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愿服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2017-12-25王美春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价值观

文/王美春,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志愿服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文/王美春,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历史使命,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至关重要。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要加强志愿服务建设,促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育人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历史使命,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至关重要。习总书记说:“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方法有很多,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的一项公益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是在知与行相结合中重塑价值观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过程。因此,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1 志愿服务的起源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是志愿者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志愿服务能够为社会公众发挥道德榜样和示范作用,有效地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今天,志愿服务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等外来词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志愿精神却早就扎根于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仁爱”思想构建了中国传统慈善思想。志愿精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的延伸,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并赋予了时代意义。

20世纪90年代,我国第一个志愿服务团体——深圳市义务工作者合会在深圳经济特区诞生,开展对外来工、孤寡老人、儿童和病人的服务。团中央吸取深圳志愿服务发展经验,于1993年底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开始掀起我国大规模的志愿服务行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国内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

2 志愿服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实践出真知。志愿服务活动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属于思想观念层面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养成需要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自感受和认知,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是培养大学生价值观的基本途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变得多元化和复杂化,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他们的思想变得开放活跃、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传统的以单向灌输为主的教育模式容易使学生反感,甚至排斥,已经严重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单纯的说教很难将价值观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心信念。为此,高校需要改进和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方法和途径,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认知方式,采用新的方法和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加富有亲和力和感召力,切实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是在知与行相结合中重塑价值观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过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克服了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将价值观教育延伸到社会,有利于大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品质,从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效果。

另一方面,之所以志愿服务能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还在于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品质也是志愿者通过行动内化的价值观。志愿者的爱心与行为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践行。可以说,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志愿服务的灵魂和精髓。

“爱国”,并不是要通过为国捐躯和牺牲才能体现,很多小事其实都是爱国的表现,通过志愿服务,将爱心和奉献传递出去,帮助别人,让这个社会充满和谐与温暖,少一些争斗与隔阂,促进社会的稳定,这就是爱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论是做什么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要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去做,都可以为社会尽一分力,可以帮助别人,这也是志愿精神所提倡的。“诚信”,即诚实守信,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诚信,是志愿者们普遍拥有的品格。他们参加志愿工作本身,就是在履行某种承诺,某种对社会对他人的承诺。而一旦迈出这一步,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中来,他们就会努力践行这一承诺,善始善终,以做好服务为荣,以敷衍为耻,诺出必行。“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志愿服务,其本身就是友善的具体体现。友善既是志愿服务的初衷,同时也是志愿服务对于社会的贡献。通过志愿服务,人们感受到友善,感受到社会的真善美,就会受到感染,也会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

3 加强志愿服务建设,促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志愿服务活动在探索和实践中得到了较快地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然而,通过志愿服务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存在深度不够、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鉴于此,我们应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精心设计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1 完善志愿服务机制,促进志愿服务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

首先,志愿服务活动的运行管理机制需不断加以完善,高校需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有效管理,使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其次,规范志愿者的招募选拔、注册制度,确保所招募到的志愿者符合志愿服务的要求,统一进行网络注册并发放志愿者证。第三,加大对志愿者的培训力度。通过培训,志愿者应明确志愿服务的宗旨,了解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文明礼仪、注意事项等。第四,明确志愿服务的评价机制。做好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记录,将参加志愿服务的情况与学分和评奖评优挂钩。第五,健全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给表现突出的志愿者以精神和物质奖励,以此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3.2 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服务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志愿服务精神具有内在统一性,在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高校应充分重视志愿服务工作,运用校园文化活动、校园刊物、网站和社会媒介等多种手段,在大学生中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大力推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要支持和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文化节,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志愿服务的魅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高校要培育志愿服务文化,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3.3 拓展和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

服务项目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石,因此,必须深入地挖掘志愿服务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因素,有意识设计和选择符合大学生关注点及优势的项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拓宽服务领域。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项目集中在大型赛会、扶贫助困和社区服务等方面。高校及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可以通过了解社会不同领域的需求,为大学生寻求志愿服务项目资源。其次,服务项目的完成方式要多样化。高校及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可以尝试与非政府组织联合,广泛采用参与、合作的方式,让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主动参与到运行较成熟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当中。最后,要结合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引导大学生通过公益创业的方式拓展志愿服务项目,将创业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让大学生将学习的成果服务于社会,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张伟娟.刍论完善志愿服务活动与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导刊,2014(8).

[2]张叶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基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视角[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6).

[3]姜长宝,任俊霞.志愿服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3).

[4]王晶.试谈完善高等院校志愿服务机制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7(3).

王美春,硕士研究生,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价值观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的价值观
我是志愿者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