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2017-12-26赵艳丰编辑王亚亚

中国外汇 2017年13期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农药

文/赵艳丰 编辑/王亚亚

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文/赵艳丰 编辑/王亚亚

国际环保标准的提高必然会提高我国茶叶出口成本,从而降低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给我国的茶叶出口带来压力。

技术性贸易壁垒正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手段,高昂的检测成本成为我国广大中小外贸企业难以承受的负担。这对我国的茶叶出口企业而言,更是直接的挑战。目前,我国茶企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损失额约200亿美元。其中,欧盟、美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影响占比最大,企业应努力破解这一贸易壁垒。

壁垒广泛存在

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国或为保证国家安全,或为保护人身健康或安全,或为保护环境,采取的与其他国家不一致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判定程序,对进入本国市场的商品实施管理,从而构成其他国家商品进入该国市场的障碍。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包括:产品检疫检验制度、技术法规与标准、质量认证、包装和标签要求等等。就茶叶出口而言,产品检验检疫制度主要指茶叶中的农药残留,这也是国外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目前至少有19个国家和组织制定了453项以上茶叶农药最高残留限量的标准。

欧盟是世界上执行农药残留限量(MRL)标准最严格的地区之一,检测茶叶农残时用干茶固体物,而不用茶汤,大大提高了农残超标的概率。从1999年到2017年,欧盟连续8次扩大茶叶农残检验范围。1999年颁布的茶叶农残标准为7种,2017年增加到216种,绝大多数农药在茶叶中的MRL都限制在0.02—0.1毫克/千克(每千克中占多少毫克);此外,还有496种在欧盟范围内停止生产、销售的农药,标准按0.01毫克/千克执行。在这712种农药中,大多用最小检出量作为MRL标准,其标准之严苛可见一二。

美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有美国农业部(US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国家环境保护署(EPA)。美国有专门针对茶叶的《茶叶进口法》,对进口的认证、标识、包装及检验方法有详细的规定。根据《食品企业注册法规》,对美出口的外国食品及饲料的生产、加工、包装、仓储企业,必须在FDA进行登记注册。按照《进口食品提前通报法规》,进口食品、饲料到达前5日之内,进口商必须以电子邮件方式确认接收,并申报相关信息。美国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规定也有诸多标准,其中最低标准比较特别,是通过不同品茶师的感官评审来衡量的。美国对中国原产地茶叶的要求主要是卫生标准,包括对茶叶中的非茶类夹杂物、微生物、放射性物质和重金属等项目进行检测。对于品质低于法定标准的产品,污染、变质或纯度不合要求的,茶叶检验官有权禁止进口。

俄罗斯的技术标准和认证管理体系十分复杂,绝大多数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已经与欧盟标准接轨,对食品质量实施强制认证,技术调节和计量署是主要管理部门,其农业部等部门也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进口食品必须经过认证并领取国家颁布的产品合格证书。俄罗斯针对茶叶有9种农药残留标准,包括一些稳定性农药和2种有机磷农药,同时要求检测茶叶中的铜、铅、汞、砷等重金属及金属磁性物质,限量标准5毫克/千克,并要求对中国茶叶检测黄曲霉毒素和霉菌。向俄罗斯出口茶叶需要提供报关单、卫生检验证明、植检证明、商检证明和健康证等证书,通关手续繁杂,对贸易有很大阻碍。俄罗斯对进口食品标签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包装或商标上有俄文说明。

影响之“光影”两面

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贸易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茶叶国际环保标准的提高必然会提高我国茶叶的出口成本,从而降低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给茶叶出口带来压力。其消极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茶叶出口规模明显减少。2015年,欧盟对进口茶叶实行新的农残标准,当年我国对德国的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就分别比上一年下降29.42%和40%。二是茶叶出口成本增加。为了达到进口国的技术标准和环境要求,我国茶叶生产者、贸易商需要购买检测设备,增加检测人员,再加上产品检验周期拖长,通关速度减缓,昂贵的国际认证费用,都会增加茶叶出口的成本。三是影响我国茶叶产品的国际形象。由于达不到技术标准,加上海外媒体负面宣传,大大打击了海外消费者对中国茶叶的信心,使得中国茶叶整体形象受损。

