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茶园物联网雾灌系统设计实践与技术应用*
——以宜宾市翠屏区明威乡燕山村茶园信息化雾灌项目为例
2017-12-26周小波杨建国唐波卢珍李光辉罗清郭跃生胡志国
□周小波 杨建国 唐波 卢珍 李光辉 罗清 郭跃生 胡志国
/1.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2.宜宾市翠屏区农林畜牧局
丘陵茶园物联网雾灌系统设计实践与技术应用*
——以宜宾市翠屏区明威乡燕山村茶园信息化雾灌项目为例
□周小波1杨建国1唐波1卢珍1李光辉1罗清2郭跃生2胡志国2
/1.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2.宜宾市翠屏区农林畜牧局
文章介绍了宜宾市翠屏区明威乡燕山村茶园,依托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科研人才力量,在分析该区域自然基本情况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人工造雾方式进行了选择,采用丘陵山区灌溉控制系统的物联网控制技术,改善了低山茶园气候条件,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茶园雾灌,远程无线控制
1 项目概况
宜宾市翠屏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壤、气候等条件适宜发展早茶。截至2015年底,全区的生态早茶总面积达到6 666.67 hm2, 投 产 面 积 3 000.00 hm2,总产量达到3 260 t,实现产值3.165亿元,茶叶产业综合产值近22亿元[1]。环金秋湖一带是翠屏区规划的北域早茶基地,包括邱场镇、明威乡、金坪镇3个乡镇的7个村,燕山村就在该区域内,规划面积70 hm2。该区域是典型的低山浅丘地形,由多个山头组成,最高点海拔为364 m,最低点海拔为315 m。为了改善低山区茶园气候条件,为茶树提供适宜的湿度条件,2013年起,翠屏区农林畜牧局牵头,在园区内建成了管道固定式雾灌系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16年,翠屏区农林畜牧局提出,要在总结已实施项目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雾灌系统的造雾效果,减少管道系统对茶园机械化作业的影响;要将物联网技术与雾灌系统有机结合,提升系统的装备水平。受翠屏区农林畜牧局的委托,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承担了该项目雾灌系统的设计工作,在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将送风喷雾机与物联网灌溉控制系统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丘陵地区地形复杂、管道铺设困难、信号线安装复杂等工程技术难题,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2 造雾方式
茶树有机体中90%~95%的干物质是靠光合作用合成的,红光、黄光极易被茶树吸收利用。随着高度的增加,云雾、多雨日也相应增多,漫射光较多,茶树生长在含红光、黄光较多的漫射光环境中,有利于氨基酸、维生素的形成,所产的茶叶芽嫩、叶肥、香味浓郁,因此,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2]。翠屏区明威乡燕山村茶园海拔高度在315~364 m,要在浅丘地区生产出高品质茶叶,通过人工造雾,改变区域小气候是可行的办法。为了减少管道安装对茶园生产作业的影响,项目组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采用风送造雾机造雾。但是,常规的风送造雾机雾滴直径较大,和自然界形成的雾差别很大,因此,项目组需要重新对造雾系统进行设计。喷头是造雾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喷头雾化指标常用D50表示,即粒径的颗粒累积体积占全部颗粒体积的50%,也称体积中径(VMD),是目前衡量雾滴直径大小最常用的指标。根据VMD的大小,将雾滴类型划分为气雾(<50 μm)、中弥雾(50~100 μm)、细雾 (101~200 μm)、中等雾(>400 μm)共5个等级[3]。自然界形成的雾,雾滴直径在10~15 μm,常用的节水灌溉造雾设备很难将液态水制成气雾。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液体压力与喷头雾化效果正相关,喷嘴直径对喷雾的效果作用则相反。为了达到比较好的喷雾效果,在进行该项目规划设计前,项目组在实验室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调节水泵的压力、更换不同的喷头,测定出了满足该项目需求的喷头形式和设计参数,从而为科学设计提供了依据。
3 控制系统
