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2017-12-26武晓雯
武晓雯
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武晓雯
事业单位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人事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的基础性工作,面临社会改革浪潮和各大企业的激烈竞争,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应掌握主动,从全局高度考虑单位的人事政策,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本文分析了现今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特点,指明其中的弊端并加以改进,以促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人事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从目前来说,我国的事业单位并不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反而在各种困难的阻碍下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事业单位的整体改革不利,因此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越来越完善,提升事业单位工作效率。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特征
首先,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涉及面广泛,其人事调配由国家统一管理,安排到各地区分级执行,事业单位中的规章制度要依照国家标准,服从上级领导。简单来说,事业单位的人事调配自主权相对较小,要在地区政府或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下使用。
其次,事业单位人员的奖惩制度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由于事业单位的正式员工都受聘于国家,所以不仅管理制度与党中央一致,单位内部的奖励与惩处都要上报领导,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另外,单位人员的福利保障也基本相同,以此来保障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权利。
再就是从法律专业角度而言,事业单位的职工并非完全处于被命令的地位,而是与国家相互信任,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与国家公务员相比,事业单位的员工同样享受基本一致的福利待遇,所履行的职责制度也大体相同。
目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
人才引进不合理。长时间以来,事业单位的人才引进流程存在不少漏洞,而且在多年来并未进行大规模改革,所采用的引进方式不再适应时代进步的潮流,这主要是因为事业单位的人才引进需要经过一系列手续和环节,学历、能力都合格后方能纳入国家编制,由于事业单位的正式员工均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用人制度招聘,在某些急需用人的岗位便出现空缺。当今的事业单位对学历的要求逐渐增高,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压力也不断提升,国家负责部门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制定出相应政策,但仍然没有完全规避“走后门”进入单位的情况,导致招聘的条例成为幌子,群众对事业单位的信任程度降低。在招聘面试中,大多数用人单位并不能到现场参与招聘,这种现象虽然降低了一定的暗箱操作风险,但会导致合格人员无法与用人单位进行密切的沟通,到岗后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适应环境。人才引进的方式沿用传统标准,考试所涉及的知识点也较为单一,没能根据岗位的具体需要展开测试,即便录用也不能胜任。
用人标准不灵活。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要以员工才能与岗位需求相匹配为标准,安排适合岗位职务的管理人员展开工作,才能真正利用人才的价值,避免造成浪费,但现存的用人标准依旧局限于普通岗位,有些员工的能力超群,却在完成岗位任务后因没有其他安排而消磨时间,难以发挥自身的价值,长时间后失去进取心态,或者相同岗位的员工数量超额,每个人的工作量极少且效率不高。从根本上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事业单位分等级的现象比较严重,根据资历来确定地位难免使一些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员工丧失积极性,这种用人不合理的状况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事业单位的发展。
人才流失较严重。当前,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压力也随之上升,事业单位相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值得竞争的岗位,但与此同时,在事业单位通过试用期的大学生却频频离职,不满于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致使事业单位的人才流失严重,大批量具备专业素养的领导人才离开工作单位,这也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奖惩制度不合理、福利待遇不够完善的状况,事业单位内部的竞争排挤也要考虑在内,共同加以完善。
考核机制不健全。我国对事业单位的评价考核机制并不能完全从客观角度出发,其中掺杂了过多的背后操作,或者由于评价方式太过单一造成考核结果长时间未发生变动,使考核逐渐形式化,对真正优秀的工作人员不够公正。人事变动成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而非从日常工作成绩的角度来考虑奖励额度,再就是惩罚的措施也只是口头形式,事业单位内部很少出现严厉惩戒,这样一来奖励与惩罚的力度不够,使得员工失去工作热情。
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的措施
坚持统一领导。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要服从于党中央的统一安排,从宏观角度指导事业单位的选人用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既能够展现出我国政府对事业单位的高度重视,又能将其渗透于事业单位的员工心中,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贡献。在国家统一方针的背景和要求下,也可以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管理制度,形成专有的法规条例,从大处考虑,从小处着手,分步骤落实政策,促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一个和谐平等的环境下成长,遵循国家的建设目标,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增强对岗位工作的创新意识,以一种全新的标准引进人才,使事业单位的人才适应国家要求。
构建管理制度。一个健全的职位管理制度能够减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压力,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全新管理方式,把管理的标准转化为岗位职责,通过事业单位的岗位要求来规范职工的日常行为,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来安排任务,杜绝根据员工的家庭背景与个人地位来进行差别对待,恰当的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借助制度来评价员工的表现,实现人事管理的标准化。
管理制度的构建重点在于岗位设置,通过宣传工作引领员工向正轨不断前进,并且充分理解设立管理制度的目的,根据确切的岗位安排相应员工,避免出现人才浪费,而且在不同的岗位中要安排员工不同的任务,发挥出个人应有的价值,借助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员工的业务能力展开考察,以业绩来评判员工的工作质量,最终使事业单位的人才水平得到大规模提高。
招聘公开公正。事业单位秉承我国党中央的用人政策,聘请具备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来承担为人民服务的职责,除了符合国家政策的特殊人才聘用与机密岗位之外,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要面向社会发布公告,保证从大范围领域选拔优秀人才,创造一个环境良好且公正公开的招聘环境,使招聘人才符合国家标准。
招聘的公正公开首先要做到择优选用,选取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根据其能力大小来安排任务,将招聘的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再正式纳入编制,同时提高面试官的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
规范入职合同。事业单位大都采取聘用制,即到岗后除自身自愿离职或违反单位制度外不可随意解聘工作人员,但近些年逐渐由终身聘用改为合同聘用,这种制度的改革保证了事业单位人员的切身利益,也符合当前市场的经济发展变化,真正做到了不用闲人、不亏能人,将事业单位内部的用人制度加以完善,加入竞争到岗的机制,把受聘合同当做最基本的聘用证明,因此规范用人合同对整个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能够约束单位与个人的行为,使合同走进法律程序,也于无形中增添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紧张感,不论出现人才流失还是再次纳入都能更加科学合理。
入职聘用合同的完善同时解决了受聘人员在退休或解聘后的顾虑,使受聘人员不再被想要离职却受到困扰的情绪左右,真正考虑自身因素找到符合能力的工作,实现灵活就业。聘用合同的规范也确保了单位职工享受国家福利待遇的权利,即便出现待遇上的欠缺,也能依据聘用合同内容提出异议。
制定奖惩措施。合理的奖惩制度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的积极性,转变以往通过政治教育来限制员工行为的模式,使员工从内心深处接受党的领导,这些可以在奖惩分明的制度中加以体现,事业单位的奖励可以大幅度增强员工的工作兴趣,同时激励其他员工向其学习,而惩罚机制也可以有效阻止单位员工的行为符合法律要求,明确所做事情的意义何在,真正担负起一个事业单位正式员工的责任,提醒自己不断进取。
除此之外,事业单位的正式员工要统一缴纳保险,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缴费,消除工作人员内心的疑虑,真心实意为社会主义国家奉献终身。
总之,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在长期的改革中不断取得进步,但最终的发展成果还是要由广大群众来检验和评判。
(作者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