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和《树大招风》对比研究(上)
2017-12-23李群白丽娜
李群+白丽娜
基金项目:2017年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播校级学科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名称:97回归后香港类型电影研究,项目编号:2017xkq005。
摘 要:作为银河映像成立二十周年的献礼片,《树大招风》和《三人行》都是银河映像经典“警匪”题材电影的延续。然而对于两部影片而言,它们在类型相同的基础上却呈现除了不同的风格。《树大招风》锋芒毕露,狂妄恣意而《三人行》则略显中庸,缺乏新意。
关键词:银河映像;人物;主题
作者简介:李群,男,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影视美学;白丽娜,女,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影视创作。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2
银河映像作为香港重要的影视制作公司从1996年成立以来陆续推出了一大批像《枪火》、《PTU》、《暗战》这样的经典作品。银河的名声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观众追捧的对象。2016年银河映像成立20周年,作为周年庆典银河制作了两部献礼片,即:《树大招风》和《三人行》。一部由杜琪峰担任导演,另一部由许学文、欧文杰和黄伟杰三位年轻导演执导。两部献礼片在选材上都选择了银河最擅长的警匪题材,然而两部影片面世后却出现截然不同的反响。基于此,本文将从人物、主题、形式和技巧上对两部献礼片进行对比研究。
对于香港电影而言,20世纪80代初到90年代末是香港电影的重要时期、辉煌时刻,而作为电影制作公司的银河映像却成立于1996年,从时间节点上来看正值香港电影的衰落阶段。然而从历史的时间节点上来看,银河映像的成立却恰逢其时——97香港回归前夕。作为银河映像创建者兼首席导演的杜琪峰,从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工作于片场一线,创作并执导了大量作品。在其拍摄的一系列“黑帮”、“警匪”题材电影中,写意的枪战场面,漫洒的升格镜头,冷峻的氛围节奏都成为了杜氏影片的重要风格。香港回归后,杜琪峰迎来了自己创作的黄金时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他创作的出众影片大多仍是围绕香港这座城市题材的影片,很少涉及大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港陆两地合作加深加之香港经济的低靡,大批香港导演开始北上寻求商机和合作,杜琪峰也成为北上导演当中的一员。进军大陆后,杜琪峰拍摄创作的电影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在题材选择上打破了原先的类型设定开始涉及爱情题材的影片,在风格类型上开始迎合大陆的口味,然而从票房和口碑上来看却并没有想象中的成功。作为银河映像的年轻导演,许学文、欧文杰和黄伟杰是其中的佼佼者。和年长的杜琪峰相比,香港的变迁和发展成为了他们成长过程当中重要的内在基石。因而,97回归成为了他们心中重要的情节。在创作的过程中,三位年轻的导演深受杜琪峰影响(从《树大招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杜氏早期电影当中的美学追求),但又有所不同,他们不是对杜氏风格的简单抄袭,而是内化的自我加工和外化的视听革新,用更深沉和含蓄的镜头语言表现他们心中的香港情节。
一、人物比较:交错逆转,平行传记
作为“警匪”片导演出身的杜琪峰,《三人行》是其最擅长执导的影片类型之一。《三人行》围绕警、匪、医三人展开叙事,依然遵循杜氏影片对于警匪的基本人物设定(警匪两个对立的阶级:警察由于一些难以言说的原因被迫作出一些并非警察应该做的事情。略有改动的是,匪徒不再是简单粗暴的暴力实施者而是一个拥有高智商高情商的头脑风暴犯罪者)。除了警匪人物角色的设定之外,影片中医生角色的加入是对以往杜氏影片风格的改变和拓展(在以往杜氏影片中也有女性形象的存在,只不过女性角色大多是花瓶式的存在,分量较轻),由赵薇饰演的医生表现了一个朴素奋斗,有些为了工作而发狂的女性。《三人行》中,警、匪、医三者分量几乎均等,而从镜头展现当中女性医生的角色甚至更重一些。在局促的医院中,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构织了整部影片的人物命运。《树大招风》尽管也定位为“警匪片”,但在镜头表现中却淡化了警察的存在,而是根据真实人物改变着力刻画香港回归前夕的三大贼王。
