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互联网直播平台的现状研究

2017-12-23朱蕾

市场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主播网红用户

朱蕾

我国互联网直播平台的现状研究

朱蕾

网络直播迅猛发展,已经进入了“随走、随看、随播”的4.0互联网直播时代,全民直播正逐渐成为趋势。直播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整理我国直播行业的发展过程,研究直播行业现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对直播平台的发展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互联网直播;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视频直播历经了多个发展阶段。在2010年之前,秀场直播在直播市场中占据了主流地位,2010年之后才开始探索移动直播。2015年移动直播迅猛发展,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自2016年以来直播平台开始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200多家涉及各个领域的互联网直播公司。直播行业发展如此迅猛,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直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直播相比较其他媒体直播的优势,它不仅形式丰富,实时性强而且能够给顾客丰富的体验。

一、我国直播行业的现状

直播行业庞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许多投资方的目光。目前投资方基本可以分为四类:投资机构、互联网公司、明星投资人和文化娱乐产业。互联网公司是最早进行投资的,他们与在线用户的互动较好,有一定规模的用户支持,具有用户优势。明星投资人由于本身的光环效应,自带吸粉能力,他们在这一行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往往能够吸收较多的流量;有着庞大的资金的投资机构在这个成本较高,需要较多资金支持的直播行业拥有较大的优势。由于各个巨头竞相投资直播行业,导致该行业竞争激烈,使得在线直播迎来飞速发展的时期。目前上市的直播平台只有两家,即YY直播和9158,斗鱼TV率先进入了融资C,其余大多数平台还在初期成长阶段,随着直播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将会更加的集中在该行业。

2016年中国移动视频直播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到2016年上半年直播所使用的设备已经达到10亿元,并且每月的增长速度超过了10%。从互联网直播月度的使用时间来看,基本上每月保持在1.2亿小时左右,但是8月份开始保持了快速的增长,达到了2.5亿小时。数据显示,观看网络直播的用户已经达到2亿,高峰时期的人数也已经达到了500万,互联网直播的市场价值已经接近百亿,由此可见网络直播的发展空间是多么的巨大。在直播用户行为调查中发现,将近一半的用户观看直播的频率是一周三次左右,他们每次看的时间大概是3小时以内。调查还发现,用户观看直播主要是想放松心情,缓解压力。随着用户需求的提高,用户对直播的内容以及主播的素质会有更高的要求,用户可能会带着学习技能的目的去观看直播。

网络直播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粉丝消费和直播销售。其中粉丝消费是基本的消费模式,粉丝通过购买虚拟的道具和金币,打赏给主播。其产生的收益将会由平台,主播以及工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成。直播销售就是通过视频直播去销售在直播中所展示的商品,比如网红会在直播过程中展示他们所卖衣服的款式、质量等等,主播凭借他们的口才与人气吸引在线用户购买他们的产品。直播销售可以与多个领域进行合作,比如:电商网站,旅游网站等等,目前它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二、我国直播业存在的问题

(一)平台数据造假且骗取资金现象严重

互联网直播平台的迅猛发展,平台为了炒作和追求关注度,对数据进行造假。淘宝网有店铺在进行直播平台刷单的买卖。去淘宝网页搜索相关直播的名字就会出现相关产品。如果把平台所有的在线用户加起来的话,其用户总量可能超过全国人口总量,甚至可能还要翻一番。此外,由于直播公司较低的注册资金门槛,部分平台浑水摸鱼,骗取资金注册。据艾媒网的数据调查,2015年国内游戏直播在线规模是4800万人,2016年竟然上升到了1.5亿人。从数字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市场是有多庞大,当然这也是投资者纷纷涌入直播行业的重要原因。而且在直播行业兴起的初期,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注册一个直播公司的门槛较低,部分企业为了骗取投资资金而纷纷注册直播公司,导致骗取资金现象严重。

(二)平台内容低俗且主播素质较低

当前,互联网直播迅猛发展,但是,其内容单一且泛娱乐化。比如以网红为主播的直播基本是主播和观众聊天互动,展示其化妆水平,服装搭配,唱歌等等。甚至有些主播为了吸引在线用户的眼球,传播涉黄、涉暴、甚至涉毒等内容。虽说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了在线的用户,但是这也无疑的增加了法律的风险,影响了社会的风气,最后肯定会被观众所摒弃,得不偿失。直播平台的主播平均文化水平较低,道德丑闻较多,大部分主播的文化素养与品质都难以令受众满意。2016年初炉石主播熊大一边直播一边超速驾车造成的车祸事件让网络主播文化素质再一次被公众拷问,如何发掘素质较好又有人气的主播成为了各大直播平台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三)过分依赖网红明星

当下视频直播平台基本上是对明星活动的直播。通过直播明星的日常生活,工作环境,化妆过程,旅游情况等,满足粉丝对于网红明星的好奇,也让平民百姓了解网红明星的生活,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不得不承认网红明星,具有很强的流量拉动力量。但是,由于网红明星的档期排的非常满,他们的直播频率非常低,如果平台过分的依赖他们,将会阻碍平台竞争力的发展,也给平台的成长增加了风险。此外,固然网红明星对于平台的拉动作用不置可否,但是草根主播的力量也不可小觑,草根主播往往能够引起在线用户在情感上的共鸣,因为他们能够更了解观众的生活。

