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变与逻辑

2017-12-22海娜

东方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中国化

海娜

摘要:生态马克思主义和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两个重要流派,也是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内一个热门的研究议题。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生态马克思主义和有机马克思主义既有相同也有相异,一个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出发反思生态问题;一个从现代性的文化价值层面反思生态问题。在这两个马克思主义流派之间,有机马克思主义由于其与中国文化的亲缘性,近几年获得了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和讨论。本文对有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理论和逻辑进行梳理和研究。

关键词:生态问题;危机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

一、生态问题出现与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新发展

从本质而言,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对现代资本主义反思和批判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心议题,就是资本主义的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和超越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形态。因此,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内在的基础理论是资本主义的“危机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资本主义危机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早期工业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的危机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领域,即工厂内部资本家对工人的劳动剥削。资本主义越发展资本家对劳动剥削的程度越剧烈,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二者之间的阶级矛盾就愈发剧烈,这内生地预示着资本主義必将被共产主义所替代。在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的危机主要体现在先发国家的大扩张,体现在先发国家对后发国家的殖民和战争。国家之间的战争越是剧烈,资本主义的矛盾就爆发的更为彻底。

“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现实中,资本主义的危机表现直接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和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资本主义危机体现的越是明显,社会主义的理论越发迸发,社会主义运动越是蓬勃发展。但是,二战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各个国家的重大调整,资本主义的内在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被缓和了。一方面,战后迎来了资本主义发展长和平时期,为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国家政策方面也作了重要调整,主要体现在福利国家的出现和福利政策的完善,资产阶级开始对生产关系进行不断调整,例如提高工人待遇、与工人阶级谈判、实行福利政策等,缓解了国内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紧张关系,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趋于缓和。在这一背景下,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的发展迎来一个相对低潮的时期。

但20世纪 70 年代以来,一个新的危机现象在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体系中凸显出来。这就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技术的进步,随着资本主义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界的过度利用,使得各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生态问题。同时,由于生态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如大气污染很容易从一国扩展到另外一国,因此生态危机才能够诞生之日起就是一场全球性的危机。随着资本主义大发展,在生产力、购买力无限增长的假设下,资本主义生产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全球性生态危机更加尖锐,严重恶化的生存环境,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面对资本主义的危机问题,并进一步思考问题的根源和寻求解决的办法。

“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现实中,资本主义的危机表现直接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和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资本主义危机体现的越是明显,社会主义的理论越发迸发,社会主义运动越是蓬勃发展。但是,二战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各个国家的重大调整,资本主义的内在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被缓和了。一方面,战后迎来了资本主义发展长和平时期,为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国家政策方面也作了重要调整,主要体现在福利国家的出现和福利政策的完善,资产阶级开始对生产关系进行不断调整,例如提高工人待遇、与工人阶级谈判、实行福利政策等,缓解了国内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紧张关系,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趋于缓和。在这一背景下,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的发展迎来一个相对低潮的时期。

二、生态危机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两个理论流派

在上述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在面对生态问题的思考中,重新被强调和重视起来。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国外马克思主义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新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孕育而生并形成一股社会力量影响着西方及全球的政治社会生活。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危机已经从阶级与阶级、国家与国家之间蔓延到人与自然之间。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开始发展出生态马克思主义和有机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流派。

1.人与自然的危机: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概念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解释说明,马克思认为,单独孤立的研究自然史是不正确的,因为自然史与人类史是彼此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在差异中构成统一的。在马克思看来,不存在自然与社会的绝对分离,人与自然是内在统一的,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自然界先于人类出现,具有先在性,人类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生命体,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生活和生命活动的物质材料,人类依靠自然界的存在而存在。可以说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离开了自然界这个“母体”人类的一切发展和生存都无从谈起。在“母体”中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表现为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并且人的能动性必须在自然规律范围内发挥和实现,否则只能导致对自然的破坏,最终接受自然界的惩罚,从而会限制和阻碍社会发展。因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故,人的能动性只能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和限制,人类的能动性必须遵守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不能突破自然规律的框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这两对关系是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并且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础,人与人的关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这种影响日益增强。因此,从这个角度说,生态危机表面看是人与自然的危机,实际却是人与人的矛盾冲突也就是社会制度的问题造成的。因此,只有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人与自然才能协调发展。endprint

