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

2017-12-25闫祥

学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闫祥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越来越多地体现学生的学,而弱化教师的教。但是在弱化教师教的同时怎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努力研究、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

关键词:自主学习;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3-00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08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主体这一新的要求。实际上在高中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涉及的定义、公式等一些基本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来理解掌握。那么,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在减少教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知识的自我学习这个层面。而是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能充满激情地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数学教学引入了非常丰富的教学方式方法,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小组教学法。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互相提高。当时,笔者在实施之初遇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学生都非常喜欢这种小组教学法。但学生的喜欢仅仅是停留在形式的层面,他们仅仅是愿意、乐于去体验这种小组讨论的形式,而很少主动地通过小组讨论或者自我学习来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在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

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丧失的不仅仅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更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当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时,我们总是会发现有的学生总是在等同学发言,等教师讲解。教师说什么做什么。教师问什么才思考什么。在听其他教师讲课时,我也能发现有些学生存在这种“等靠要”的思想,即等同学发言,靠教师讲解,要教师分配任务。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自主学习的开展。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呢?在实际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基础,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我们可以把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数学模型、趣味的数学例题等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融入导学案中。这样我们在教学时,以这些内容为起始,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引入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饶有兴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下,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达到我们自主学习的效果。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分组教学的形式创设课堂教学环境。分组教学不单单是小组讨论的形式,而是整个教学都按照小组的形式开展,打破固有的座位形式,让小组贯穿整个教学课堂。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可以降低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提高学生互帮互助,互相激励的心理。让学生在讨论、发言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兴趣。

二、创造学生自主探索空间,促成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需要自身的积极主动,还需要我们教师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师要努力创设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解决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从而学到知识,发展能力。首先,教师要创造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参与的机会。教师帮的过多,只会加重学生思维的惰性,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其次,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机会。教师不能用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活动起来的就不让部分人来代替。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关注待优生的表现,多鼓励、激励他们发言,并且要对他们的一点点成绩给予较大的肯定。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除要保证时间与空间的自由外,还要注重对个别开小差或者思路不正确的学生的引导,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正确、高效。

三、重视学法指导,提高主动参与的能力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穿插学法教学,让学生学会数学学习的基本思想,提高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教学主体这一要求,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学法的指导,我们不必专门开设学法课程,应该把学法教学潜移默化地穿插在平时的教学中,在学生的预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把简单的学习方法,预习方法,思考方法设计在导学案内,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到教师设计的方法,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更好地思考、分析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保证学生的主动思维,又要注重引导、指导学生使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思维方式。高中数学学习中比较常用的学习方法有类比法、归纳法、假设法、逆向思维法;等等。

例如,在等差数列的教学中,有这样的问题:“若(z-x)2-4(x-y)(y-z)=0求证:x、y、z成等差数列。”分析和证明:题目的已知条件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的判别式△=b2-4ac类似,只要构造辅助方程:(x-y)t2+(z-x)t+(y-z)=0(x≠y),或(y-z)t2+(z-x)t+(x-y)=0(y≠z),即可把已知条件与b2-4ac=0联系起来,从而轻松解题。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素质教育思想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學生能否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活动主体的明显标志。也就是说,只有学生的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课堂中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高金花.培养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三环节”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 秦秀红.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3(9):59-60.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