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探:90后交友头牌养成记

2017-12-26潘鑫磊

中欧商业评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王宇男女比例社交

文/潘鑫磊

探探:90后交友头牌养成记

文/潘鑫磊

微信、QQ、微博几乎定义了国内的网络社交格局,但有人从中杀了出来,而且以一种极其轻盈的姿态。

“左滑无感,右滑喜欢”——靠这样一个极简的产品功能,2014年下半年上线的探探一下击穿了陌生人社交的屏障,最上瘾的是年轻人。男生不需要挖空心思想怎么搭讪,女生也免去了各种恶意骚扰,只有同时“右滑”了对方才算配对成功,配对了才能聊天。

上线三年,探探的有效注册用户突破6 000万,日活跃用户从最初不到10万增长到700万,用户平均年龄23岁,次日和次月留存率达到了惊人的75%和60%,每天被少男少女们滑过的照片高达10亿张,累计完成超过30亿次配对……资本自然蜂拥而至。今年6月,探探完成了D轮7 000万美元融资、累计融资1.2亿美元。但要知道,三年前探探起步时,这条赛道挤着上百家功能相似的选手,大玩家包括腾讯、微博和当时风头正劲的人人。

大多数人以为只要把国外原型Tinder复制过来就大功告成,没想到“左滑右滑”只是学到了形,背后的神是对社交本质的把握和容不得半点差池的苛刻运营。结果,几乎没有一家用户突破两万。“至少那几家大公司,绝对没有用心去做,或者不是它们最强的团队在做。真的不是我们做得有多好,是别人做得太差了。”探探的两位联合创始人王宇和潘滢这么总结。

为什么探探一下摸到了门道?CEO王宇坦言探探一路做得很顺,产品定位和核心功能在最初几个月就全部确定,中间没有发生过任何大方向上的摇摆,这在创业公司里并不多见。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王宇和潘滢在踏上探探这条快车道前,在社交领域有过一段长达七年的创业经历。王宇说这段经历太不顺了,几乎踩到了所有的坑,但正是因为走过弯路,才让他们在陌生人社交上开了窍。

重女轻男

王宇并不避讳探探是个更偏交友性质的陌生人社交平台,因为中国的单身青年们严重缺乏交友渠道,这本身是个巨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个巨大的商业机会。但同行们提供的解决方案都没有做好一件事——男女比例。照理来说不难理解,要打造一个优质的交友平台,必须要有男女数量相当的用户人群,不能出现任何一个性别的失衡,但这样的常识从不同性别用户的视角出发,得到的结果截然不同。

绝大多数没做起来的产品选择了男性视角,或明或暗地打着“约”的旗号,好处是大量、迅速且低成本地获取用户,而互联网的一大基本逻辑是流量为王,有了用户规模就有了各种变现机会。但问题也十分明显,这种模式吸引来的都是男性用户,女性用户比例迅速下滑,加上大部分女性对“约”很反感,女性用户流失得就更厉害。

探探的男女比例一直控制在6∶4,这是探探能稳步成长的基石,也是王宇和潘滢每天都关注的一个数据。之所以能维持这样一个健康的男女比例,在于探探整个产品逻辑都以女性为中心展开。只要经营好女性用户,就不愁男性用户;只有经营好女性用户,交友这件事才能成。

女性用户对“左滑右滑”这一核心产品功能比男性更上瘾。平均一个女性用户在探探上每天要滑300张照片,是男性的1.5倍,如果是刚注册一星期的女性用户,每天能滑到700张照片。潘滢觉得对女生来说就像逛商场,男生是陈列在货架上的各色商品,女生享受的不是一眼看中付款走人,而是“逛”这个过程。停不下来的指尖滑动让女生有了女皇的感觉。

定位上聚焦女性,核心功能受女性青睐,这都只算开了个好头,因为功能的复制门槛极低,而且探探通过推广带来的流量只占20%,80%都靠用户口碑推荐。功能本身和烧钱营销都不是探探的核心竞争力,秘密在于如何把6∶4的男女比例落地。

王宇把它概括为纯净度,相比于鼓励什么,纯净度关注禁止什么。在探探里,高压线很多,不管是谁碰上,后果都很严重。

严设高压线

探探的有效注册用户是6 000万,总注册用户却有9 000万,去掉的3 000万用户全是被清除封号的,99%以女性用户的营销账号为主,这件事的难度在于对手是以产业链运作,很多号是机器人,能够抓住漏洞迅速破坏。

探探的人工审核团队有100多人,可以在注册阶段过滤掉相当一部分营销号,但还是有漏网之鱼,这些机器人一上平台就成了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于是IT团队近一半人再扑上去,专门做反黑客的工作。探探整个团队85%是技术人员,可见投入力度之大。之所以如此坚决,是因为这件事要做就得彻底。

“基本上要100%干掉,干掉80%没用,剩下20%它们就按五倍的量注册,最后的结果就是泛滥多了五倍,因为获得的利润远远高于五倍的成本。”王宇说。

一切跟微商相关的用户活动在探探不是被当作灰色地带,而是必须取缔。比如会有女性用户一半时间在探探上做微商,一半时间谈恋爱,一旦发现警告一次,第二次直接封号。除了对上来营销的真人假人一网打尽,即便是通过注册的真实用户,如果在48小时内没有活跃行为就会被探探隐藏,即但凡用户能滑到的照片,背后都是一个活跃用户。

