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权威机构观点综述
2017-12-23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权 威 观 点·
国际权威机构观点综述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2017年1月以来,国际机构对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判断。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主要观点
(一)发达经济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全球经济风险
世界银行2017年1月10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显示,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前景改善的带动下,2017、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较2016年明显改善,但美国、英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风险将威胁全球经济增长。
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仅为2.3%,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2017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2.7%,2018年增速将进一步升至2.9%,但均比世界银行2016年6月份的预测值低0.1个百分点。报告指出,全球经济仍面临不断增加的下行风险。美国和英国等发达经济体政策不确定性大幅提高,同时全球金融条件收紧将可能导致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此外,由于美国与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进一步加大,美元可能会继续升值,进而加大新兴经济体偿债负担和信贷风险。在保护主义升温、全球经济潜在增速下降以及部分新兴经济体脆弱性仍然存在的背景下,这些下行风险将导致投资继续放缓,进而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均为1.8%,较2016年6月份的预测值调低0.1个百分点。其中,世界银行维持美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预期不变,分别为2.2%和2.1%。
世界银行发展预测局局长艾汗·柯塞表示,美国采取财政刺激政策可能推动美国以及全球经济在短期内实现快速增长,但贸易、移民等政策的改变有可能抵消财政刺激的好处。美国政策不确定性时间过长,也将拖累美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增长。不过,报告认为,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回升,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逆风将有所减弱,其经济前景改善将稳步支撑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今年经济有望增长4.2%,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1.6个百分点。
(二)2017年全球经济有望在“下坡路”上实现刹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7年1月16日发布更新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2017年全球经济有望在“下坡路”上实现刹车。报告预测,2017、2018年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3.4%和3.6%,明显高于2016年的3.1%。
发达经济体2017、2018年经济增速将分别为1.9%和2%,较2016年10月的预测值分别上调0.1和0.2个百分点。报告预计,考虑到美国新一届政府可能推出财政刺激措施,同时货币政策正常化步伐有可能加快,报告将美国今年经济增速上调0.1个百分点至2.3%,明年增速上调0.4个百分点至2.5%。此外,报告还预期欧元区2017、2018年经济增长率均为1.6%,日本经济分别增长0.8%和0.5%。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2017年将增长4.5%,2018年增速将升至4.8%。报告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前景略有恶化,在全球不平衡加剧的情形下,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风险将加大,同时美国加息节奏提速将带来全球金融环境大幅收紧,对新兴经济体带来冲击,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等国的增长前景因此被下调。
(三)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将保持温和增长
联合国2017年1月17日发布《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认为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将保持温和增长,预计2017年和2018年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2.7%和2.9%。
经济的缓慢增长只是反映一定程度的经济稳定,并不代表全球需求将迎来强劲复苏。报告预测,发展中经济体将继续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中国经济2017年和2018年增长速度预计都将是6.5%。南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2017年增长6.9%;印度经济预计2017年增长7.7%。2017年,美国经济预计增长1.9%,欧洲增长1.8%,日本增长0.9%。报告指出,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仅为2.2%,是2009年经济危机以来的最低值。全球投资疲软,世界贸易增长放缓,生产率增速缓慢以及债务水平偏高等是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助理秘书长伦涅·蒙铁尔表示,国际社会应该加倍努力使全球经济回到强劲、包容增长的轨道上来,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四)2017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5%
