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对针灸治疗不寐的疗效比较*

2017-12-25王俊霞魏育林马利荣张鹏翔张劲松邵文婷陈燕芳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脏腑经络比值

王俊霞,黄 毅△,魏育林,于 欣,马利荣,张鹏翔,张劲松,邵文婷,陈燕芳

(1.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北京 100020;2.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

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对针灸治疗不寐的疗效比较*

王俊霞1,黄 毅1△,魏育林2,于 欣1,马利荣1,张鹏翔1,张劲松1,邵文婷1,陈燕芳1

(1.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北京 100020;2.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

目的:观察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对针灸治疗不寐的疗效影响。方法:将70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经络辨证组和脏腑辨证组。经络辨证组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经络辨证,脏腑辨证组按照脏腑辨证进行辨证,根据辨证选取相应配穴。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CPC-睡眠质量评分、经络状态的检测。结果:经过治疗,经络辨证组的临床总有效率、PSQI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与脏腑辨证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络辨证组的阴/阳比值更接近于1。结论:针灸治疗不寐运用经络辨证较运用脏腑辨证能更有效地改善不寐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且能更好地平衡人体的阴阳状态,进而改善人体的经络状态。

针刺疗法;不寐;经络辨证;脏腑辨证

不寐,即失眠症,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类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重则彻夜不寐[1]。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世界约有10%~49%的人患有失眠,每年近8.6亿人患失眠抑郁障碍。另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在2010年已高达38.2%[2]。随着社会发展,失眠发病率日益增高,长期失眠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更有甚者会造成意外事故[3]。长期失眠同时也是抑郁的一个危险因子[4]。目前,西医治疗不寐以西药与认知行为疗法为主,西药有成瘾性且副作用大,后者则适用范围受到限制;相比之下,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更适合不寐的诊治[5],尤其针灸治疗不寐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等优势,是一种科学、绿色的治疗方法[6]。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并进而确定病因、病性及其病机的一种辨证方法。脏腑辨证则是以脏腑为纲,对疾病进行辨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两种辨证方法对针灸治疗不寐的疗效影响,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2014年10月—2016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不寐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络辨证组和脏腑辨证组,每组各35例。经络辨证组中两条经络异常者5例,3条经络异常者16例,4条及以上经络异常者14例,其中心经异常者30例,脾经异常者25例,肝经异常者18例,肾经异常者12例,胆经异常8例。脏腑辨证组心脾两虚证者13例,肝火扰心证者8例,心肾不交证者6例,心胆气虚证者3例,痰热扰心证者3例,瘀血阻络证者2例。脏腑辨证组脱落2例,均为惧怕针刺而未完成疗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范肖冬等翻译的《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7]“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8]“不寐”的诊断。

1.3 纳入标准

中国人,18~65岁,男女不限;符合非器质性失眠症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正在或者3个月内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合并有严重全身性系统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者;或研究期间发生重大应激事件或罹患重大疾病者;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经络辨证组

2.1.1 操作 采用不寐症的经络调整方案给予针灸治疗。主穴:神门、百会、三阴交和安眠;在患者治疗前运用经络诊察法对其进行经络辨证,根据辨证结果,选取配穴:足太阴脾经异常加公孙、阴陵泉,足少阴肾经异常加太溪、照海,手厥阴心包经异常加内关,足厥阴肝经异常加太冲,足少阳胆经异常加足临泣。

患者取仰卧或俯卧位,充分暴露腧穴,用75%酒精消毒穴位。

2.1.2 针具 选用华成牌无菌针灸针(苏州东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制造)。根据针刺部位选用0.25 cm×0.25 cm或0.25 cm×0.40 cm规格的毫针。

2.1.3 手法:平补平泻,留针30 min。

2.1.4 疗程 每周3次,4周为1个观察疗程。

2.2 脏腑辨证组

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不寐(失眠)诊疗方案”中的针灸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主穴:神门、百会、内关和四神聪;按照脏腑辨证法进行辨证,根据辨证结果选取配穴:心脾两虚者,加三阴交、心俞、脾俞;心肾不交者,加太溪、心俞、肾俞;肝火扰心者,加行间、太冲、风池;痰热扰心者,加太冲、丰隆;瘀血阻络者,加肝俞、膈俞、血海;心胆气虚者,加心俞、胆俞。

