通俗钢琴”为普通大众打开西方古典音乐世界的大门,让这些地方在未来产出更多世界级的古典音乐大师。
在中国普及“古典流行乐”
对于改革开放后初期的中国,西方古典音乐虽显高雅,但却很难被普罗大众接受。这位来自浪漫法国的“钢琴王子”,几乎满足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音乐爱好者对古典音乐的全部设想——白色西服,金发碧眼,举止文雅,演奏流畅……1986年天津音像公司出品的磁带《命运》给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1992年,克莱德曼在中国举办的首场音乐会大获成功。
“我一年里有好几个月在中国生活”,在上世纪90年代,克莱德曼几乎成为全中国的偶像,他在中国各地举办过各种规模的演奏会,见证了中国音乐环境的日益成熟。据法新社23日报道,克莱德曼今年来华前曾接受采访表示,自己在25年间经历了中国的“急速发展”:“那些简陋、不舒服、设备极差的体育馆,如今已经蜕变成高雅优美的专业音乐厅。”
近20年来,因父母喜欢克莱德曼的钢琴曲而诞生的中国琴童不计其数,这其中甚至有无臂钢琴师刘伟这样的音乐家,他因为克莱德曼的音乐而用脚学习钢琴,在中国达人秀上演奏了一首克莱德曼的《梦中的婚礼》,连法国媒体都极为关注这个罕见的励志故事。
除了把西方古典和通俗钢琴曲介绍到中国,克莱德曼也改编了不少中国音乐推广到海外,从《梁祝》到《红太阳》,甚至是《花心》《爱如潮水》等中国流行乐,克莱德曼俨然已成为连接中国与西方音乐的重要一环。
被故乡遗忘的“出口音乐家”
在克莱德曼的祖国法国,他的知名度反而不再显著,“20到40岁的法国人都不认识我,哪怕我没有被老一辈人忘记”,克莱德曼自己也坦承过这种遗憾。
上年纪的法国乐迷,不少人还会记得三四十年前克莱德曼钢琴曲的风潮。当年由Decca品牌推出的专辑《浪漫》,流行程度堪比如今的英国流行天后阿黛尔。但因为长期把事业重心放在国际市场,克莱德曼已有十几年没在法国本土演出过。在接受法国《费加罗报》采访时,克莱德曼也向同胞表示遗憾:“你们很长时间没有见到我了。”
但在远东、南美、欧洲的德国和英国,直到现在也几乎随处可以听到克莱德曼的钢琴乐。在取得巨大商业成功后,60多岁的克莱德曼作为“出口流行钢琴家”的定位显然是成功的。今年5月,克莱德曼在日本举行了巡回演出,规模仅次于在中国的巡回演出。如果克莱德曼再度回到法国举行音乐会,想必还是会吸引广大的新老乐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