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中的现状与应用
2017-12-25
BIM技术在建筑中的现状与应用
文/王永利,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分院
BIM 技术的发展掀起了建筑业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在 BIM 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建筑施工企业接触 BIM 技术后,先兴奋、到中间的茫然无助、再到后来的逐步清晰坚定的一系列过程。本文主要是首先总结BIM技术的发展现状,然后提出对BIM技术在造价中应用现问题。
BIM技术;工程造价;虚拟建模
1 BIM技术的发展现状
BIM 技术是在CAD等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三维数字模型,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可以为设计、施工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协调各部分相应工作。BIM 技术在建筑业是继 CAD 技术革新后,从平面到立体的再一次的变革。
1.1 国外的BIM现状
早在70年代,美国人提出虚拟建筑模型理念。2002 年,美国建筑师杰里•莱瑟林(Jerry Laiserin)在首次提出 Building Informati on Modeling 这一术语,逐渐得到业界人士广泛认可。美国总务署要求从2007年起所有大型项目必须应用 BIM。英国BIM技术的应用要比美国晚,但是英国内阁办公室发布要求:2016年,实现全面协同的BIM。亚洲最早接触BIM的国家是日本,因为日本的软件民比较发达,BIM的发展在日本找到了较好的平台。2012 年日本会发布了日本 BIM 指南,为日本的设计院和施工企业应用 BIM 提供指导。
1.2 我国的BIM现状
2006年,香港房屋署组建资料库,自行设计 BIM 标准和用户指南。有效地进行BIM 的规划和管理,用户之间创造了良好的沟通环境。2009 年 11 月香港房屋署发布了BIM 应用标准。我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 2011 年发布了《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2012年住建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正式宣告中国BIM标准制定工作的启动。国内著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 BIM 的科研上也做了很多探索。
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
2.1 BIM在建设项目过程中的应用
我国现有的造价管理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交易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阶段性造价管理和全过程造价管理并存。BIM技术基于本身的特征,可以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参建各方面的项目管理。BIM技术在造价中的应用提高了成本的控制力,进度的控制力,沟通的协调力,质量的控制力。对于造价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工作质量。有大量的企业认为BIM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估算概算结算精度,成本实时控制,多方面快捷估算,科学准确的评价投标方,变更费用估算,提高工程量计算的效率,施工成本测算。
2.2 BIM技术在工建筑造价的应用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领域应用比较广泛,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1)从业人员在应用上处于比较初级阶段。大量的造价的公司已经开始引进BIM技术的软件,但是很多从业人员只是处于使用阶段,并没有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很多的从业人员对证书的认识只是在使用方面。另外,证书的认证机构五花八门,培训的费用上价格不菲,很多的从业人员不敢花费过多的钱在这个太多不确定上。
(2)建筑造价的软件比较复杂,各种软件相互沟通性差,没有统一性的行业标准。对于使用者要求比较高,各种软件在各种方面都有专攻。这对于企业资源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现在需要一种通用语言使各个部分的衔接更加合理化,更加流畅。例如,求实软件的工程量计算中,从二维CAD图纸,转化到三维模型需要有构件的量化表,但是并不是所有CAD构件都有表格,所以这急需要一种语言文字,将其直接转化,或者直接能计算出工程量。
(3)对于软件的使用,从建筑项目的设计到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购买设计的建模。而这部分的费用建设方与施工方都不愿意出这部分费用。相对比而言二维的图纸的费用要比三维的建模费用要高得多。
(4)对于施工过程中,毕竟现在的最底层施工人员对于二维的CAD画图还出现很多的问题,那么到三维技术还是要长久打算了。
(5)BIM技术在建筑项目后的应用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物业管理系统在国内逐渐被更多的认识,建筑使用阶段对房屋的要求越来越越高,对于隐蔽工程尤其是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建筑电气部分以及供暖部分都有着跟踪以及监控的作用。
对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BIM技术还在继续开发,可是在使用阶段的严重脱节需要国家、设计单位、建筑企业多方面统一合作,不能设计院建模只能设计院自己使用,而造价公司需要计算工程量要再次建模,其他单位再用再建模。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不能谁用BIM,就是谁的BIM。
[1] Jerry Laiserin. Comparing Pommes and Naranjas [C].Chi 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2011.
[2] Eastman C, Teicholz P, Sacks R. BIM Handbook: A Gui de to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Owners, Managers, Desi gners, Engineers and Contractors [M]. NY: John Wiley and Sons,2008.
[3]BilalS.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framework: A r esearch and delivery foundation for industrystackeholders [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09.
王永利(1982.03—),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工民建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