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清道德缺失问题,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2017-12-25王佳冶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先进典型道德素质市场经济

◎王佳冶

认清道德缺失问题,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王佳冶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价值观的扭曲、正义感的缺失和道德失范成本过低使道德在当下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失去了原有地位,出现了道德缺失的问题。解决道德缺失的问题就要靠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利用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功能以及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建设等手段来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最终实现全民族公民道德素质的整体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道德在当下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显然已经失去了原有地位。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今的社会虽然有着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有着科学发展的高技术,但也有着经济发展高速度、科技发展高技术下的缺失,这就是道德的缺失。而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而言,道德缺失是要付出代价的,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道德缺失的严重代价

道德缺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全民族的道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由此而言,没有全民族的道德素质的明显提升,没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和谐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形成,是构建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而一个缺乏道德的社会,必定是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金钱至上、以权谋私、欺诈勒索、社会混乱。这是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悖的,会损害社会公平正义,影响社会的安定和秩序。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道德的支撑,优良的道德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

道德缺失会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同时也是道德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康良性发展,必须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经济行为主体能够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有机融合,经济行为主体重信用,讲信誉,公平公正地进行交换和买卖。如果一个社会假货泛滥成灾,骗子猖獗横行,弄虚作假成风,坑蒙拐骗昌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可能健康良性发展的。就当前的情况而言,由道德缺失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正在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人们在经济交往活动中充斥着相互不信任的情绪心理。

道德缺失会导致世风日下、社会混乱,引发社会危机。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和缺失会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秩序和生活的秩序,道德混乱或败坏,会引发社会危机,最终使其走向衰败和灭亡。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朝代的兴衰无不与道德的走向相联系,同样在以崇尚金钱为基础的社会中,社会风气日益奢侈,即使底层平民也超过自己的消费水平进行高消费,享乐思想和过度的自利思想逐渐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流,致使群众性的道德水平出现明显的下滑。

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

当今的社会道德缺失,概括起来既有历史文化的原因,也有现实条件的因素;既有体制机制的原因,也有管理教育的因素;既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个人自身的因素。具有来说,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价值观的扭曲。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巨大的冲击下,有的唯利是图,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情都能干,哪怕是伤天害理,哪怕是天良丧尽;有的急功近利,为了快出名、快生财,就置诚信于不顾,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有的自私自利,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变得自私,变得贪婪,从而导致道德的丧失,这些都是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扭曲。

正义感的缺失。当今社会发展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新旧道德规范发生激烈冲突,人们的个体利己价值取向相对突出,群体利他价值取向受到歧视,人际交往中情感、友谊等因素不断弱化,而现实功利因素不断加强。正义认知与正义行为严重脱节,在人民心中缺乏正义感,甚至出现“失德受益、守德受损”的反常局面,从而导致道德失效,出现了将道德世俗化的倾向。

道德失范成本过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谴责力度不够。对于缺德的行为,人们还习惯于“隔岸观火”,没有把它当作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二是处罚力度不重。三是制裁力度不强。在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方面,我们的法律制度保障功能还没有完全到位,失德违法者还不能受到法律的惩治或者惩治力度不强。

提升道德素质的途径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持以先进典型带动公民道德建设,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要把先进典型的崇高品德传播到广大群众中去,变成千百万人多自觉行动,必须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工作,通过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逐渐形成越来越广泛的优秀道德群体,最终实现全民族公民道德素质的整体提升。

加强舆论引导与监督。正确的舆论引导不仅是舆论新闻宣传的生命、新闻报道的灵魂,更能正确陶冶人的灵魂。它可以通过批评不良行为、揭露丑恶现行,弘扬崇高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引起观众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应该通过舆论的正确报道来深入地宣传我们党和国家在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宣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行为规范,宣传在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中涌现出来的突出典型和重大成果,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抓素质教育,比素质提高,学文明先进,创文明一流的强大舆论氛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这种风气的扩散和对公民价值观的歪曲导向,从而达到弘扬正气,遏制邪气的目的。

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建设。法律是公民道德素质的保障机制,是检验公民道德素质的试金石。因此,政府应该完善法律监管制度,加大处罚力度,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可考虑建立一种专门的“社会公众者制度”来进行监管。以社区为单位,对那些破坏公共设施、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不孝敬老人等不文明现象进行劝诫、教育或处罚,对于不服从教育或处罚者,可以诉诸法律,最终达到惩戒的目的。建立“社会工作者制度”,既能够弥补国家管理上的一个真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法律工作的压力。此外,还应该完善法律监管体制,杜绝有关人员在进行执法监督时乱扣名目、硬加罪行、徇私舞弊等行为的出现,使人人在法律面前公平平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丹东元宝区委党校)

猜你喜欢

先进典型道德素质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先进典型传递榜样力量
习近平:广泛宣传学习先进典型 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
“四步把脉”塑造先进典型——洛阳供电公司先进典型选树宣传的经验做法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
《弟子规》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抓先进典型建写作队伍拓媒体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