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工匠精神的渗透
2017-12-26李栋
李 栋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89)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工匠精神的渗透
李 栋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89)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来临,应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以“工匠精神”为主来强化企业内在品质,创造企业品牌。“工匠精神”内涵在于不断创新、注重品质,我国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希望,他们的担当以及理想决定着我国未来的发展水平,他们的价值取向关系着我国整个社会的实际发展。基于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过程中渗透工匠精神,对于增强我国大学生整体发展实力意义重大。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理念,具备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具有创新的品质和精神。当前我国各大行业都在呼唤工匠精神,希望全社会都能够营造出一种协作、敬业以及求创新的社会气氛。这样的社会气氛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回归工匠精神是一种现实需要,大学生对工匠精神进行传承和创新,这是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强有力措施,也是新时代对我国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工匠精神”中的现实问题
1.注重理论轻视社会实践。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能力,动手能力却很差,实践教学被边缘化。如机电专业的实践课,教师只是将学生关到教室里播放幻灯片来讲解理论知识,也很少带领学生到车间中接触这些理论知识。教师整体队伍中很多都是缺乏企业经验的,造成整个学校都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现象。
2.注重形式轻视创新意识。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很多学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比赛为主,以期以此来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但若是一味地搞活动,缺乏对大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这样就会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这条路上容易走偏,忽略了创新创业的内涵,对创新创业缺乏正确的认知。一旦遇到问题,就选择逃避,这样不但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也会阻碍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大学生自身创新创业能力较低。想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就需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素养。首先,自身素质包括坚忍不拔、严谨、勤奋、敬业以及抗压等要素,这些都是大学生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素质素养。但很多大学生过于浮躁,过于急功近利,在实际学习与工作中安于现状,依赖父母和教师,并且抗压能力较弱。其次,随着我国各大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却没有显著提高。在大学生就业的统计调查中,用人单位都十分注重大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素质素养,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难满足企业用人多样化需求。
4.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较低。一个成功的创业实践项目,只依靠一方主体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而是需要创新创业集体式进行协作,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目前,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明显有很大差距。在团队合作中,很多大学生明显体现出缺乏交流、缺乏理解、不够主动等行为,不愿意与其他人分享和交流,只重视自身的利益,甚至有些时候可以为了追求一己之利,而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缺乏发展的眼光,进而影响着团队整体效率的强化,影响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5.缺乏来源于社会与家庭方面的支持。社会创新创业环境通常包括社会与家庭两个方面。当前,家庭和社会并没有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很强的引导力,还比较缺乏典型的创新创业案例,我国社会目前也没有形成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气氛。首先,传统的家庭观念家长希望大学生毕业之后可以找到一份工资高、社会地位高、安稳的工作,不希望大学生在外面过于劳累,考公务员、考研成为了大学生们毕业后的首选。其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中,又会遇到融资难、场地限制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再加上我国各地区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也有所不同,从而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二、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对策
1.重塑工匠精神。(1)学习历史,提高民族自豪感。在我国工匠精神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它曾经造就了我国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历史上我国很多优质产品远销到其他国家,如茶叶、瓷器、丝绸等等,深受其他国家人们的认可和青睐。我国红茶,曾经深得欧洲皇室贵族的喜爱,历史上很多种产品远销海外,并被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而我国产品之所以如此受外国友人认可和追捧,很大原因在于这些产品中都蕴含着“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通过高校开设的专业课堂,来自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综合资讯,让青年学生对我国辉煌的发展历史充分了解,让青年学生产生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在内心中埋下工匠精神的种子,并让种子发芽和茁壮成长,为自身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不断努力。(2)志向应远大,将个人理想与国家事业相融入。在19世纪中期,当时德国各宗伪造商标以及剽窃事件频繁发生,但有着“工匠精神”的德国人真正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为此制定了加强产品质量的战略。坚定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终于让德国真正实现了“德国制造”,一雪前耻。目前,“中国制造”高端产品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中低端产品,山寨货、仿品等在市场中占据着很大份额,我国提出的“创新创业”、提倡工匠精神,都是想要改变这一现状。想要实现中国梦,需要来自很多方面的力量,德国制造之崛起,对于我国而言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所以,作为创新创业时代的大学生,应志存高远,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国家而不断奋斗和努力。
2.社会尊重支持是强化工匠精神的有力途径。以培育工匠精神为主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还需要社会对我国大学生勇于投身创新创业给予更多程度上的支持。营造良好、和谐的创新创业气氛,构建社会支持平台是渗透工匠精神和强化青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力措施。家庭需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可以参与到创新创业潮流中。父母需要在心理以及生活上尽可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大学生创业中,学校、教师、家长应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为他们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在创业资金上,学生家长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社会方面需要做好如下两点工作:第一点,要构建社会支持的公共利用服务平台。地方与高等院校应为青年学生提供创新就业的审批场地、网络服务等,强化每个地区之间的创新创业交流,力争营造出以创新创业为荣的社会气氛,调动各方面理论和资源为广大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第二点,应对创新创业融资体系进行优化,政府颁布与大学生创业有关的优惠政策,减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税率,并对进行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各方面补贴,进而缓解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资金压力。
3.深化工匠精神,以创新为主。其实工匠精神内涵就是创新。追求品质卓越,就含有了创新的精神。但要明确的是,创新并不是一味地进行,而是需要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积极思考和探索,在不断追求品质中产生的,它与市场需求相符,与人们追求的美好生活相符。它不但需要将浮躁的心气摒弃掉,还需要积极研究、不断精进。以德国厨具为例,德国的厨具德国人一辈子只需要买一次就可以了,因为用了一辈子也不可能用坏。德国锅具备着耐高温、天然抗菌等等性质,不但非常环保,而且导热效果非常好,很多人们都说,这种德国锅具使用后,你就觉得生活只剩下美好,因为一根蜡烛就可以吃一顿美餐,锅盖十分合缝,说五分钟就能够五分钟开锅。这样的产品,就是在德国人所具有的精益求精精神下所产生的,它包含了人们在不断追求更加高质量的生活。
4.注重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工匠精神尤为重视团队互相协作。以培育工匠精神来推动大学生整体创新实力的强化,应让大学生切实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团队之间的协调与交流,通过职业定律,让团队成员之间能够互补优势,在学习他人的优势的同时,主动弥补自身的不足,以便将团队的最大效益发挥出。高等院校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积极组建创新创业青年学生团队,构建起团队良好的运作机制。并培养广大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精神,让他们能够识大体,以整体团队利益为主,推动可持续开展团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一批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进而更好的落实工匠精神,确保大学生能够严格以工匠精神为主来要求自身的言行。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目标,并朝着目标而不断努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需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各个环节中渗透,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植入青年学生心中,并转化成一种品性,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道路中一股强大力量。但我们也需要明确的是,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操之过急,这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唯有高校、家庭、社会等各方主体都积极参与,才能够真正实现我国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才能够真正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所以,我国高校、家庭与社会等主体,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尤其是高校,必须要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己任,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方式,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来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为将他们培养成为“双创”人才而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1] 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
[2] 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 马慧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6).
[4] 陈昌辉,刘蜀.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在呼唤,职业教育应担当[J].职业,2015,(20).
G642
A
1673-291X(2017)36-0114-02
2017-05-18
李栋(1983-),男,陕西西安人,团委副书记,讲师,从事学生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吴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