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正“探索”才能发现真实中国

2017-12-25温宪

环球人物 2017年21期
关键词:纪录片探索习近平

温宪

10月16日,电视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China:Time of Xi》)在美国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完成首播。

这部纪录片由探索亚太电视网副总裁魏克然和英国电视制作人丽兹·麦克劳德担任监制,分为“人民情怀”“大国治理”“合作共赢”3集。这是一部首次以系统解读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思想为主线的电视节目,受众范围覆盖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37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收视户。

我多年来也是探索频道的观众。此前,该频道也播出有关中国的节目,为何这部关注中国的纪录片格外火爆?

细细思忖,除了难得的真诚之外,这部纪录片高人一筹之处是,它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前夕的重大时间,抓住了中国进入习近平时代的重大题材,尽力回答了世人关注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一重大问题,因而尽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

虽然已经21世纪了,但世界上不少人脑袋还是停留在20世纪,还是那套充满意识形态色彩的“冷战思维”。在美国国会,一提到中国便以“红色中国”“共产党中国”称之的政客大有人在。尽管他们中有些人从未到过中国,也没跟中国人接触过,依然愿意相信那些并不符实的中国形象。

在此情形下,这部纪录片的制作者能坚持客观、平和、全面、深入地讲述中国故事,让世人了解中国变化。而节目组更是邀请了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美国学者库恩、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新加坡学者郑永年……这些国际知名的专家深入解读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和对世界的启示,实在是难能可贵。

其实,专家点评只是画龙点睛,真正出彩的是一个个接地气的故事。从肯尼亚的铁路女司机到威尼斯老市长,从义乌小贩到西班牙酒商,从中西医、中西音乐的融合再到南苏丹维和……这些故事生动展开了中国精准脱贫、科技创新、保护环境、“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等发展现状,起承转合处以习近平主席相关经典论述提纲挈领。生动鲜活的故事和深入浅出的治国理念相结合,让人不入迷都难。

要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必須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必须具有历史感。没有这种历史感,就很难看懂和准确研判今日中国所发生的一切。

在美国工作时,我曾在诸多场合聆听各路中国问题专家的高论,其中包括曾预判中国将在若干年内势将“崩溃”和中美关系处于“临界点”等著名人士。他们虽然拿出了并非空穴来风的微观数据,但缺乏在宏观上对中国问题的深刻把握,战略研判便有失偏颇。

当然,这部纪录片也有缺点。虽然它拓展了讲述中国变化的广度,但在理解中国基本国情与历史性变迁的深度方面,仍然有可以提升的空间。如果能在展现中国发展现状的同时,加之一些足以鲜明对比的老镜头、老照片和大数据,会使观众对今日之中国有着更为真切的认识与理解。

对比是说明变化的最佳手段。记得在巴黎举行过一次活动,介绍中国的发展变化。许多人猜想是国家层面的宏图大论,但主办方卖了个关子。他们先放出两张照片,一左一右。左边的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小脚,右边是中国女足夺冠后庆祝的场景。无需多言,对比足以说明一切。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开启了人类政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新篇章。中国吸引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自会赢得越来越多的真诚点赞。endprint

猜你喜欢

纪录片探索习近平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