(四)平台之间恶意挖角竞争

直播平台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主播阵容上,每个主播都会有自己的固定粉丝群,而优质主播的粉丝数量通常能达到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平台为了避免稀缺主播资源的流失,通常会采取不断提高主播签约金的方式来留住主播资源,与此同时以高薪来吸引其他平台主播跳槽。由于直播行业的竞争体系不成熟,存在恶意竞争和炒作的行为,导致网红主播身价水涨船高,不知如何自处,脱离了市场的轨道,影响了网络直播的口碑。此外,由于恶性的循环竞争,阻碍了行业之间的规则条例,使得行业的发展不能够向成熟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阻挡了行业的进步。

(五)经营成本过高

直播平台主要在宽带成本和主播资源上投资大量金钱。首先高昂的带宽成本,导致平台资金链吃紧。就直播行业平均水平来看,当在线观看观众达到百万人,直播平台每月仅仅在宽费用上面就至少要花掉3000万元。如果,企业降低网速和视频的清晰度,则会导致直播卡壳,这也是观看直播用户坚决不能接受的地方,因此可以说宽带的速度是直播能否成功的关键,否则哪怕内容再优质也不会有观众来看。此外,我们还要思考,随着在线人数的增多,那么宽带的费用必然水涨船高,这必将会导致平台资金链吃紧。其次拥有一定粉丝数量的网红主播是各个直播平台争抢的对象,因为他么本身带有巨大的流量,这也导致了各个平台进入了挖角的战争,使得网红主播的身价在恶性竞争中水涨船高,导致直播平台在其网红主播身上投入了超过市场合理价值的资金。平台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主播被挖墙角,给平台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导致了这种恶性竞争不断循环。

三、对于互联网络直播平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尊重数据事实,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直播公司为追求关注度,虚报数据,严重影响了直播平台的经营。关注度虽然是决定直播平台火热度的决定因素,虚假数据虽会起到一时吸引观众的作用,但实际上也是受到观众诟病最多之处,直播平台负责人应进行理性取舍。此外,政府对于互联网直播公司的注册资金应该建立新规定,因为注册公司的门槛提高,骗取资金注入这一乱象也能够得到及时的扭转。

(二)坚持内容为王

自媒体时代,直播平台的竞争力更取决于优质内容,网络直播的发展并不一定依靠明星网红,“内容为王”才是上策。有吸引力、创新性的内容能够从根源上解决直播内容低俗化、同质化的问题,并且能够吸引和保留观众。这就需要主播在进行直播时应该对直播的内容进行关注,同时主播应该提升自身素质,传递良好的主播形象,此外互联网直播监控人员监测和维护平台内容方面需要更加的用心。当然,直播传递的内容也应该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不可以擦边球,应该在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范围内享受表达自由权。

(三)坚持草根+名人的主播阵营

如果一个直播平台全部的竞争优势只依靠于明星或者网红主播,一旦面临竞争对手挖角,便无法承受和抵挡。正常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在签下少数顶级主播、大主播的同时签下数量更多的中型主播和小主播。从现实情况来看来看,观众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有层次的,而且观众的时间是全天而明星或者网红主播是无法瞒足这个要求的。此外,草根主播的生活可能更贴切直播用户的生活,会更容易引起他们在情感上的共鸣。

(四)平台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

从直播平台业界的传统来看,公司一般会对网红主播的身价进行炒作,炒作的结果是,网红主播们的身价越来越高,甚至其身价与实际情况不符,随后由于恶性竞争,某平台主播发生跳槽事件,对该平台造成了不可估计的损失。因此,网络直播平台应在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提升平台的竞争优势来提高市场份额。此平台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形成良好有利的竞争环境,共同创造互利共赢的局面。

(五)进行技术创新以及呼吁移动网络降费

宽带流量一直是制约直播行业发展的一个难题,然而想要减少直播中的卡顿和网络瘫痪现象的方法一般是购买更大的宽带流量,或者在技术上进行创新。不过由于购买更大的宽带流量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改善网络问题,但是资金耗费较大,因此还是要通过技术创新这条路改善网络问题。在主播资源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人性化的关怀与主播打好关系,提高主播对于公司的忠诚度,而不是一味地靠金钱去收拢。此外,公司可以对主播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和包装,满足主播自身的追求,提高他对公司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忠诚度。

[1]佚名.中国移动视频直播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C].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6.

[2]郭全中.我国互联网直播业发展综述[J].传媒,2017,(04).

[3]孔令晨.从“花椒直播”探究我国的互联网直播[J].科技传播, 2016,8(17).

[4]方宇荣.网络直播平台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D].北京印刷学院, 2017.

[5]赵梦媛.网络直播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其特征分析 [J].西部学刊,2016,(16):29-32.

F713.5

B

1008-4428(2017)08-81-02

朱蕾,女,江苏盐城人,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主播网红用户
第一次做小主播
不要上“网红”的当
我是小主播
网红滚滚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关注用户
«ВаНхУН»
How Long can Wanghong Survive?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