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 享受读书快乐
2017-12-25芦顺民
芦顺民
摘 要:作为小学教师要从小引导学生喜欢阅读,从课堂内营造读书氛围,到课外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授予其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学会阅读,乐意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伴随学生一生,从而使其终生受益。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快乐阅读;培养兴趣
中图分類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3-019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123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而只有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快快乐乐地学习、阅读、写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他们才会去主动阅读。作为教师要努力学习,博采众长,想尽一切行之有效的办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小学生喜欢上阅读,在阅读的广阔天地中去自由驰骋,尽情吸收其精华,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作为小学教师,首先要尽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可以在校园里设置专门的读书区域,如:开放式图书馆、校园读书亭、班级读书角,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书籍;也可以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开设“读书之声”栏目,让学生分享他人读书的快乐;此外,在教室里张贴一些诸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类的名言警句,这样耳濡目染,潜意识地影响熏陶学生;还可以在学生读书时,放上一段舒缓的轻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全身心放松地自由读书,或摇头晃脑,或抑扬顿挫……学生互相感染,融入书海,快乐之情溢于言表。
其次,作为小学教师自己要喜爱阅读,了解学生各阶段的读书需求,在教学中利用各种途径、方法和机会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拓展阅读,如教学叙事的文章,可以选择与这件事情相关或者相似的文章来读,这样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了语言,还可以对这件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题是 “珍爱生命”,在教学前教师可先和学生一起阅读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通过阅读交流,让他们了解其中的故事,知晓海伦·凯勒,并为其身残志坚、与病魔抗争的精神所感染。课外阅读给学生在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领悟人物品质等方面搭建了平台,让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能比较得心应手,上课学习积极性高,学生颇有成就感,另外,学生在自己的心灵深处也会被海伦·凯勒的事迹所感动,或许在他们的生活或学习中会以其为榜样,树立敢与困难抗争的意愿。
再如,我在教学《猴王出世》时,先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西游记》,然后与学生交流故事中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并说一说对谁的印象最深。由于课前的互动,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一展风采。
成功后的喜悦使学生们会更热衷于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会随之形成。同时,在此期间,涌现出部分进步学生,教师趁机进行表扬,这往往又是其他同学的榜样,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久而久之,整个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阅读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课余时间积极阅读的兴趣,我们可以采用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形式各异的活动,例如,办手抄报、墙报、故事会演讲赛、诗歌朗诵会、展示优秀读书笔记、才艺大比拼等形式的活动,力争做到分层参与,全员参与。活动结束后再对学生进行奖励,奖品主要以学生平时喜欢的奖品类型为主,表现突出或进步较大的学生可以在奖品中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奖品。使他们真正感受到阅读带给他们的种种快乐。这样一来,又促使好多不服输的学生想要超过自己的同伴,学生们为了表现自己,纷纷积极参与到阅读中去,你追我赶,大大促进了他们的阅读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喜欢上阅读,阅读的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三、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引领学生课外阅读
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应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标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教师为了让学生达到课标所规定的要求,不能仅仅只靠课堂上的阅读指导,还要尽己所能,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阅读。
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面对身边五花八门的书籍,他们有时会眼花缭乱,不知道该选择读哪一本书,也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去读,这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教会学生健康阅读,有效阅读。在班级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制定一个比较周密的阅读计划,将适合的书籍提供给他们,打印出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的名称张贴在教室,同时,耐心地解决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不定期地进行交流互动活动,与学生一起分享读书中的乐趣。
此外,小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高,他们敬仰英雄、渴望冒险、神秘、刺激等。根据这些特点,综合各方面因素,教师可以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儿童读物,如《绿野仙踪》《柳林风声》《木偶奇遇记》《鲁滨逊漂流记》以及《安徒生童话》等书籍,让其自由阅读。对小学生而言,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语文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其良好的品质,让他们的人格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在书籍推荐时,也可以适当推荐给小学生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读物。例如,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和“马小跳系列”的故事等,近两年,《神奇校车》《哈利·波特》这一系列的儿童书籍风靡于校园,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书籍中包含着童真童趣、斗智斗勇、美好幻想、正义之举等,这些书籍可以成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可贵资源。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多样,不胜枚举,但要想让读书成为习惯,使学生在 “乐中学、趣中获”,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持之以恒地坚持并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并适时恰当地运用最适合本班学生的方法,不断地变换学生喜欢的方式引领鼓励,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阅读悦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不断收获,最终,采得百花酿成蜜!
参考文献:
[1] 王俊青.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积累[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94.
[2] 吴英,周玉华.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学生阅读习惯[J].基础教育论坛,201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