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017-12-22黄蓬
黄蓬
摘要:企业安全生产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本文阐述了如何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工作一直是企业的重中之重。然而一些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仍是接二连三,屡禁不止。原因何在?据专家对事故统计表明,事故中98%的原因是人为的,只有2%的事故是自然的,即绝大多数事故是人为造成的。所以应加大对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监察,通过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约束条款,规范人们行为,建立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但安全生产工作不是一个短期工作,而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从空间上讲,它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从时间上讲,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因此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显得何等重要和必要。对企业而言,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可理解为通过系统化管理,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风险识别、控制与管理,实现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故障,逐步达到人、机、环境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本质安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长治久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一、企业领导真正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是落实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关键。
企业领导必须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极端重要性。安全生产始终贯穿于整个生产活动中,大量惨痛的事故教训告诫我们,一旦思想稍有麻痹,安全事故就可能发生。企业领导以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为己任,在安全生产工作上要自觉依法办事,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明确责任,讲究科学,务必切实处理好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当然,安全生产工作单靠企业领导的自觉性来开展是不行的,必须从机制上加以约束。《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并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当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在安全经费提取、投入使用、人事调配等问题上,都需要领导决策。因此说企业领导是决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落实的关键。
二、建设好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落实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风险控制体系、教育体系和监督保证体系等。
1. 努力建设一支懂业务高水平的安全管理人员队伍。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足额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成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有效地进行安全生产指挥和协调;努力培养建设一支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懂安全知识和规范,掌握安全技能,有较丰富管理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队伍,从而加强对生产过程不安全因素的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
2.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遵章执行。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有效、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设施设备货物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考核奖惩制度、事故统计报告制度等,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用制度管人管事,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并在实际运行中不断补充完善现行管理制度,坚决防止照搬照抄或“二张皮”的现象发生。
3.全面落实企业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制定各级负责人和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4.力求教育培训的有效性,确保从业人员掌握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生产事故往往造成人身伤害,所以人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应急知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可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要有针对性,确保实效性。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典型案例、警钟长鸣,抓好遵章守纪、按章操作等宣传教育,使广大员工做到知其任,明其责,尽其职,提高防范安全事故和应急救援的能力,形成有效且可持续改进的教育机制。
5.风险管控,确保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企业对生产经营场所存在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全面辨识,提前采取控制措施进行预控,并不断优化和持续改进各种控制措施,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以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为有效地控制整个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必须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优化作业环境,提高安全系数。
6.完善检查、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安全工作取得实效。有效的检查是发现事故隐患,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企业要形成规范的安全检查制度,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开展安全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定责任、定时间、定措施,限期完成整改,确保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企业在建立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时,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制定安全目标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方案,并根据考核结果奖优罚劣。
三、积极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實现安全生产可持续改进。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科学系统的目标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建设,它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分析生产安全风险,建立预防机制,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标准,并持续改进,控制生产风险,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从其内容上看,它具有战略性系统整合能力的动态管理过程,是全面开发企业安全管理潜能、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用PDCA动态循环模式,依据相关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是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必须花大力气,下大功夫,营造氛围,不能被动行事,应付了事,要确保体制机制正常运行并持续有效,绝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强化监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必须同企业实际紧密结合。企业通过对一定时期的评定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按照PDCA的滚动模式,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纠正缺陷,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培训教材.-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7
[2]交通运输部安全监督司.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