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期和栽插密度对晚稻鄂粳403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2017-12-25李培德徐华山方国成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2期
关键词:播期晚稻产量

李培德+徐华山+方国成

摘要:研究了播期和栽培密度对晚稻品种鄂粳403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鄂粳403在湖北省作双季晚稻种植最适播期为6月18-25日,中上等肥力水平下的适宜栽培密度为37.5万~45.0万穴/hm2。

关键词:晚稻;鄂粳403;播期;栽插密度;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2-4254-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22.011

Abstracts: The effects of sowing d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yield characters of late japonica rice variety E-Jing 403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asonable sowing date of E-Jing 403 in Hubei province was between June 18 and June 25. And the reasonable planting density was between 37.5×104 hill/hm2 and 45.0×104 hill/hm2.

Key words: late rice; E-Jing 403; sowing date; planting density; yield

湖北省双季稻区地处中国双季稻北缘,生育期紧、劳动强度大、轻简化栽培技术滞后制约着湖北省双季稻的发展[1],培育适宜直播或者机插等轻简化栽培的优质早熟粳稻品种,对于湖北省乃至全国粳稻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鄂粳403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优质粳稻品系武大99155为母本、(闵恢128/3402)F8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进而培育出的适合机插的优质中熟常规晚粳稻新品种。该品种于2015年10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5018[2]。鄂粳403属中熟粳型晚稻品种。株型、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株高92.2 cm,穗长16.5 cm,每穗总粒数124.1粒,每穗实粒数102.5粒,结实率82.6%,千粒重28.58 g;全生育期123.4 d,比对照品种鄂晚17短7.0 d;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4.8%,整精米率74.5%,垩白粒率23.0%,垩白度2.0%,直链淀粉含量15.5%,胶稠度70 mm,长宽比1.7,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研究表明,播期与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有较大影响[1,3-6]。栽插密度是构建、优化水稻群体质量的起点和基本措施之一,合理的播期能充分利用光温资源,充分发挥土壤生长潜力,保证个体的正常发育和群体的协调发展,同时能有效规避不利气候条件[7,8]。因而,合理的播期与栽培密度对实现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重点考察了播期、栽插密度对鄂粳403产量形成的影响,旨在探明该品种在湖北省的栽培技术要求,挖掘其高产潜力,并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5年6-11月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南湖试验站核心试验田进行,试验田肥力中等、均匀、田面平整、排灌方便。

1.2 试验设计

1.2.1 播期试验 试验设4个处理,即A1:6月15日播种;A2:6月20日播种;A3:6月25日播种;A4:6月30日播种。3次重复,小区面积20.0 m2,株行距13.2 cm×19.8 cm,三本插植。

1.2.2 密度试验 试验设3个处理,即B1:株行距13.2 cm×16.7 cm;B2:株行距13.2 cm×19.8 cm;B3:株行距13.2 cm×23.2 cm。播期统一为6月20日,3次重复,小区面积46.7 m2,三本插植。

1.3 试验方法

处理均采用湿润育秧。秧田整理前,秧床施三元复合肥(15-15-15)450 kg/hm2作基肥,秧田播种量270 kg/hm2。7月20日移栽。大田施碳铵675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氯化钾225 kg/hm2作基肥。大田期追肥2次:第一次于7月25日追施尿素150 kg/hm2;第二次于8月20日追施尿素75 kg/hm2、氯化鉀60 kg/hm2。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生产。

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1 茎蘖动态 分别于移栽后7 d在各处理第Ⅰ、第Ⅲ重复小区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连续10穴定点考察茎蘖数,每隔5 d左右考察1次,直至茎蘖数稳定。

1.4.2 考种、测产 严格记载水稻主要生育期。水稻成熟时,在每小区各取有代表性植株10穴考种,测定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同时,在去除保护行后进行人工实收,计算实际产量。

