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1岁“国民女婿”当上奥地利总理

2017-12-25郭笑迎

环球人物 2017年21期
关键词:库尔人民党政坛

郭笑迎

库尔茨23岁步入政坛,27岁任外长,

如今是最年轻的西方国家领导人

塞巴斯蒂安·库尔茨

1986年生于维也纳,维也纳大学法学院肄业。27岁成为奥地利外交部长,也是欧盟最年轻外长。近日当选奥地利总理,成为最年轻的西方国家领导人。

31岁时,特朗普正在建纽约中央火车站附近的凯悦大饭店,筹划自己的商业蓝图;肯尼迪再次当选美国众议院议员,提出关于公租房和援助学校的议案;奥巴马迎娶了自己的同学米歇尔,准备开始人生新篇章。

而奥地利的塞巴斯蒂安·库尔茨当总理了。

10月16日,奥地利人民党领袖库尔茨当选总理,也成了西方最年轻的政府首脑。

主打“清新”牌和反移民牌

在奥地利街头,库尔茨的竞选广告牌最多,上面除了他深情款款的眼神和帅气袭人的年轻脸庞,还配有这样的文字:“一起走上新的道路吧”“时间到了”“还在等什么”。不少评論认为,库尔茨在奥地利政坛主打“清新”牌,正给奥地利带来新的思想与气息。

库尔茨身高1米86,是高大帅气的“型男”和年轻有活力的“暖男”。竞选期间,他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推出了时尚感十足的海报,拍摄有骑机动车、攀岩等酷帅镜头的影片。他还频频和自己交往10年的女友十指相扣现身街头,打造“好男人”形象,俘获了大批年轻人的心,更吸引很多上年纪的民众成为他的粉丝,是奥地利民众眼中的“神奇小子”“国民女婿”。

对于外界热捧的颜值和年龄,他却表现出十分务实的态度:“对我而言,真正有价值的是,我从工作中和同事那里得到的反馈。外交政策和民族融合方面,才是我想做贡献的地方。还请大家不要过多关注我的外表。”

今年5月,人民党主席米特勒纳辞职,拥有超高人气的库尔茨高票当选该党主席。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上台,他随即提出拒绝与社民党继续联合执政至明年秋季,因此奥地利不得不在 10月15日提前举行大选。同时,他扩大了党首权力,包括修改执政纲领、指定候选人的权力等。他甚至还改了党名,在今年的大选中,该党被正式命名为“库尔茨的清单——全新的人民党”。多举并行之下,人民党的民调支持率暴涨10%。其务实、改革派的风格可见一斑。

库尔茨虽然年轻,代表的却是保守阵营,政见上相当现实。可以说,原本代表保守势力的人民党在选举过程中明显的“右倾”策略,一定程度上帮他赢得了选举。

库尔茨从小跟各种移民打交道,深知底层民众的心理,依靠强硬政策,许诺关闭移民通道,不让难民进入奥地利,正中百姓下怀。

近10年来,外国移民大量涌入奥地利,宗教信仰和文化冲突使得国内民众怨声载道,移民问题更成为国内矛盾的众矢之的,库尔茨深谙政治之道,牢牢抓住这个民众最关心的“牛鼻子”,“聪明地”提升了人民党在右翼选民中的支持度。

不过,胜券在握的库尔茨仍表现得很谦逊。他把社交网络的首页封面设成大写加粗的“谢谢”字样,还不忘告诉为他欢呼的人,“对我而言,今天不是战胜别人的胜利日,而是迎来了真正改变这个国家的机会”。

“学霸”却肄业,一切为了政治

库尔茨23岁正式踏入政坛,他说 :“这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步,但我不会因此改变我的朋友圈和生活方式。我仍然是从前的我。”没错,以自己的方式“玩”转政坛的库尔茨,向来我行我素、颇有主见,而这与他的家教不无关系。

他出生在维也纳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母亲是历史教师,从小教育他要独立、多思考。他也没辜负父母的期望,一路开启“学霸模式”,顺利考入维也纳大学法学院。

库尔茨能言善辩、思维缜密,从小对政治感兴趣,简直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据他回忆,他从10岁就开始投身“政治活动”了:“当时积极性特别高,在学校当班干部,去社区做服务,每天都看国家新闻,是个标准的模范生。”