另一方面,尽管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产品的出口确实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但它也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促使中国茶产品出口积极与国际标准对接,为我国茶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例如,尽管近些年,欧盟等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包括茶叶在内的我国农产品出口设限,但江西省婺源有机绿茶自1996年首次打入欧盟市场以来,已连续十几年突破欧盟贸易壁垒,在欧盟市场上的占有率已达到50%以上。婺源有机绿茶的成功提供了三点经验。

经验之一:创新模式促进种植基地建设。婺源的有机绿茶生产和销售主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的模式进行。这种模式有三个特点:一是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来引导茶农种植有机茶;二是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来保证生产基地的茶叶品质;三是成立有机茶农协会,加入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

经验之二:注重品牌建设和保护。提升茶叶的品质是茶叶品牌建设的基础。婺源就是从提升有机绿茶的品质来强化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品质一靠良种,二靠种植技术和生产设备,还要统一申报QS、HACCP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统一证明商标的基础上,统一申报原产地地理标志证明。

经验之三:主动申请国际认证,成功开拓海外市场。

企业应对有策略

一是加大科研投入。“品质决定价值”。随着世界各国安全、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有机茶、绿色食品茶、保健茶等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会不断增长。所以,茶企应该进一步重视推行现代化无公害清洁生产,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茶业标准体系,研制顺应国际消费方式的茶叶产品,以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首先开展优质、抗病虫茶树新品种的研究和选育,开发对化学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控制检测技术,在茶叶加工、包装、保鲜和设施等方面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从而提高出口茶叶产品的科技含量。

其次是加强产品创新,努力研制不同风味和功能的茶叶新产品,特别是保健茶。进一步优化出口茶类产品结构,扩大名优茶出口,积极发展有机茶产品;同时开拓茶叶新用途,大力鼓励科技含量高的深加工产品出口。世界茶叶精深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表现为膜技术、酶工程技术、纳米技术、超高压技术等的普遍应用,以及无污染、无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绿色提取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

此外,继续强化茶叶标准体系、检验检疫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建设,培养茶叶生产、出口企业绿色环保意识。茶叶出口企业应尽量与国际接轨,加快通过国际国内质量体系认证,获得海外市场认可的资质。

二是开拓新兴市场。目前我国茶叶出口市场结构不尽合理,出口市场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一旦这些地区贸易壁垒增多,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也会加剧。为了规避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风险,应该积极开发新兴市场。相关政府部门可以运用WTO规则,加大对茶叶企业在市场拓展,如展销会、广告宣传、市场调研等方面的“绿箱”政策支持,并给予一定资金帮助。

三是塑造茶叶知名品牌。品牌不仅能代表茶叶产品的特性,也反映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品牌是提高茶叶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品牌塑造首先要重视茶叶品质,以高质量为基础;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要根据茶类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宣传,并应用各种市场营销措施扩大影响,树立茶叶的品牌形象;此外,要积极推进中国茶文化,抓住世界对中国文化认同的契机,用文化塑造中国茶叶的品牌。

四是培养茶叶出口龙头企业。全球经济一体化减弱了自然资源对一个国家茶叶市场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使科技创新和组织创新成为茶叶市场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要注重培养中国茶叶出口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以资本为纽带的产权多元化改革,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将农户的小生产改造为集约化大生产,实现茶农与企业的利益联合,推动全国各区域茶叶出口贸易的整体协调发展。

五是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茶叶出口涉及到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多个环节,而许多茶企并不十分清楚国际贸易中与此相关的规则,也不熟悉进口国的政策,这就容易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约。茶企要紧密跟踪市场动态,如进口国的税收、产品标准、质量认证等贸易规则要求,建立相对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

六是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力量。由于人才、资金、机制、管理、服务手段的缺失,我国茶叶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十分有限。面对茶叶出口中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进口国贸易保护等问题,我国的茶企迫切需要行业组织和政府提供帮助及支持。政府要综合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引导企业着眼于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避免恶性竞争,建立完善的协商谈判制度,提供出口指导及预警,增强茶叶出口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技术性贸易壁垒农药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
俄罗斯贸易壁垒对中俄贸易的影响
台媒忧陆客“技术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