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快构建哈尔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2017-12-25赵璐哈尔滨商业大学MBAMPA教育中心

新商务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服务体系哈尔滨

文/赵璐,哈尔滨商业大学MBA、MPA教育中心

关于加快构建哈尔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文/赵璐,哈尔滨商业大学MBA、MPA教育中心

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下,作为黑龙江的省会城市,中国东北地区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哈尔滨应应该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等方式,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哈尔滨

哈尔滨是一座仅有百年历史的现代城市,随着1896年中东铁路的建设,哈尔滨这座城市才初见雏形。但是,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地缘优势、历史优势和品牌优势,哈尔滨这座城市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冰雪文化、音乐文化、欧陆风情文化、金源文化等文化特性。近年来,哈尔滨不断加快建设文化名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994年,哈尔滨成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评选为“音乐之城”;2013年,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哈尔滨阿城区版画艺术园区获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资格;2015年,哈尔滨倡议并成立“东北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合作联盟”。但是,与我国其他经济发达城市相比,哈尔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仍然滞后、水平仍有待提高。

2009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了全面部署。我认为,哈尔滨应该抓住机遇,借助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发展的政策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哈尔滨市建设成为文化风尚优良、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品位高雅、文化综合实力较强、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在全国同类城市位次明显前移的区域性文化中心。

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角度,哈尔滨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哈尔滨市应在保经济增长的同时,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应该着重把握两点:一个是实施标准的制定,一个是投入方式的创新。关于实施标准的制定,我认为应该根据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实情况,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最大限度地为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服务。关于投入方式创新,政府应该通过一些政策、措施、资金的引导,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财政用于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要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这也是政府职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的必然选择。

二是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投入资金5886.3万元,投建社区文化中心17个,文化活动室142个,建设中心村文化广场262个,完成72个乡镇文化站电子阅览室设施配备工作,道里区建成第一批先行试点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分馆3家。新音乐厅和大剧院启动试用也为哈尔滨市的音乐名城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目前哈尔滨市有两个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亟待加速推进:一个是哈尔滨市图书馆新馆选址和建设,一个是哈尔滨市群众艺术馆的新馆建设。哈尔滨市图书馆和群艺馆都是上世纪的建筑,面临着馆舍老旧、面积过小、设施设备陈旧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当下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全民阅读”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都受到了极大阻碍。

三是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一边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人民群众对文化服务的高要求,一边是整体水平不高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曾经严重阻碍了公共文化的发展。在大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今天,加强产品与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效能,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选择。

第一,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目前,公共文化建设还主要依靠政府力量,但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包办,光靠政府也不可能满足日趋丰富的多元文化需求,公共文化产品内容和形式的匮乏,文化消费后劲不足等问题凸显。这就要求政府改变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探索创新政府、市场和社会良性互动、共建共赢的模式。通过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减少行政审批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文化领域的热情和信心。第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工作。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艺术活动,培育健康向上的文艺爱好,扩大和提升文化消费需求。完善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通过票价补贴、剧场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艺术表演团体公益性演出。第三,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为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向上、品质优良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哈尔滨市应深入挖掘城市特色文化资源,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创作生产更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城市文化风貌、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文化产品。同时,借助“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中俄博览会”、“迷人的哈尔滨之夏”等平台,引进戏剧、交响乐、音乐剧等高水平的国际一流演出团组,丰富并提升哈尔滨演出市场。积极组织开展“合唱艺术歌会”、“好歌大家唱”、“广场舞大赛”等惠民演出比赛活动,将文化惠民工程延伸到各区县,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9-10-26(001).

[2]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人民出版社,2015.

[3]李世敏.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三个维度及其定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9).

[4]李国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公共图书馆发展——《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解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03).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服务体系哈尔滨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哈尔滨市冰雪体育赛事之都的实现愿景与实施路径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静听花开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