高盛2017年1月20日发布《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2016年全球实际经济增速估计为3.0%,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有望升至3.5%,2018年将进一步提升。2017年美国经济增长将“适度加速”,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增长状况将大为改善,而欧洲、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增长 “较为稳定”。报告说,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将推出财政刺激政策,其对美国经济短期促进作用有望从今年年中开始显现。不过,特朗普的贸易和移民政策可能不利于美国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方面,报告预计,2017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加息3次,到2017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将位于1.25%至1.50%的水平;由于经济增长乏力和通货膨胀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欧洲央行将延长其资产购买计划。关于亚太地区经济前景,美联储加息、美元汇率走高以及美国可能提高贸易壁垒等因素或将对亚太地区部分经济体造成负面影响。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特朗普政府尚不清晰的经济政策走向、欧洲不确定的政治前景以及强势美元可能给新兴市场货币带来贬值压力。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主要观点
(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有望支持经济稳定增长
世界银行2017年1月10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显示,中国经济2017年有望增长6.5%,2018年增速小幅降至6.3%。报告指出,尽管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担忧有所增加,但中国经济转型仍将继续推进,宏观经济政策有望支持经济稳定增长。中国经济增长能够保持稳定,虽然面临外需放缓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但宏观经济政策预期将支持关键的国内增长驱动力,如持续增长的基础设施投资将一定程度上抵消私人资本投资下滑的影响,服务业则超过工业成为增长新推动力。尽管人民币在2016年对美元贬值7%,但人民币汇率大致与基本面一致。此外,2016年中国资本流出规模比较大,但较2015年有所缓解。
世界银行发展预测局局长艾汗·柯塞认为,中国今年资本外流规模预计将继续减少。中国企业偿还美元债务是中国资本外流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这一行为在今年有望继续缓解。此外,中国官方已经采取措施来防范金融市场动荡,而且这些措施也开始生效。
(二)中国经济增速重回全球第一
IMF 2017年1月16日发布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7%,印度为6.6%。2015年两国增速分别为6.9%和7.6%,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速重回全球第一。该报告还将中国2017年经济增速预期大幅上调0.3个百分点至6.5%,维持2018年6%的增速预期不变。2016年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1.2个百分点。而美国只贡献了0.3个百分点,且有高额外债,欧洲的贡献更只有0.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的贡献率远超所有发达国家之和。事实上,近年来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减弱;公认的判断是,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中国近期增长前景因预计实施的财政刺激政策而上调,中国将是推动今年全球经济加速复苏的关键因素。但中国对刺激政策过度依赖、债务快速扩张导致的经济放缓的可能性,也是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IMF首席经济学家莫里·奥伯斯菲尔德认为,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IMF上调了对于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的预测。这也是明年全球经济复苏预计加快的一个关键的支撑因素。
(三)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将企稳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17年1月17日发布《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称,中国经济有望维持平稳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需求和宽松的财政政策。研究和开发、教育和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投资在促进社会和环境进步的同时,也有助于生产率提高。预计2016至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为6.6%、6.5%和6.5%,其中2016年比上次预测调高0.2个百分点,2017年保持不变。
(四)外资投行预计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6.5%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2017年1月13日表示,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7%,2017年为6.5%。进入2017年,房地产、汽车销售两大去年支撑中国经济复苏的行业增长将有所放缓,但2016年出现大幅下滑的金融服务业增速有望回归正常至8%~9%。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将继续得到政策扶持,助力经济增长。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2017年1月17日指出,2017年中国经济虽然面临房地产市场调整、民间投资低迷、资金外流等方面的压力,但通过政策支持,仍有望实现稳中求进的目标。在打破垄断、关闭“僵尸企业”、简政放权等方面推出实质性举措,稳住企业信心,扭转民间投资下滑,就可以有利于对冲出口压力,减少资本流出,人民币维稳的政策目标也会因此得以实现。在减税费和补短板方面则应重点考虑保持基建投资的稳步增长,如地下管网、地铁、水和空气污染治理等的投资要加力。中国的消费实际上是不错的,有望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增长水平,这样中国维持6.5%左右的增长还是很有希望的。
花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2017年1月11日称,2016年的政策框架有可能被沿用和加强,基于足够的财政空间,中央政府赤字率可能扩大到3.5%;地方政府将再次发行约6万亿元置换债券;预计央行将降准两次,每次50个基点。维稳政策有助于减少经济的不确定性,将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上调至6.5%。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2017年1月16日发布《2017年全球市场展望》称,尽管2017年中国住房销售增速会周期性回落,但考虑到库存已经下降,土地供给紧张,房价增速未来一年仅小幅下降;而中国在科技创新、制度改革上的努力可圈可点,消费也在挑起经济增长的大梁。因此,2017年中国经济很可能保持6.5%左右的增速,继续作为亚洲各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稳定锚”,为全球贸易和商品价格提供支撑。
责任编辑:沈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