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汇展业视角下的自律实践

2017-12-26孙杰编辑靖立坤

中国外汇 2017年13期
关键词:展业外汇业务外汇市场

文/孙杰 编辑/靖立坤

外汇展业视角下的自律实践

文/孙杰 编辑/靖立坤

为顺应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和我国外汇市场对外开放的发展趋势,同时与国际外汇市场的主流做法接轨,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以下简称自律机制)于2016年6月24日成立,标志着我国外汇市场由过去的他律为主转向了他律与自律并重,对中国外汇市场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与国际同类组织相比,我国自律机制架构建设还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不仅搭建了全国层面的自律机制,还搭建了省级自律机制,同时覆盖了批发市场(即银行间外汇市场)和零售市场(即柜台结售汇与跨境人民币业务),形成了双层自律管理架构。本文立足外汇零售市场,从银行外汇展业角度,回顾一年来自律机制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搭建自律体系架构探索自律管理新模式

随着我国外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包括银行在内的市场参与主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律机制是由外汇市场参与者共同组成的市场自律和协调机制。与传统的监管模式相比,自律机制具有监管成本低、自主性高等优点。其可作为政府监管的补充,辅助监管部门实施宏观审慎管理,规范市场行为,防范市场风险,维护市场运行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从外汇展业角度,自律机制下设外汇和跨境人民币展业工作组,负责对银行柜台结售汇与跨境人民

自律机制在外汇展业规范制定和推动实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对进一步规范外汇零售市场,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币业务行为进行自律,制定相关业务行为准则和业务规范。该工作组由中国银行担任牵头行。

此外,外汇展业不仅涉及各家银行的总行,还涉及具体开展外汇零售业务的分支行。因此,在自律架构方面,除全国自律机制外,还推动建立了36个省级自律机制,作为当地外汇市场自律和协调机制,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前提下进行自律管理,在全国层面上实现了“自律全覆盖”目标。各省级自律机制成员涵盖了各省辖区内所有开办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银行,基本实现了“省内全覆盖”的目标。

发布外汇展业规范夯实自律管理制度基础

2016年10月,自律机制发布《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下称“外汇展业原则”),从各个外汇业务条线统一银行展业标准,为银行规范开展外汇业务提供了更好的参考与更强的指引,对有效防范银行外汇业务合规风险、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目前,外汇展业原则已发布总则、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贸易融资、ODI等五个展业规范,今年拟继续发布个人外汇、FDI、银行境外贷款、境内企业境外放款、跨境担保、人民币与外汇衍生品和外债业务等七个展业规范。

为促进外汇展业原则的推广和落实,提高成员自律意识,全国自律机制还完成了培训、宣传、评估、纠纷解决等具体工作制度的起草。各省级机制则结合本省外汇业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省级机制管理制度,以促进外汇展业原则在本省的落实。

此外,为加强省级自律机制建设,全国自律机制还牵头制定了《省级自律机制管理指引》,进一步理顺了全国自律机制和省级自律机制间的关系,初步形成上下联动的高效运行机制。

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畅通信息传导渠道

全国自律机制广泛开展调研研究,迅速向省级机制传导外汇市场自律相关要求,畅通交流渠道。

一是及时跟踪了解国内外外汇市场发展趋势、自律管理模式、自律机制职能、外汇自律规范等方面的信息动态,并通过工作简报等形式进行分享。目前已发布简报18期。

二是省级自律机制成立之后,全国机制对多地省级机制进行了走访,了解各省级机制的工作进展以及意见建议,交流全国机制的工作动向和各省级机制的先进经验,为省级机制管理总结成功经验,汇总问题及建议,推动各省级机制建设齐头并进。

三是各省级自律组织与全国自律组织保持了密切沟通,在信息报告、制度草拟、业务调研等方面实现了有效互动。

探索省级自律管理模式切实推动自律规范的实施

36个省级自律机制作为本地外汇市场自律和协调机制,在全国机制的指导下,既做到“全国一盘棋”,又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调动成员积极性,探索本地自律管理实践模式,培训教育、宣传交流、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工作形式多样、成效显著,成员协力共同推动提升自律意识,共促市场规范发展。