除了用户质量,内容质量也是纯净度的一大范畴。探探对那些有坏行为意图和举止的男性用户持零容忍态度。如果男性用户在配对成功后直接以“约”来开始聊天,这样的男生会被全部“干掉”。如果说了让女生不舒服的话,没越界但有那么一点沾边,系统会在女生的聊天界面上跳出一个提示框,问有没有受到骚扰,女生可以点Yes或No,如果点Yes,配对直接解除,男生被举报。

王宇特别强调要在当下时点的用户行为里完成举报,而不是在主界面专门设置一个举报入口,两者的转化率差别很大。比转化率更重要的是女生的体验,跳转出去再专门走一遍举报流程很可能完成了举报,但丢掉了一个核心用户。

靠这些动真格的纯净度,在探探的聊天内容里,提到敏感词的不到1%;微商注册一周没有被清除的也极少;几乎滑不到假人……男女比例就是这么一点点抠出来的。“我们的标准就是6∶4,但做到很难,都是每天玩命地发展和维护女用户。”潘滢说。

这样的场景对王宇和潘滢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在2007年创立的P1是一个连接时尚人群的高端社区,但因为人群过窄,量一直起不来,即便做到国内第一,活跃用户也不过两万人。但在用户层面,运营P1比运营探探难得多,因为P1的用户质量更高。兰博基尼做活动邀请P1用户参加,随机发邮件给30位用户,就有一个用户当场买车。“伺候”过这样一群用户,运营探探就显得驾轻就熟。

“如果你的核心功能能够解决一个多数人足够强的痛点,你就把这个核心东西做好就行了…但一个事你觉得能做成,和想办法做成,和真正把它做成,是有区别的。”

配对为王

除了男女比例是每天要监测的数据,王宇和潘滢还重点关注一个数据——配对率。王宇说探探过去三年就做了两件事:配对和聊天。但聊天的前提得先配对,只选一件事的话,一定是配对。探探今天已经累计完成超过30亿次配对,但配对数量和质量并不绝然成正比,它关乎数据、算法、机器学习甚至伦理道德。

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女生“右滑”一个男生的频率极低,平均100个男生里只会喜欢6个;而男生则要大爱不少,100个女生中能“右滑”60个。6%对60%,似乎男生在探探上配对成功很不容易,实际情况却出乎意料。在每周的活跃用户里,有70%的男生完成了配对,可明明女生只“右滑”了6%,说明女生的喜好千差万别。

潘滢说即便是鹿晗这样长相的男生,在探探上可能也就只有30%的女生会喜欢。有些人特别喜欢健身教练,有些人就特别不喜欢;有些人喜欢大眼睛,有些人喜欢小眼睛;有些人看的是综合气质……这些都很难标签化,甚至用户自己都很难说清楚她到底喜欢什么。如果只靠年龄、职业、地理位置这些硬数据,很难提高配对的精准度,不过探探上每天超过10亿次的左滑右滑倒是给团队打开了思路,因为这背后是海量的用户行为和数据。

核心逻辑是给有同样喜好的用户做推荐。比如女生A“左滑右滑”了100个男生,女生B也“左滑右滑”了100个男生,这时系统发现A喜欢的B多半也喜欢,A不喜欢的B多半也不喜欢,于是系统会把A和B看成拥有共同偏好的同一类人,把彼此之后“右滑”的男生互相推荐,会发现这样的配对率有明显提高。

“只让小部分人满意很容易,怎么能让大家都满意很难。理论上,很多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但今天探探上的人已经太多了,根本滑不完。你展现谁给谁,其实决定了谁和谁会配对,这个事是有一定责任的。”王宇说配对背后极其复杂,本质上是一个关于智能分布的问题,探探要做的就是让大多数人能够合适地分布出去。

增长、增长、增长

探探今年的日活跃用户目标是1 000万到1 500万,王宇判断这是一个5 000万人的市场,虽然团队准备在第三季度进行一些诸如VIP服务的商业化尝试,但对王宇和潘滢来说,增长依然是唯一重要的事,这是他俩好不容易在探探这个项目上切到的陌生人社交的要害。

“P1是一个教训,主要问题是人群太窄、痛点不够痛、功能太多。如果你的核心功能能够解决一个多数人足够强的痛点,你就把这个核心东西做好就行了。如果你还是他唯一觉得OK的解决方案,那所有人都会用你,这件事就结束了。但一个事你觉得能做成,和想办法做成,和真正把它做成,是有区别的。”

王宇说一切非核心功能的尝试目前都不在探探的考虑范围,公司所有人都在瞄着5 000万这个大盘子,做到之后有的是选择。挑战在于当探探的用户规模从百万跃升至千万后,维护男女比例、保证纯净度、提高配对率的难度也随之提高,但这也是所有产品实现从0到1后必须跨越的阶段。折戟P1但收获探探的王宇和潘滢,这次铆足了劲。

猜你喜欢

王宇男女比例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基于ShuffleNet V2算法的三维视线估计
A novel low-loss four-bit bandpass filter using RF MEMS switches
男女比例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男女比例对团队执行效率的影响
Cavitation erosion in bloods*
嫁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