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与对策
2017-12-26邓光庆
邓光庆
(咸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新常态下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与对策
邓光庆
(咸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新常态下,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已被列入国家发展的整体战略中。我国体育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提出发展对策。
新常态;体育产业;机遇;对策
一、引言
我国体育产业从产业结构上来划分属于第三产业,国家大力发展与扶植服务型体育产业,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又可以起到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转型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产业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绿色产业与朝阳产业。但由于我国的体育市场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行业内在管理机制、体制不合理,在很多地方政府的管理机构中体育产业的发展还未被纳入到其体制中,也没有相关的管理与监督部门,这就使得当地的体育产业的功能被弱化,难以得到发展;职业运动人才缺乏,很多运动项目缺少专业化管理,项目难以发展,更谈不上产业化;同时,以体育用品与服装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输出仍是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主流业务,而且产业内部的企业之间均以同质同类产品进行着消耗竞争,既增加了行业竞争的成本,又放慢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另外,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速度的区域特点上分析来看,东南部一二线城市的发展最为发达,而中西部城市发展则较为滞后,甚至在有的落后地区基本就没有体育产业的概念与观念,明显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新常态下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
1.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2017年的两会期间,政府和多位代表多次提到体育产业发展问题的提案,而把体育提到如此受关注的位置,恰恰反映出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快速的提升。其实,早在2014年国务院就下发了46号文件和相关系列指导文件,体育产业也就此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体育产业也被冠名为“绿色产业”或“朝阳产业”,从1995年开始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如今已被提升到了国家的发展战略的层面,人民群众对于健康与运动的意识与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之态,体育产业作为我国GDP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凸显效益。通过政府部门积极出台政策,各省市积极响应与落实。目前,全国共有27个省市出台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具体实施意见。据统计,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6.6万亿元。由此可知,我国体育产业在未来的几年里将掀起新一轮的创新与创业热潮,并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力量。同时,体育产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又完全符合新常态经济发展所提出的污染小、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等发展要求,这正是政府大力支持与扶植的朝阳产业发展的机遇。
2.“一带一路”建设带动体育产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与装备的生产基地,从1993年起,每年都举行体育用品博览会。在2003年的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开幕式上,国际体育用品联合会主席水野正人高度赞扬与评价了我国体育用品业对世界所做的贡献,我国所生产的体育用品与装备在世界总量中已经超过65%,体育用品与装备每年出口多达数十亿美元,而且我国体育用品与装备业每年以近十亿美元的增长速度,我国体育用品业用十来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要二三十年才能走的路。现如今旅游已成时尚,体育旅游亦是全球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增长率达到每年14%。特别是我国取得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后,将加速“体育+旅游”在我国各地的发展。而我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体育产业“走出去”与“引进来”创造了最好的机遇。
3.国民体育健康意识在不断增强。在我国近14亿人口的群体中,体育产业发展有其广阔的人口市场的基础,体育消费市场中健身健美消费市场是体育市场的主要内容,而体育健身健美需求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国民体育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健身健美市场因各个年龄阶层不一样,其需求也表现出差异性,如:青少年学生族群更倾向于喜欢参加各种激烈一些的球类运动;中、青年人则比较喜欢选择各类健身类活动;而年龄偏大的人比较倾向于有利身体健康、锻炼成本低的各种保健运动。近几年来,也有不少国外较流行的体育休闲健体的项目也被逐渐引入到国内,并开始流行起来。如冬季滑雪、铁人三项、棒球、射箭、高尔夫项目等,这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体育服务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也丰富了我国体育服务产品的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需求的多样化与大众化推动供给的增加,这是当今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也是我国体育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4.全球体育产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美国的体育产业年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达到3%。欧洲发达国家的体育占GDP比重均超过1%,而当前我国体育年产值仅占国民经济比例的0.6%多一点。以2014年的体育赞助为例,在亚太市场的体育赞助市场增速为15.4%时,其GDP增速为4.1%,是GDP增长的3倍多;从全球的角度看,全球的体育赞助市场增速为13.2%时,其GDP增速的2.8%。由此可见,体育产业在全球都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因此,在我国的“十三五”发展规划设计与目标的制定时,体育产业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关注与重视,其发展机遇也会大于挑战。只有抓住机遇,不断进行创新,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才能发挥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应有作用。
