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生物学概念教学

2017-12-25王美云

学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生能力教学方法

王美云

摘 要:概念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首先基本概念的掌握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前提。其次概念教学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必要条件。在生物概念教学中运用模型、类比等教学手段,可以使概念教学具体化、形象化、清晰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概念,并将其用于实践之中,不断提高生物学素养。

关键词:生物学概念;教学方法;学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3-006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37

《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增加了“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概念是处于生物学科的中心位置,是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知识,是生物学科知识的主干部分。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该理解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但实际教学中有些概念或复杂、或抽象、或概念間容易混淆,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清晰、熟练地掌握这些概念呢?

一、运用模型将概念具体化

生物学概念是高度抽象的,然而它反映的是客观存在的活生生的生物界。学习生物学概念时必须首先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这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应用模型这一直观教具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让抽象变为具体,让“死”的概念“活”起来,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将概念具体化。

在学习膈这一概念时,考虑到学生理解膈的状态与呼吸运动之间的关系困难。上课前两天,我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依照教材演示实验,自制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上课那天,学生带来了自己制造的模型,花花绿绿非常漂亮,或大或小的饮料瓶作胸廓,两个小气球作肺,大气球套在下边作膈肌,吸管或输液导管中的三通管作气管、支气管,学生的创造性很高。关键是学生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主动学习和研究。

课上我充分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先介绍自己所制作的模型每一部分代表什么?再自己演示气球在什么情况下胀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然后再为大家说明气球胀大(吸气)和回缩(呼气)时膈所处的位置,并解释膈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怎样的?动手制作、课上演示、现场解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学生认为能利用废弃的瓶瓶管管制作模型很有成就感,这样的概念学习不是死板的,学生在轻松欢快之中掌握了膈与呼吸运动的关系。

二、运用类比将概念形象化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或关系上的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方法。

在学习人体的结构层次时,为了方便学生的记忆与理解我作了如下的类比。砖的形状各种各样,有方、有长、有空心的,一样的垒到一起构成了一道道的墙,细胞按照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组织;墙按一定的方式排列,一个屋子就出现了,而组织按一定的方式一排列,就形成了器官;屋子按一定方式排列,就组成了一层楼,而器官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就组成了系统;一层楼一层楼地垒起来,大楼就形成了,而八大系统一组合,就组成人体了。再利用下图一一对应:

砖 →墙 →屋子→一层楼 →大楼

细胞→组织→器官→ 系统 →人体

大家一看,人长得和大楼一样!一下子印象深刻地记住了人体的结构层次。

三、运用比喻将概念简单化

生动贴切的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生动,使陌生的内容变为学生熟悉的知识,让深奥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

如学习DNA分子时,说它就像是长长的绳子,每条绳子都是双股的,都包含大量的信息。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就像是大型音乐演奏的指挥一样。学习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说肾小球就像筛子,能将苹果、红薯截住,其他芝麻、绿豆、红豆、花生皮等都漏下去形成原尿了;肾小管就像是垃圾处理站,将原尿中对身体有利需要回收的又重吸收回血液了。人体的肾脏就像是过滤的机器,肺就像是人体的空气清新机,心脏就像是输送血液的泵,骨髓就像一个大工厂,有很多生产线,每天都繁忙地生产大量各色产品(各种血细胞)。如果把人体比作是一台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那细胞不就是组成我们人体最小、最基本的零部件吗。我们引导学生加以联想,他们会切身体会到概念的理解其实并不难,再去记忆概念本身自然不会畏惧,能享受到理解概念可以这样轻松。

四、运用比较将易混淆概念清晰化

将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它们在某一方面的类似点、不同点或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达到对概念的正确理解。

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图解、表解、列表等,这可以是课上边分析边完成,也可根据教材及学生实际,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内容时,在课上引导学生分析时就可以形成图解形式板书,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及成分及作用;学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时,可以呈现给学生一幅表解,让学生根据课本中图文自学完成预留空白,布置作业以列表方式再次总结神经系统结构组成和功能。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孪生兄弟的不同,是在他们距离最近的时候才易辨识”。通过对概念关键属性的对比及去同存异,可使两概念的区别一目了然。

五、运用实验将概念实践化

近年来,一些科学教育家们认为,在科学教育中,让学生理解科学过程比获得一些特定知识更重要,而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应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体验学习,从而将概念实践化。

科学探究这一核心概念贯穿于生物学学习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深刻掌握这一概念,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深刻了解科学家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特点。在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时,为了缩短实验时间,选择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提前预作并记录下pH=4和pH=5的模拟酸雨配置比例,为了方便学生观察记录,课上指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模拟酸雨的配置、实验装置和材料的选择,变量的控制、设计几组实验等,各组发挥各组优势创造性地完成,课下完成实验操作。学生用列表法统计每天的发芽种子情况,还用相机记录下每一天种子的发芽情况,三天之后的课堂上各组展示了各组的实验报告,而且附上了照片,并与大家分享了成功与失败的收获,真是一次完美的探究活动。

参考文献:

[1] 唐建军.浅谈复习中的概念教学[J].生物学教学,1997(12):17-18.

[2] 吴予尘.初中生命科学概念教学刍议[J].科学教育,2010(1):28-29.

猜你喜欢

学生能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学生能力的培养
优化体育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