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高精度无缝轨道焊接技术研究
2017-12-24索晓溪
索晓溪
大型高精度无缝轨道焊接技术研究
索晓溪
对于材质为42CrMo大型高精度无缝轨道焊接时,采用焊接改性层、填充层、堆焊层的焊接结构形式,通过预热、反变形、控制温度和焊后热处理等措施,可有效的确保焊缝质量,避免出现焊接裂纹,也可以有效的消除焊接应力,确保整个轨道的平面度,满足大型射电望远镜方位轨道的连续、高精度、高强度、高耐磨性的设计要求。
1 概述
随着我国深空探测事业的日益发展,大型射电望远镜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射电望远镜的精度越来越高,口径越来越大,如何实现方位轨道的连续、高精度、高强度是急待突破的一个技术难点。
目前大型轮轨式天线方位轨道有分段拼接轨道和整体轨道两种形式。虽然分段拼接轨道具有加工、安装工艺相对容易,造价低的优势,但在拼接处接触应力大,变形大,整体刚性差等弊端。随着天线口径的增大,使用性能要求的增加,近年来国内外建造的轮轨式天线大多采用了方位轨道整体焊接技术。大型天线方位轨道要求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要求,材料选择为中碳合金钢,其焊接性能差。另外由于承受载荷大,轨道设计尺寸大,导致焊接焊缝尺寸大,所以在方位轨道整体焊接后极易产生较大变形,也容易出行焊接裂纹等问题。
针对大型整体焊接轨道的特点,我们在焊接变形控制、焊接热能控制、焊接应力释放等方面深入研究分析,通过焊接试验及对试验件的检验测试,获取可靠可行的轨道整体焊接技术。
2 材料的选择
对于大型轮轨式天线的方位轨道的材料来说,它必须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才能满足设计要求。为了满足性能要求,轨道采用的材料是42CrMo,它具有高的强度,表面感应淬火后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淬透性好使得轨道整体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但同时它是一种具有淬硬倾向比较明显、冷裂纹倾向比较严重、相对比较难焊接的材料。所以为保证质量,焊接方法就尤为重要。
3 焊接技术
考虑到42CrMo材料焊接裂纹倾向严重,直接在焊缝中焊接具有高强度的材料会容易出现焊接裂纹,所以采用在焊缝上先堆焊层低碳合金钢材料的改性层,然后在堆焊高强度的填充层,然后在表面堆焊高硬度的堆焊层,增加耐磨性。
3.1 焊接方式
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直径为3.2mm,焊接电源为直流反接,多层多道焊接。
3.2 温度控制
由于42CrMo材料焊接难度大,所以焊接温度的选择和焊接温度的控制是核心问题。焊接温度包括: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和焊后热处理温度。
预热温度
预热方式。采用厚板焊接中惯用的履带式电加热器预热,再加上石棉布封闭覆盖的预热方法。
预热温度。预热温度的确定,主要与焊缝金属中的扩散氢含量、坡口形式、母材化学成分、焊接构件的拘束度大小等因素有关,对预热温度公式计算仅作参考,在实际焊接过程中,需要一些工艺试验及修正,使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不低于计算值。
层间温度控制
采用多层焊接方式,虽然在焊接过程中次层可对前层有消氢作用,能改善浅层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淬硬组织,但由于焊接环境不能严格控制层间温度,会造成氢量的逐层积累,导致延迟裂纹的倾向更大。为了满足不产生裂纹的施工条件,在整个施焊过程中,用履带式加热器进行保温,用温度计监测层间温度,使层间温度控制在240~260℃范围内。
焊后热处理温度
焊后及时进行热处理可以减少或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改善焊层的显微组织,并可加速焊缝中的氢向外扩散。焊后热处理对42CrMo的热影响区和焊缝组织还具有韧化结果。为了使焊缝金属中的氢加速扩散逸出,降低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含氢量,工件应在焊后立即进行消氢处理。采用较高温度的去应力处理,可使焊层和热影响区的氢含量和内应力降至很低的水平,从而避免出现延时裂纹。根据42CrMo调质回火温度,选择焊后热处理温度为380~420℃,加热保温还是采用履带式加热器和石棉布保温。
4 焊接实验
4.1 焊前准备
为了焊接质量高,焊接前应该做好如下准备:焊前必须清除地轨焊缝100mm处的油污、铁锈、水等杂质;把地轨放置在焊接工装上,调整水平;准备好履带式加热器和石棉布;焊条在使用前按说明进行300℃烘干,保温1小时以上;准备好焊机和焊接保护工具。
4.2 焊接过程
改性层的焊接。按前面所提的焊接方法,并采用履带式加热器加热保温,以保证层间温度,焊接低合金钢材料,对焊缝坡口表面进行改性焊接。
填充层的焊接。填充层采用中碳合金钢焊条对焊缝进行填充,尽量不要摆动焊条,在不产生裂纹情况下每个焊缝尽量薄,不大于3mm,且引弧位置错开,收弧是填充弧坑。在焊接过程中,对每层焊道进行清渣并检查,对已产生的气孔、裂纹等缺陷须彻底清除后,再进行焊接,为减小焊接应力与变形,对每层道都进行锤击。
堆焊层的焊接。堆焊层焊接的焊条为高硬度、高强度,在焊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层间温度,对已产生的气孔、裂纹等缺陷须彻底清除后,在表面与母材连接的地方要注意焊接角度,避免咬边现象。
4.3 焊后热处理
整个工件焊接完毕后,立即用石棉布缠紧焊缝周围,加热带全部加热,并在焊缝与加热带之间用厚度为4mm厚的铜板隔开,加热至250~350℃,保温8小时以上,并在包裹严密的情况下缓冷。
4.4 焊缝打磨
热处理完成后要对焊缝打磨,用可移动式磨床对焊缝进行打磨,保证焊接部位的轨道平面度。
5 变形控制
变形过程的监控。在整个焊件过程中,由于焊接热量集中及母材厚度大,焊缝深度深等原因,焊件将发生较大变形,为监控变形量,在每个轨道表面八个位置做标识,用水准仪实施监测。
变形调整与控制。采用支撑千斤顶和工装上方压的方法和反变形相结合,调整变形。焊前反变形预留1mm高差的变形量。最终变形量调整在0.50mm以内。
6 消除焊接应力
为了保证轨道的整体水平度在0.5mm以内,应该减少和控制焊接应力,在焊接过程中采用下面的措施来减小焊接应力:用锤头圆角为1~1.5mm的风铲逐层锤击焊道表面;在焊件破口根部加工12mm的应力释放孔;焊接结束后热处理。
经过多次的焊接实验,结果表明,地轨母材采用42CrMo时,采用焊接改性层、填充层、堆焊层的焊接结构形式,通过预热、反变形、控制温度和焊后热处理等措施,可有效的确保焊缝质量,避免出现焊接裂纹,也可以有效地消除焊接应力,确保整个轨道的平面度,满足大型射电望远镜方位轨道的连续、高精度、高强度、高耐磨性的设计要求。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