建立健全信息传导机制。各省级自律机制建立了信息传导机制,确保了与监管部门的顺畅沟通以及成员之间的有效交流。在与监管部门信息沟通方面,省级自律机制信息传递机制成为了连接市场与监管部门的纽带,不仅使得行业自律意识提升目标更为清晰,也增强了监管机构的监管效果。在机制成员信息交流机制方面,信息传导机制已成为同业机构间交流先进自律行为和业务经验的平台,解决了机制成立前同业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推进外汇展业培训工作。为配合外汇展业原则等自律规范的推广实施,全国自律机制统一制定培训工作规划,统筹编制教材、教案和题库,并引入第三方培训机构,丰富培训资源,组织并指导核心成员和省级机制开展分层培训,以发挥好交流和咨询平台作用,扬先进、促发展。各省级自律机制在全国自律机制的指导下,根据《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培训工作规划》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陆续开展了省级自律机制层面及成员行内部的培训工作。截至2017年5月底,各省级自律机制及省级成员单位共累计开展外汇展业培训1950场,培训人员达10万多人次。

拓展多样化宣传渠道。各省级自律机制结合辖内工作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宣传,包括征文、微信公众号宣传、宣传标语、宣传口号、知识竞答等。一方面以此提高培育辖内从业人员的规范展业理念,宣导合规、审慎等核心要求,提高自律意识,弘扬自律文化;另一方面,也引导客户关注外汇业务的便利化改革措施、对具体业务的影响、统一行业操作规范的重要意义,提高公众对自律管理的认识,以此促进整个外汇市场营造一种规范展业、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

探索创新理念及做法。各省级自律机制结合自身情况,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形成了诸多值得推广的先进经验。例如:江苏和辽宁省级机制结合辖区内不同城市的外汇展业需求,搭建了各自省级机制下辖的各地市级机制,使得自律机制在省、市两级实现了全覆盖,确保了省级机制及其成员对于所在省辖内地市级分支行机构自律工作管理的时效性;内蒙古省级机制立足本地区业务特点,开展多项加强中蒙双边金融合作工作,促进了中蒙两国贸易发展以及金融合作;深圳省级机制编制月刊,及时汇总和发布自律机制工作动态、国内外形势资讯、分析评论等,是省级机制信息传导的创新之举;山西省外汇局出资为山西省级机制搭建的“山西银行外汇业务展业自律平台”,将作为省级机制成员之间有关信息案例、风险警示、自律评估与监管考核数据等信息的共享平台。

推进外汇展业自律实践的建议

在过去一年中,自律机制在外汇展业规范制定和推动实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对进一步规范外汇零售市场,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自律机制还将不断总结经验,大胆探索,以创新解决新问题,以变革迎接新挑战。

完善自律管理架构。进一步完善“监管-自律-市场”管理框架,发挥好自律机制作为监管机构与市场成员之间沟通桥梁的作用,形成他律与自律的合力,防范外汇业务风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用。

便利政策咨询。随着监管机构进一步简政放权,监管思路从“事前审批”向“事后监控”的转变,为及时传导最新政策和监管导向,帮助和指导自律机制成员在具体业务开展过程中对监管政策和外汇展业原则的理解和落实,统一不同成员之间的业务执行标准,建议自律机制可搭建快速、有效的政策咨询平台,通过政策解读、疑难问答、案例分析等形式,对成员关心的问题进行细化解答,进一步发挥自律机制补充监管和协调沟通的作用。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发挥自律机制作为信息共享平台的作用。一是加强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特别是在落实展业原则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包括内控制度、业务流程、应用案例等方面的分享,共同完善机构自律措施。二是探索成员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包括客户信用信息、跨境业务信息等,解决同业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加强省级自律机制的交流。随着自律工作开展的深入,各省级机制间产生了较强的互动与学习需求。全国自律机制应加强组织省级机制之间的深化交流,促进其在培训、宣传等各项自律机制工作开展方面对先进经验的分享,以先进带后进,最终实现各个省级机制齐头并进;同时,在工作交流的基础上,各省级机制可在培训师资、宣传工作等方面开展资源共享,共同提升自律实效。

作者系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长

猜你喜欢

展业外汇业务外汇市场
《外汇业务百问百答》新书发售
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系列视频培训广告
投资相关外汇业务
经常项下个人外汇业务
货贸项下外汇业务
我国金融混业趋势下信托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
2016年11月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
2016年夏季出国展项目发布会成功举办
2016年9月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
2016年7月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