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企业政工工作不足之处及对策分析

2017-12-25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干部职工政工队伍

当代企业政工工作不足之处及对策分析

文/王艳,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义煤公司保卫部

政工工作是当代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在倡导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强调提升企业干部职工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当下,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成为了凝聚企业干部职工思想的利器,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在大型企业政工部门就职多年,借本文表述关于当代企业政工工作不足之处及改进对策的观点。

当代企业;政工工作;不足之处;改进对策

政工干部的能力、素质,政工工作的实效,将直接关系到当代企业“内功”的修炼层次,也关系到一个企业是否具备优良的企业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1 企业政工工作及政工师岗位的内涵

“政工干部”是指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干部,政工师是指凡现在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和具备条件的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专职从事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符合规定条件的,经企业推荐可申报评审相应职务任职资格。

在我国各行业企业内部,都组建有自己的政工队伍。政工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人事、组织、思想的工作,它是一项团结和号召全体企业工作人员,为完成各项企业指标以及追求企业利润、承担社会责任而努力奋斗的重要工作,是一项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培育企业组织文化的具体工作。政工工作的出色完成,能使一个单位人心稳定、团结向上、精神振奋、齐心协力、环境和谐、政通人和,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并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2 当代企业政工工作的不足之处

不难打线,现代企业内部政工建设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社会进步,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的进一步丰富,人们的追求开始趋向于多样化,需要也趋向于多样化,思想则进一步活跃,这种情况下政工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越来越难做起来。

2.1 企业政工队伍力量薄弱

任何工作是要靠人去抓的,政工工作也不例外。从我国大中型企业规模大、干部职工众多的实际来讲,政工工作也长期有一支专门的队伍去拓展、实施。在强调提升企业“软实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下,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政工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决定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效果。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企业政工队伍力量普遍较为薄弱,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专搞政工的人几乎没有,数量太少。在企业内部,政工工作一般由工会监管,专职搞政工的干部则基本没有;二是仅有的政工队伍质量往往也较低。很多企业的政工人员基本上都是身兼数职,在政工方面很多都是半道出家的“赤脚医生”,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业务技能等方面差强人意,先天不足;与此同时,企业又没有重视对政工队伍的培训与建设,这就使得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过关。

2.2 政工队伍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企业政工工作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贯穿于每个部门以及每个工作人员之中,然而很多企业的领导干部并不重视、部门之间缺少互动以及保障机制的缺失使得我们离“大政工格局”还存在着较远的距离。

一是企业主要领导不重视,一些领导干部认为企业的唯一任务即是尽可能地创造经济效益,政工工作可有可无,因此,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把政工工作让位于企业发展,这不利于企业政工队伍的健康发展;二是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部门之间存在狭隘的小团体主义,“只管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认为政工工作是政工干部的事,本部门不需要理会,只要埋头搞好本职工作即可。部门之间缺乏横向的联系,这就使得企业的政工工作发展缓慢;三是对政工工作的保障机制有所缺失,一些企业根本就没有针对政工部门建立奖惩考核制度,这便使得企业的政工人员丧失了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不利于政工工作的向前发展。

2.3 工作理念、方法陈旧

不难发现,在将经济发展和产品销售放在第一位的理念下,很多企业的政工宣传工作依旧停留在读书、看报、学文件的层面上,仅仅是在走个过场,缺乏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工作实效自然难以得到保证。

3 当代企业做好政工工作的对策分析

3.1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

当代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滞后主要是缺乏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政工队伍。鉴于此,笔者认为,企业在选拔政工人员时,应当着重挑选那些思想政治水平高、学历高、能力强的人员;此外,为提升他们的素质,要对选拔的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确保其具有“在其位,谋其职”的能力。

3.2 着力打造大政工工作新格局

笔者认为,要使政工工作成为凝聚企业干部职工思想的利器,进而提升企业“软实力”,必须构建出关注政工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努力做到领导干部从思想上重视,才能使各部门之间实现横向沟通,进而完善企业政工工作的保障机制。首先: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这样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由上而下重视政工工作的新格局;其次,各部门之间应当加强横向沟通、互动,把政工工作涵盖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各个岗位、各个环节,最终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连贯的政工工作网络;最后,要完善政工工作的激励机制,本着“注重实绩,鼓励竞争,择优选升,赏罚分明”的原则,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激励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评选表彰制度,并把评选活动与立功受奖、晋职晋衔挂起钩来。

3.3 创新工作内容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将政工工作与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相结合,努力实现政工工作新的工作形式,脱离原来的读书、看报、学文件的陈旧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出政工工作在现代企业的作用。

4 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当代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与时俱进,围绕企业发展目标与干部职工的实际需求,创新工作的内容与形式,不断探索、建立出符合当代企业发展需要的政工工作体系,才能使政工工作发挥出自身效能,为凝聚企业干部职工思想,增强企业底蕴和发展动力服务。

猜你喜欢

干部职工政工队伍
北京环卫集团50名干部职工下沉抗疫一线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如何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对国企政工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迎新年 淮委领导节前慰问干部职工
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489 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如何提高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构建和谐的内部关系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