在完成风送喷雾机的改进设计和工程布置之后,控制方式的选择又是另一个难题。该片区茶园分布在大小不同的几十个山头,项目组把风送喷雾机安装在山头和山脊线上。给各喷雾机供电,可以通过安装多台电力变压器分片控制,分别采用地埋电缆供电。但由于项目所在地地形复杂、控制距离长、控制对象多,各风送喷雾机的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不宜采用有线方式解决。在此情况下,用物联网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物联网的核心是:任何物件都拥有一个可以找到它的地址,任何物件都可以控制和通信,也就是全面感知和智能化处理与控制。物联网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3个技术体系。其中,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眼睛”,其利用各类传感器网络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感知;网络层则负责利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数据信息的可靠传输;应用层主要是进行信息的协同,为用户提供服务[4]。项目组将每台风送喷雾机作为一个整体控制对象,将主水泵、水平旋转电机、竖直摆动电机、数据采集部件等集中通过安装在风送喷雾机上的一台PLC对所有开关动作进行管理,PLC与远程数据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交换,远程数据传输模块利用GPRS将数据无线传输到中央控制室的接收端。接收端通过数据处理,完成对特定对象的操作和数据采集等工作。控制系统方案如图1所示。
4 补水方式
风送喷雾机安装在山头和山脊线上,每台风送喷雾机设置了一个取水池,在主取水池中安装了一台水泵,通过管道把每台风送喷雾机串联起来,每个水池中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根据水位变化进行自动补水。供水泵采用变频恒压控制方式,根据管道压力变化控制水泵运行,始终保持管网压力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满足不同高度和距离的风送雾灌机补水需求。
图1 控制系统方案图
5 应用效果
项目设计完成后,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全部设备的安装调试,并交付使用,雾灌系统运行如图2所示。运行效果:风送雾灌机运行稳定,造雾效果较理想;远程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控制可靠,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但是机组噪音较大。其他学者的研究表明,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气动噪声是风机的主要噪声之一,通常包括基频噪声(叶片通过频率噪声)、涡流噪声、声波叠加和反射形成的腔体共鸣噪声等[5]。低压轴流风机的气动噪声以宽频成分的紊流噪声为主[6]。项目组设计了一个试验,通过观测在不同供电频率条件下噪声的变化,找到合理的风机转数值,在这个转数条件下观测喷头的造雾效果和供水压力的变化情况,以期找到更加合理的设备运行参数设置方案。性能改进测试试验装置的原理图如图3所示。
图2 雾灌系统运行图
图3 性能改进测试试验装置原理图
试验装置的变频器调节风机电机的供电频率,调节范围为10~50 Hz,调整频率间隔为5 Hz。利用HS5633声级计测定风机在不同供电频率条件下,侧方位和进风口的噪声值,试验数据如表1、图4所示。
从表1、图4数据可得,当风机供电频率低于28 Hz时,能将机组噪音控制在65 dB(A)以下。此时,风机的出口风速较低,雾滴离开出风口后能快速累积,集结成雾,但是成雾的范围与工频运行条件相比,大大缩小。
表1 风机供电频率与噪声测试数据表
图4 风机供电频率与噪声测试曲线图
6 结论
将风送喷雾机与茶叶生产灌溉相结合,在低山区应用人工造雾设施,能够调节和改变区域间小气候,为茶叶生长提供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其他学者的研究表明,气候条件的改变对茶叶产量提高和品质提升有促进作用;在丘陵地区建设信息化灌溉系统,采用传统技术,信号线布设困难、故障隐患多,利用公共移动网络,采用无线远程控制方式,是可行的技术措施;由于气动噪声的存在难以避免,目前其他学者的研究也表明,通过技术手段降低风机气动噪音的效果有限,虽然采取降低风机转速的办法能比较有效地降低风机噪声,结合造雾系统的改进,能使造雾效果更理想,但却降低了单台风送喷雾机的控制面积,要达到同样的控制面积,需要增加风送喷雾机的布设数量,会增加工程投资。
[1]何至伟,段波,范洋.宜宾市翠屏区茶产业发展综述[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7.
[2]华晓白,陈言照.福建省罗源县气候条件对当地茶叶生长的影响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16,6(3):56-57.
[3]胡桂琴,许林云,周宏平,崔业民.影响空心圆锥雾喷头雾滴粒径的多因素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2):133-136.
[4]韩贵黎,蔡宗慧.基于PLC和物联网感应的智能灌溉节水系统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7,12:215-218.
[5]赵忖,祁大同,毛义军.离心风机气动噪声控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风机技术,2013,6:23-34,40.
[6]徐宇峰,张杰,周邵萍,吴彦东.低压轴流风机的内部涡流特性及气动噪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0(02):262-266.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西南丘陵旱地粮油作物节水节肥节药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编号:2015031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