2003年,他在大学就加入人民党青年部,每天和大自己几十岁的前辈谈论政治。为竞选该部维也纳地区主席,他索性休学,成了肄业生。 2010年,他参加维也纳议会选举时,没有选择在电视上宣讲,而是坐在越野车上面向公众讲演,或是在金发女郎的陪伴下,出入夜店宣传,还亲自设计了特立独行的竞选牌,制定了吸引眼球的竞选口号“黑色才够性感”,引来不少非议,他却不无得意地称之为“创新策略”。

2011年,年仅25岁的库尔茨被任命为主管民族融合事务的国务秘书。上任后,他从自己熟悉的校园入手,让学生变身“亲善大使”,参与和各社团族群的对话。另一方面,他强硬地要求持不同信仰者在宗教场所必须说德语。“软硬兼施”的政策,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自那时起,他成为政坛黑马和年轻人的偶像。

2013年,年仅27岁的库尔茨当上奥地利外长,也创造了纪录——成为欧盟国家最年轻的外长。上任后,对于当时奥地利棘手的10万难民涌入问题,他强硬地采取了诸多有效的措施,包括颁布一系列新法律,设定难民人数上限等,广受欢迎。上任的第二年,他就主持召开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维也纳会议,成功地与多国的叔伯辈领导人过招,打破了外界对他过于年轻的质疑。

奥地利政府也力挺这位年轻有为的“小外长”,表示“这个世界不缺少青年才俊,亚历山大在这个年龄征服了波斯,无数个企业家在这个年龄执掌着数亿美元,既然这样,让他管理一个千人组成的外交部为什么就不行呢?”

西方政坛新生力量不断

库尔茨当选奥地利总理,一时炸开了锅,也刷新了西方领导人低龄纪录。近几年,很多国家的领导人越选越年轻。在世界政坛风生水起的年轻领导人还包括,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40岁的马克龙,46岁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希腊债务危机中力挽狂澜的希腊总理、43岁的齐普拉斯,爱尔兰史上最年轻的总理、38岁的瓦拉德卡,以及38岁的爱沙尼亚总理拉塔斯等。

英国有媒体分析,这些领导人或是挑战权威的草根明星,或是稳扎稳打脱颖而出的地方政要。他们除了年轻,还有这样一些共性:务实、有改革的锐气和雄心,面对这个日益开放、自由的世界更加乐观,没有耐心让政治超越传统的左右翼斗争。

正如库尔茨在投票结束后对支持者所说的那样,“我们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取得“历史性成功”。《华尔街日报》也认为,欧洲的年轻政治家大多在国家身处重重危机的困境中登场。“多年来,整个欧洲处于失落的年代。这些新生力量高举‘变革的大旗,无疑吸引了民众的关注与支持。”

的确,库尔茨和马克龙等政坛黑马的崛起本身,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西方政坛格局。同时,这也显示出,对于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经济复苏乏力、难民问题不绝如缕、民粹主义加速崛起等棘手问题,老一代领导人有心乏力,民众只能期待具有变革精神的年轻人打破局面、迎来新生。

事实上,无论今天还是过去,西方政坛从来不缺年轻的领导人。肯尼迪43岁时当选美国总统,布莱尔和卡梅伦上台时都是43岁,但伊拉克战争和退欧公投的阴云分别使二人的首相生涯变得黯淡,也让很多人对年轻领导人的政治判断打了问号。最近的典型例子是法国总统马克龙。据法国媒体报道,民众对马克龙的满意率已从7月的42%跌至9月的32%,创下20年来历任总统执政初期满意率的最低纪录。

总而言之,这些从政经验不多、但生机勃勃的年轻政治家脱颖而出,显示世界正处在急需变革的时代。一方面,他们必将带给世界政坛新鲜空气;但另一方面,变革能否冲破陈旧的老欧洲气息,也是一道不小的难题。

猜你喜欢

库尔人民党政坛
来,吃糖
访“哭墙”
莫迪赢了
胜出者 塞巴斯蒂安?库尔茨
政坛人事变动
政坛人事变动
政坛人事变动
政坛人事变动
白纸遗嘱
小语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