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及民国时期女性地位研究
2017-12-24艾俊颖
艾俊颖
(哈尔滨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01)
晚清及民国时期女性地位研究
艾俊颖
(哈尔滨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01)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晚清及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发生重大变革,女权运动兴起,女性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近代化进程。这对于切实提高当代女性社会地位有着启示作用。
女性地位;晚清及民国时期;启示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虽有所变化,但总体来说仍然十分低下。到了晚清及民国时期,社会各方面发生重大变革,女性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变化。
一、晚清及民国时期各方面变化
晚清及民国时期指公元1840年到1949年,这一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当时女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政治方面,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自半封建社会,封建帝制走向衰亡,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纷纷寻求救亡之路。中国逐渐由封建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过渡。
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缓慢发展且由于战争和金融、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且被严重破坏。
思想文化方面,西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思想传入中国,民主和科学深入人心,儒家思想地位受到冲击,但仍存在拥护者。报刊业的发达和相对自由的社会舆论,给思想家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提供了可能性。
二、晚清与民国时期的女权运动
1.晚清时期
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女性意识与传统产生了背离。随着“天赋人权”等思想的传入,晚清时期先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纷纷拥护“平等”观念。戊戌变法前后,兴办“女学”也成为女权运动兴起的标志之一。在戊戌变法时期,孔子被维新党人塑为倡导女学的至圣先师,成为女子教育的保护神。
此后,随着女学堂、女报、女子团体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步入社会,男女平等的思想也渐渐深入人心。
二十世纪初,“男女平等”一词越来越多地被“男女平权”尤其是“女权”的说法所取代。柳亚子1904年代笔作《黎里不缠足会缘起》中写道:“西哲有言:‘十九世纪民权时代,二十世纪其女权时代乎?’”。这一变化使得男女平等从理论走向实践;对妇女权益的要求,也因而从最初的教育权转为参政权。
2.民国时期
到了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中西方女性主义传入中国,一大批倡导女性主义的著作相继在中国翻译出版,这一时期妇女地位问题方面出现了众多不同派别,如经济独立派、女子教育派、儿童公育派、女子参政派、社交公开派、女子心理解放派、独身主义派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对我国女权运动也起到了很大的鼓励作用。马克思主义女性观传入中国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结合本国实际,思考中国女性问题。他们认为中国女性问题只有在阶级解放实现后,才能得到根本解决。随着革命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女性观逐渐指导中国女性运动。
由于受到女权运动的影响,晚清及民国时期女性地位得到提高,走出家门、接受教育、参加社会工作成为更多女性的选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近代化进程。
三、对提高当代社会女性地位的启示
1.家庭方面
(1)家务劳动社会化、平等化
恩格斯认为:“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的、社会规模的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可见,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是必要措施。与此同时,家务劳动中男性的参与也是减轻女性负担的必要措施。
(2)财产继承、婚居模式的变化
当代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仍存在男女在财产继承方面的不平等。在婚居模式等方面,以男性家庭、事业为中心进行选择的情况占大多数。尽管法律已经规定,但实际难以落实。只有真正实现法律规定的男女权利的平等,才能够切实提高女性社会地位。
2.社会方面
(1)就业方面
推行男女平等的就业模式,实现经济上的平等。减少企业在招工、就业待遇和政府在就业政策方面对女性的显性或隐性不公正待遇。同时对女性采取合理的就业保护、保障政策。
(2)教育方面
从法律、经济支持等方面切实保障男女受教育权平等,就学机会均等,学业成就机会均等。同时在教育内容方面,严格把控教材内容。控制高校学科性别偏好,减少专业性别歧视。
(3)传媒方面
进一步利用大众传媒推动男女平等的宣传工作的进行。加强对传媒工作者的性别意识培训,同时加强对传媒行业的管理与监督。
[1]夏晓虹.从男女平等到女权意识──晚清的妇女思潮[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4.
[2]夏晓虹.晚清女权思想溯源[J].文史知识,2011,03.
[3]魏彦红.晚清女子教育与中国女权思想的萌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04.
[4]王芳.晚清女性生存状态及文学书写[D].青海师范大学,2013.
[5]吴小鸥,李想.赋权女性:晚清民国女子教科书的启蒙诉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1.
[6]辛太甲,侯杰,习晓敏.《大公报》与民国时期中国女性研究[J].南方论,2008,03.
[7]黄冬芳.女性意识:从沉潜到觉醒[D].广西师范大学,2008.□
(编辑/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