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探析

2017-12-25张晓敏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声乐效应教学活动

文/张晓敏,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声乐教学是教育学的互双边活动,一方面,它是教师传授和指导唱歌技巧的教学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它也是学生掌握唱歌技巧的学习心理活动。要实现教学的目标,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心理互动效应,对教学活动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增强师生的心理互动效应,能促进教师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中完成教学任务,也能让学生端正心态,提升歌唱能力。

1 声乐教学活动中的几种心理互动效应具体表现

1.1 合作式心理互动

合作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在师生的教学互动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更是声乐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声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就是艺术实践,师生通过歌曲的旋律、歌词等因素,通过自身的感受,形成一种思维模式,因此需要多方积极配合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师也需要以健康的心态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才能最终产生合作式的心理互动。

1.2 对抗性心理互动

这里的“对抗”,指的是师生关于声乐学术方面的争议,声乐教学自身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想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必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属于双边活动,需要双方的配合,如果一方保持对抗的心理,这样整个交流活动都无法继续,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手段,增强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让教育学实现统一。

2 声乐中加强心理互动效应的措施探讨

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对心理互动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论是从教师的教学角度,还是学生的学习角度,都需要加强对心理互动效应的研究,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声乐教学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2.1 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基础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初步的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按照学习计划逐一实现。同时,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会影响后期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如学生情绪懈怠,会对后期的教学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则对后期的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习惯等,在全面了解后才能更准确科学地设计出声乐教学环节。如有的同学缺少声乐学习的基础,不能正确区分出声音的好坏,在高低音的长发上存在不科学的问题,最终养成不好的歌唱习惯,教师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结合声乐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并从基础的声乐知识讲起,循循诱导,让学生在呼吸、发声、吐字等环节的配合下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

此外,对于一些同学在学习中存在的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心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教学方法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声乐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训练和积累才能提升的,通过这样的教导,增强师生心理互动。

2.2 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师生的心理互动,需要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才能实现。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亲和力,感染学生,并通过音乐欣赏等,给学生美的享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根据要教授的歌曲的具体内容,创设情境,也可以根据相同技法的教学内容,采取措施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这样才能活跃整个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声乐知识。

2.3 自主建构认知与情感结构,共同进步

声乐教学中,心理互动效应的研究,都是为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教师和学生作为两大主体,双方之间的心理互动并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这需要长时间的循环的发展,因此,除了在课堂上的教学互动以外,还需要在课余时间产生交互效应,因此,师生都要采取措施,促进自身认知结构的建构。其一,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及时的反思,了解其中的不足,还要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其二,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要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并及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明确学习的重点内容,对于难以掌握的内容,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侧重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视与其他同学的互动和合作,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提升自己,打牢基础,共同进步。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发展时期,人们对自身发展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声乐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因其教学活动的特殊性,需要在长时间师生的默契配合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对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同时,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合作,并在心理互动中实现认知结构的自主重建,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才生良好的心理活动效益,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1]杨晓晴.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04):178-179.

[2]杨薇.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J].艺术评鉴,2016,(05):132-133+153.

[3]肖翠兰.初探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J].艺术评鉴,2017,(05):100-102.

[4]辜小飞.论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J].音乐时空,2015,(24):146.

[5]赵玲.探讨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J].音乐时空,2016,(09):187-188.

猜你喜欢

声乐效应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懒马效应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