三、新常态下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
1.尽快补充与完善发展短板。随着系列政策的出台、群众需求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投资者热情的高涨,体育产业发展到今天,我国体育产业不缺钱也不缺项目,主要是缺人才。也就是说,体育产业也已经不再是所有资源盲目涌入的阶段,而是补充专业体育从业者的短板。国家体育总局多年跟踪统计显示,我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不到350万人,按我国每年有8亿左右的劳动力人口计算,只占劳动总人口的0.4%,而英国体育从业者占其劳动总人口的2.5%,美国的比例也大大高于我国,由于从业人数不足,专业人才更加稀少。另外,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体育赛事服务体系的健全、体育赛事的赢亏问题、职业化体育的管理、健身培训市场的规模与管理问题、体育经纪人职业化等问题,也都是现阶段体育产业快速发展需要解决与理清的重点问题。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师们已经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路径,但我们仍需要认清这些问题,补齐短板,打好基础,探索体育与市场对接之路。2017年两会上,政府报告和各项政策的出台便是引导资源流向体育产业发展短板的区域,也就是未来充满上升空间的区域。同时,随着政府政策利好的持续出台、高校人才专业化目标培养的调整、市场资本的不断融入以及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体育产业的从业人数会逐渐得到改善,专业人才也会层出不穷。
2.找准体育产业发展新的抓手点。体育产业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与封闭的产业,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潜力将被充分释放。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并不平衡,拿体育制造业与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例来说,发达国家的体育服务业水平基本都在50%以上,体育制造业只占少数部分,而我国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的比例为3∶7,而与体育制造业的重资产、周期长,行业发展相对成熟的特点不同,体育服务业具有轻资产、组织灵活的特点,同时又存在着商业模式不清晰、管理服务模式落后的问题,但行业整体发展潜力足、创新空间大,因而挖掘体育服务业潜力或将成为未来调整结构、带动增长的新抓手点。另外,体育媒体、体育经纪、健身培训等细分服务行业业都有宽广的创新创业空间。按照国务院2025年前体育产业规模达到6.6万亿元的目标,未来几年我国体育产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如此高速发展的产业无疑蕴藏着巨大商机。
3.进一步增强国民体育意识,逐渐大众化。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消费水平与意识的提高,我国的健身娱乐、体育博彩业、体育用品消费,以及电视转播与广告,特别是体育健身消费量将进一步得到提高。以近几年我国群众健身娱乐消费市场为例,足球甲A联赛、篮球甲A联赛和排球联赛到现场观看体育比赛的收益,足球均每场观众人数超过2万人,整个甲A联赛每年总计有近600万观众到现场观看,门票一年总收入超过1亿元;篮球市场运作比足球市场起步要晚,但是由于最近几年的运作比较成功,平均每场比赛近4000人到现场观看,一个赛季现场观众人数可达到67万多人,门票总收入超过400万元;排球联赛一个赛季经营收入超过1 000万元,现场观看体育比赛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除了现场收看体育比赛外,通过各种媒体接触赛事同样给国家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益,比如电视转播权和广告赞助费。即将在我国举行的2022年的冬奥会,同样也会给我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多层次的体育需求为体育消费市场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4.重视体育科技的进步,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除了结构中传统制造和服务业外,体育科技水平的进步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新的技术层出不穷,新材料被不断发现和创新,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信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比如高端材料、智能硬件、康复器材等,而我国的体育科技研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科技转化为产品的能力也很薄弱。因此,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科技与体育的融合发展将会是体育产业升级的又一增长点,政府应该引导资本进入,加大支持力度,加快现代科技成果向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以科技的进步来提升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
[1] 丁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商,2015,(24):257.
[2] 宋清,金育强.我国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改革途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2):179-180.
[3] 倪会忠.扩大内需背景下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4):1-5.
[4] 邓光庆.我国体育“和谐发展”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312-313.
G80-05
A
1673-291X(2017)36-0027-02
2017-04-10
邓光庆(1973-),男,湖南娄底人,讲师,硕士,从事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
[责任编辑 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