同样是警匪片,但在人物设定上却大相径庭。《三人行》遵循着传统的人物设定,警匪两个对立的阶级,不可避免的矛盾,让影片可以预见到激烈密集的枪战,警匪对峙的场景。《树大招风》中人物的设定和展现,更像是采用传记片的拍摄手法,通过三大贼王各自的日常和生活来展现人物命运。
二、主题对比:同为宿命,别样情节
在银河映像的警匪片中,人物宿命始终是影片最终探讨的主题之一。《三人行》和《树大招风》两部影片的主题仍是如此,两部影片透过六个主要角色探讨既定式人物的宿命。《三人行》中:高学历的悍匪可以引用罗素关于鸡的归纳性悖论以及希波克拉底誓言来愚弄警察、欺骗医生却难改无法逃脱,中弹身亡的命运;追求极尽、工作发狂的女医生在执念可以成功的手术中遭遇失败但却拒绝承认,面对病人(高智商的中枪悍匪)却无法占据主动权,只能通过一句“命是你自己”的来自我安慰;掌控全局,试想弥补过失的警察,在医院里看似可以掌控全局,但面对高智商悍匪地挑衅和戏弄却无计可施,意识到暗潮涌动却无法提前拦截。《树大招风》中:行藏谨慎,心狠手辣的季正雄,每次作案都能逃之夭夭,然而在一次临时改变计划的小型抢劫中却因犹豫要不要杀人灭口而最终被警察包围;无法无天,手持AK疯狂抢劫的叶国欢,本想金盆洗手融入大陆体制,然而在走私家电、卑躬屈膝的迎合过程中,心感委屈,遂想重拾AK杀回香港,却未曾想踏上归途却成为最终的宿命;追求刺激,希望攀越犯罪“喜马拉雅”高峰的卓子强,在疯狂寻觅季正雄和叶国欢的道路上不断被骗,最终在满心欢喜,抢劫了一车炸药,要干一番大事的归途中被捕。
《三人行》和《树大招风》在主题上都是表现人物的命运和归宿,但在命运和归属的内在深度上却深浅不一,《三人行》是对警察、罪犯、医生天命法则的表现,而《树大招风》是依托三大贼王展现港人对97回归态度的表现。对于《三人行》而言,它的主题是对于这部影片本身的展现;而对于《树大招风》而言,它的主题是对一个重要历史时刻的展现——港人97情节。《三人行》通过警察、罪犯、医生三种人物命运的交错来印合主题,只不过在影片展现过程中将几种既定关系进行了逆转:第一,警匪对立关系的逆转。对于警匪而言,警察维护正义,惩恶扬善毫无疑问是主动权的占据者,然而在《三人行》中主动权却遗失到犯人手中(警察把中弹的犯人带进医院,铐在病床上,但在思维意识中却因防卫过当而处处受限,被犯人牵着鼻子走);第二,医生和病人关系的逆转。对于医生而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天职。医生和病人应该是合作协调关系,然而在这里医生却成了病人的从属(前面手术的失败,自己开始出现理念上的动摇。面对高智商高情商的罪犯,想实施开颅抢救,反而被罪犯利用情感上的欺骗和哲学理论的愚弄让其成为了棋子);第三,警察和医生关系的逆转。医生和警察作为人民的天使,本来都是为了捍卫人民的生命和安全,但在医院这个场景中,双方却充满了怀疑,甚至相互厌烦(医生让警察不要妨碍工作,警察质问医生“这算是一个负责任的医生吗”)。三种相互逆转的人物关系让原本简单的人物关系变得丰富,让影片宿命归属的味道更浓厚。《树大招风》利用平行蒙太奇来展现三个原本毫无联系的个体。三大贼王各自拥有各自的人生,然而世纪末三大贼王将联合做件惊天大案的谣言却成为了三人命运终结的导火线。在三个人物的命运结局中,更深层次地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消亡。对于港人而言,97回归有着别样的情愫:一方面是惶恐不安,长期处于殖民时代的港人,混合着多重的身份,回归对于他们而言,是从未经历过的事件,回归后将成为什么样的身份,回归后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这一切都无从知晓;另一方面是伤痛,对于港人而言,长期的离散让他们早已忽略或忘却大陆的一切,尽管有着相通的文化底蘊,但多元化的文化融合让大陆和香港相差甚远,政治上的认同将更为困难。回归对他们而言是对英属地辉煌时期的一个终结,饱含着他们关于时代记忆的泪痕。
三、结语
作为银河映像的献礼片,《三人行》是对银河映像传统“警匪片”的再现和致敬,而《树大招风》是对银河映像传统“警匪片”的革新和超越。在《三人行》中,杜氏电影的审美宿命折射江湖,展现人性而《树大招风》中,三位年轻导演带给观众的是对逝去时代的追思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