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手术中作用

2017-12-25姬洪涛徐法杰张明初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保肛造口低位

姬洪涛,徐法杰,张明初

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手术中作用

姬洪涛,徐法杰,张明初

(睢县中医院外一科,河南睢县476900)

目的 观察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手术患者应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的效果。方法 82例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手术患者,依据是否应用造口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未应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观察组应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所有患者术前均实施快速康复对策,保证围术期处理效果。观察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输液时间、术后下床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肛门功能评价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输液时间、术后下床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周及术后6个月,观察组肛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吻合口瘘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手术患者应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疗效确切,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手术;预防性造口;吻合口瘘

在腹腔镜手术技术不断发展,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日益推广与吻合技术持续改进的条件下,低位直肠癌首选手术方式为腹腔镜根治性保肛手术,而保肛术后有20%左右的吻合口瘘发生率。研究表明[1],预防性造口可对低位直肠癌切除患者吻合口产生保护作用。本文观察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手术患者应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睢县中医院诊治的82例接受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造口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34~85(58.5±4.6)岁;6 例浸润型,20 例溃疡型,15例肿块型。观察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32~86(59.2±4.8)岁;7 例浸润型,21 例溃疡型,13例肿块型。入选标准:①低位直肠癌得到组织病理证实[2],同时有保肛要求。②术前未接受放化疗等相关抗肿瘤治疗措施。③肿瘤下缘与齿状线之间相隔2.0~8.0 cm,且术后病理切缘呈现阴性。排除标准:①有腔镜或开腹术史。②肿瘤诱发肠穿孔症状及急性肠梗阻等需要急诊手术者。③影像学检查表明肿瘤已浸润邻近脏器,且边界模糊。④合并其他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⑤合并严重心、肺、脑等各种器官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操作者。两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快速康复对策,保证围术期处理效果,主要内容有:术前进行机械性肠道准备,减少禁饮时间直到术前2 h,术前嘱咐患者口服600 ml碳水化合物,术后不置鼻胃管,且控制术中补液量,注意术中保温,及时拔除导尿管,采取术后镇痛措施,指导术后早期进食及下床锻炼等。若患者肿瘤超过Ⅱ期,需要进行术前常规3个疗程辅助化疗。观察组行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于右侧麦氏点周围下腹壁切开一个直径2~4 cm的圆形切口,于回盲部相隔20 cm左右位置拖出回肠,以支撑管支撑患者双腔造口,采取电刀在外露肠壁部位做一个长3 cm小切口,同时荷包缝合,于术后48 h开放接造口袋,并在3个月后进行该造口的还纳。详细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部感染、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不全梗阻及切口感染等[3]。

1.2.2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输液时间、术后下床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肛门功能评价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徐忠法[4]评估患者肛门功能,内容包括:排便时间、便意、自我控制力、感觉功能与具体大便次数。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输液时间、术后下床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输液时间、下床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肛门功能评价结果比较 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肛门功能评价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观察组肛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肛门排气、术后输液、下床锻炼以及住院时间(n=41,x ± s,d)

表2 两组肛门功能评价评分(n=41,x±s)

2.3 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7,P=0.026;χ2=4.100,P=0.043)。见表3。

表3 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n=41,n(%)]

3 讨论

目前,低位直肠癌临床手术方式已由原来单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发展成根治与保肛并重的手术方式[5]。但保肛术后易产生吻合口瘘,引发不同程度盆腔感染或吻合口周围炎,严重者可出现弥漫性腹膜炎。有些患者须再次手术,而直肠癌好发于中老年群体,多数患者短时间内无法耐受二次手术,且二次手术可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对腹腔镜根治性保肛手术患者应用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技术,可改变患者粪便排泄途径,避免吻合口部位粪便积聚,确保远端肠管始终保持空虚及相对无菌状态,降低术后吻合口炎症的出现,并且减轻排便过程中粪便挤压吻合口,防止吻合口瘘产生。刘坤等[6]研究显示,直肠癌术后常见造口手术包括横结肠造口手术与回肠造口手术,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在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作为保护远端结直肠吻合口的转流性造口,末端回肠造口优于横结肠造口。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输液时间、下床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王道荣等[7]研究结论一致,说明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手术患者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疗效确切,预后改善。本文结果还显示,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观察组肛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差异并不显著,说明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肛门功能均已有了一定的恢复,对照组3个月内进行了功能训练,故两组肛门功能相当。观察组吻合口瘘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王军等[8]研究结论一致,说明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可有效减少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手术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恢复,具有积极应用意义。

[1] 刘波,王闯,丁淑宝,等.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4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11):1135-1137.

[2] 李彦良,宋希林,孙现军,等.腹腔镜与传统手术联合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短期疗效对比[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1):68-69.

[3] 李凤双,李莉.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32例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4,13(7):7-8.

[4] 周少波,刘勤,龚连生,等.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7):695-698.

[5] 许辉,周赤龙,李裕标,等.完全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直肠肛管功能对比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4,26(3):175-177,182.

[6] 刘坤,赵任.预防性造口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9):903.

[7] 王道荣,陈杰.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策略[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3,40(7):437-439.

[8] 王军,赵端仪,岳奇俊,等.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附加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26 例[J].腹部外科,2013,26(5):333-334.

R 735.3+7

B

1008-9276(2017)06-0556-03

2017-01-17

姬洪涛(1978-),男,河南省睢县人,本科,主治医师,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

[责任编辑:赵洋]

猜你喜欢

保肛造口低位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及改善方法的研究进展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上半年磷复肥市场低位运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场仍将低位震荡
直肠癌手术,保肛和造瘘应该如何选择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保肛的危险因素分析
结肠造口并发症类型分析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