疗程、手法、针具与经络辨证组相同。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临床疗效评定 痊愈:睡眠时间在6 h以上,睡眠质量好,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质量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在3 h以上;有效:睡眠质量略好转,睡眠时间较前增加小于3 h;无效:睡眠质量无明显改善[9]。

3.1.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对不寐(失眠)者针刺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填写,并进行评分。总分范围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3.1.3 CPC-睡眠质量评分 采用美国哈佛医学院睡眠研究团队研发的基于心肺耦合(Cardiopulmonary Coupling,CPC)的睡眠质量测评分析技术(简称CPC-睡眠质量测评),进行睡眠质量测评分析,这是一种便携式睡眠评估方法[10],评价标准:评分在85~100分表示睡眠质量良好,75~84分表示睡眠质量仍可提升,60~74分表示睡眠质量有待改善,<60分表示亟待改善。

3.1.4 经络状态(阴/阳比值) 采用身心康中医经络检测仪进行检测,通过阴/阳比值,判断人体的阴阳及经络状态,正常值在0.8~1.2。比值<0.8,提示人体阴虚阳盛;比值>1.2,提示人体阴盛阳虚。

3.2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

3.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2显示,经络辨证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脏腑辨证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经络辨证组疗效优于脏腑辨证组。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 表3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经络辨证组患者在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低于脏腑辨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脏腑辨证组比较,2)P<0.05

3.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PC-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表4显示,两组不寐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经络辨证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脏腑辨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PC-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脏腑辨证组比较,2)P<0.05

3.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络状态(阴/阳比值)比较 表5显示,经成对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阴/阳比值均高于治疗前;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经络辨证组患者的治疗后阴/阳比值低于脏腑辨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络状态(阴/阳比值)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脏腑辨证组比较,2)P>0.05

4 讨论

睡眠是维持自身平衡状态及节律性所必须的生理机能,是人体周期性出现的一种静息状态,这种状态是自发的、可逆的[11]。失眠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导致失眠的病因有很多,首先与患者的个体素质如性别、年龄、性格和遗传因素有关,其次则与外界条件,如睡眠环境及习惯等有关[12]。中医认为不寐的主要病因有七情所伤、饮食不节、病后、年迈、禀赋不足等,关于不寐的病机,《灵枢·邪客》曰:“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又《温病条辨》言:“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故不寐与机体的阴阳失调有关,其基本病机是阴虚,阳不入阴[13]。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和精华[14],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是中医治疗在立法及处方时的主要依据。中医辨证的方法主要有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等。针灸学与中医内科学都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但针灸临床论治突出地依附于经络理论,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内科学的辨证特点[15-17],众多针灸前辈认为,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必须辨证论治,尤其应当重视经络辨证的应用。这是因为经络辨证与针灸临床的诊断及治疗的相关关系极为密切,临床中首先通过辨证归经,然后循经取穴、刺激相应的经穴,从而能够调畅经脉,调和气血,使阴阳平衡,脏腑功能调和,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目前大多数针灸医师在临床中僵化地套用了中医内科的辨证论治体系,将体现针灸特色的经络辨证置于从属地位,而简单地以脏腑辨证代替经络辨证,这不仅不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针灸的临床疗效,也摒弃了针灸理论的独特性[18]。大量的临床实践显示,以经络辨证为基础的针灸治疗不仅选穴精、准、少,而且疗效显著。应用经络诊察法进行经络辨证,将可观可触可感的客观经络异常,作为临床辨别经络虚实、寒热性质的依据,大大减少了主观推断可能造成的偏差[19]。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疗,经络辨证组治疗不寐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脏腑辨证组。两组不寐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不寐均有效,但治疗后经络辨证组评分低于脏腑辨证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经络辨证组的疗效优于脏腑辨证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适用于评价不寐患者的睡眠质量,自评量表操作性强,具有较高的再测信度[20],所以已成为国内外失眠的临床研究评定的常用量表之一。同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PC-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经络辨证组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脏腑辨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C-睡眠质量测评分析与多导睡眠仪(PSG)的临床验证工作在美国和中国均已完成,并顺利通过了美国FDA和中国CFDA认证[21]。CPC-睡眠质量评分可反映受试者整夜的睡眠健康总体状况[2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和CPC-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得到了互相印证,有较高的相关性,提示CPC-睡眠质量评分可作为睡眠质量的客观、有效的评价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阴/阳比值均小于0.8,提示均呈阴虚状态,与不寐患者病机多为阴虚一致,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阴/阳比值均大于1,提示患者的阴虚状态得到改善,经络辨证组的阴/阳比值更接近于1,提示经过经络调整治疗的不寐患者阴阳及经络状态更趋于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不寐时,运用经络辨证较脏腑辨证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更好地平衡人体的阴阳状态,进而改善人体的经络状况。提示经络辨证在提高针灸治疗不寐临床疗效。