1.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采取Excel 2010收集整理,采用SPSS12.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2.1.1 播期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鄂粳403不同播期大部分处理之间产量呈显著差异,有的处理间达极显著,以A1产量最高,达8 486.7 kg/hm2,A4产量最低,只有7 708.7 kg/hm2;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产量呈下降趋势,但A1和A2产量差异不显著,A2和A3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鄂粳403感光性较强,作为双晚种植,6月25日以前播种,由于光温相对充足,相邻两期齐穗期相当(表2),因而对产量影响不大;A4相较其他3个播期,产量下降较为明显,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这可能是由于6月30日后光温相对不足,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较多,致使产量降低。考虑到双季晚稻茬口等因素,可以看出鄂粳403的最佳播种时段在6月18-25日。endprint

2.1.2 播期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播期的推迟,有效穗总体呈上升趋势,穗长、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其中A4穗长、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性状较其他3个处理下降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这也是A4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生产上要夺取高产,应适时播种,在确保单位面积合理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

2.2 播期对主要生育期的影响

随着播种期推迟,鄂粳403主要生育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推迟(表2)。A2和A3齐穗期相差2 d,但成熟期相差5 d,这可能是后期温度偏低,灌浆速度变慢造成的。6月25日播种,成熟期在10月26日,而6月30日播种,成熟期在11月3日,因此,考虑到茬口、粳稻耐寒性及寒露风影响等因素,鄂粳403的最佳播种时段应在6月18~25日,最好不迟于6月28日。

2.3 栽插密度对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由表3可知,鄂粳403不同栽插密度间B1与B2产量差异不显著,B3相较于B1、B2产量有明显下降。不同栽插密度间,有效穗数随栽插密度变大而变大;每穗总粒数则相反,但B2与B3差异不显著。结实率、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间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B3由于有效穗显著降低,导致产量下降较明显。

3 小结与讨论

3.1 鄂粳403适宜播期

适宜播期应根据品种生育特性、当地生态环境特点等来确定,在茬口允许的条件下,力争把水稻抽穗和灌浆结实期安排在当地光、热、水条件最好的时段。本研究中,随着播期推迟,产量、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鄂粳403播期推迟后,抽穗期后延,灌浆期的日平均温度和有效积温下降,从而影响子粒的灌浆速度和时间,造成子粒充实度差,结实率下降,千粒重降低。但6月15日播种(A1)与6月20日播种(A2),6月20日播种(A2)与6月25日播种(A3),产量差异不显著,考虑到双晚茬口问题,鄂粳403在湖北省作双季晚稻种植最适播期为6月18~25日;另外,从不同播期对产量及主要生育期的影响来看,播期推迟到6月30日,成熟期在11月上旬,考虑到粳稻耐寒性强于籼稻。因而,在生产上是可行的,并且风险是可控的,为鄂粳403作为双晚进行机插等轻简化栽培提供了可能。

3.2 鄂粳403适宜栽插密度

双季晚稻相对于中稻营养生长期较短,因而插足基本苗是夺取高产的有力保障。鄂粳403分蘖力中等,株型松散适中,穗型中等,宜较大密度栽植。栽插密度过低,会导致有效穗不足,不利于高产。本研究表明,中上等肥力水平的田块,鄂粳403适宜栽插密度为37.5万~45.0万穴/hm2。

参考文献:

[1] 李培德,徐华山.优质晚粳新品种粳两优2847适宜播期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62,64.

[2] 李培德,游艾青,徐华山,等.晚粳稻新品种鄂粳403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9):2185-2186.

[3] 范 兵,余华强,田永宏,等.播期和栽培密度对水稻新品种广两优35产量性状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590-5591,5598.

[4] 赵 锋,刘 凯,张旅峰,等.栽培密度和播期对杂交水稻广两优272产量形成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4):5924-5927.

[5] 吴春赞,叶定池,林 华,等.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9):190-191.

[6] 杨 沫,孙长占,邵玺文,等.秧龄和密度对水稻的产量影响及其数学模拟[J].東北农业科学,2011,36(5):5-8.

[7]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等.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J].中国稻米,2005,11(1):3-7.

[8] 吴建平,陈少愚,李 阳,等.栽植密度和播期对水稻广两优5号产量形成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4):6157-6160.endprint

猜你喜欢

播期晚稻产量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艾玛土豆1号”在日喀则市的播期试验研究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播期和包衣对“藏青2000”产量形成的影响
2014年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