本研究将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对针灸治疗不寐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中采用了新型的睡眠监测技术——CPC-测评技术,并将CPC-测评技术与中医测评方法(经络检测)相结合,创新建立了具有中医特色新型的不寐疗效测评体系。

本研究中针灸治疗无不良反应,未发生不良事件,提示针灸治疗不寐的安全性较高。

[1] 王永炎,李明富,戴锡孟,等.中医内科学(供中医类专业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2

[2] 赵忠新,叶京英,王涛,等.睡眠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

[3] 共识专家组.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J].中华神经杂志,2006,39(2):141-143

[4] Morse DR,Chow E.The effect of the Relaxodont brain wave synchronizer on endodontic anxiety:evaluation by galvanic skin resistance, pulse rate, physical reactions, and questionnaire respon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s: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sychosomatics Institute,1993,40(1-4):68-76

[5] 唐楚英,郭静,王麟鹏,等.原发性失眠的中西医治疗概述[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6):869-873

[6] 曾小香,李眺.近5年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近况[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8):84-87

[7] 范肖冬,汪向东,于欣,等.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45

[8]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5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0-23

[10] 郭丹,马彦,Chuang-Kang Peng,等.心肺耦合(CPC)分析在儿童睡眠中的应用[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4(2):75-81

[11] 周辰,李健,韩森,等.应用心肺偶联测评技术探讨音乐调理失眠“证-乐”匹配关系及其作用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9):3818-3820

[12] 高霖,陈少玫.失眠症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1,26(5):1083-1085

[13] 李桂侠,王处渊,周璇梓.中医对失眠症病因病机的认识[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4(3):183-188

[14] 王伟,巴建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辨证体系探究[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4,3(2):17-21

[15] 王居易.经络的三阴三阳称谓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针灸,1996(3):51-53

[16] 于书庄.针灸辨证论治的探讨[J].上海针灸杂志,1985(3):24-26

[17] 何金森.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的思考[J].中国针灸,2008,28(9):685-687

[18] 蔡玉颖,刘保延,刘志顺.针灸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的差异[J].中国针灸,2009,29(10):841-843

[19] 於堃.王居易经脉诊察辨别经络虚实[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10):25-26

[20] 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107

[21] Mietus JE,Peng CK,Thomas RJ,et al.Relationgship between delta power and the eletrocardiogram-derived cardiopulmonary spectrogram: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leep[J].Sleep Med,2014,15:125-131

[22] 魏育林,龙杞,陈博,等.基于时辰的CPC-睡眠质量测评分析的评价指标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6,3(4):204-208

ComparisonofMeridianSyndromeDifferentiationandVisceraSyndromeDifferentiationintheTreatmentofInsomnia

WANG Jun-xia1, HUANG Yi1△, WEI Yu-lin2, YU Xin1, MA Li-rong1,ZHANG Peng-xiang1, ZHANG Jin-song1, SHAO Wen-ting1, CHEN Yan-fang1

(1.BeijingChaoyang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0,China;2.China-JapanFriendshipHospital,Beijing100029,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viscer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Methods7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meridian syndromes differentiation group(group A) and the viscer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group(group B). Points were chose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 treatment was three times a week for four weeks. Clinical efficacy,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CPC-sleep quality, and the meridian status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fter the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clinical efficiency, and scores of PSQI and CPC-sleep quality(P<0.05); negative and positive ratio was more closer to 1 in group A.ConclusionAcupuncture therapy for insomnia can achieve better effect based on 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t can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of insomnia patients, balance Yin and Yang state of the body more effectively.

Acupuncture therapy; Insomnia; 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Viscer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R246.6

A

1005-0779(2017)12-0005-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编号:81273820;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基金项目,编号:JJ2013-45。

王俊霞(1978-),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不寐的针灸治疗。

△通讯作者:黄毅(1955-),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痹证及神经系统等疑难杂病。

2017-08-28

猜你喜欢

脏腑经络比值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脏腑疏通术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
中医术语“经络”的英译辨析
经络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