生态马克思主义和有机马克思主义这两个西马流派有着不小的理论相似性,二者都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那里汲取养分构建自己的理论主体,并都从资本主义制度层面来分析生态危机,两者都认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本性造成的制度危机,并不是人与自然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才是当今人类面对的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们在占有、支配和使用自然资源上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表现为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问题的产生和激化都是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和观点

生态马克思主义从20世纪70年代诞生之日起,就努力探索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几十年的在理论发展的过程中,经历萌芽、发展、成熟多个阶段,逐渐形成了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1)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出发思考生态危机的根源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密不可分,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具有反生态性,如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福斯特的“物质变化裂缝理论”都揭露、控诉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的问题。资本主义围绕着资本建立起来,而资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唯一存在的目的即是增殖,为了增殖,资本可牺牲一切,必然要扩大生产和消费从而造成巨大的浪费,因而生态危机就不可避免。在生态危机理论中,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已经取代经济危机,并且这一危机已经转移到了消费领域。在他们看来,生态危机发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其以扩大生产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必然忽视自然规律,引起生态危机,这种工业生产方式加剧了整个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和对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虽然在具体的现实条件下各国的生态环境危机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主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因资本的属性是对资本的无限追求,寻求利润的无底线,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只会导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其最终结果就是超出地球生态系统所能达到的污染的最大承载力,进而全社会的生态危机被激发出来。

(2)资本主义双重危机理论

生态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奥康纳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理论。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第一重矛盾”,这个矛盾会产生经济危机。而生产力、生产关系同生产条件之间的“第二类矛盾”会产生生态危机,其原因在与资本增殖的天性。资本的这种天性是建立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不断增长的基础上,而自然界的承载力是有限的,无法进行自我扩张。那么资本主义经济无限增长的必然结果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与对生态化解的无限破坏,生态危机就成为必然。资本主义又通过殖民、全球化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掠夺自然资源,因此造成了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的并存。奥康纳认为这种双重危机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资本主义无限的资本积累,而要摆脱生态危机就要通过改良措施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3)从社会形态系统变迁的角度提供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看来,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因此在危机根源的体制范围内,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生态危机的。只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才是唯一的解决途径。创建一种旨在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和破坏的新的社会模式——生态社会主义。在经济层面上,生态社会主义倾向于建立一种“稳态、小规模的、分散化的零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生态环境和社会相统一的观念指导下,将经济增长的速度置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把革新资本主义的理论建立在是社会主义理论之上,创建一种既发展经济、又不过渡生产、过渡消耗的生产方式,将资本主义满足生产的欲望的生产方式转变为满足生活需要的生态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共存与发展;在政治层面上,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体制下所谓的民主只是一种官僚主义的民主,并不是真正的民主,因此,他们提出要建立一种在经济、政治和生态相互统一基础上的以工人管理为主导型的民主政治体制。在文化层面上,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主张去必须超越落后的文化形式以及产生于现代的工业资本主义的文化状态,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现存的所有的西方文化都是流于表面的,“它们无力解决人类今天面临的巨大危机,因为这一危机正式这些文化本身由于疏忽和錯误而造成的”[5]P332因此,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们看来,必须创造出一种新的超越传统的文化和现代的工业资本主义的文化,即生态社会主义的文化。

3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与观点

由以上论点可知,生态马克思主义主张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系统性的变革。而有机马克思主义对此观点不抱有足够的理论信心与实践自信。与生态马克思主义不同,有机马克思主义把对生态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现代性思维的修正。(李文化)

(1)从现代资本主义的价值和文化出发思考造生态危机的根源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克莱顿认为,资本主义的现代性文化是全球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在现代性文化中,资本主义时代的人将自然界当作一个客观的物质世界和外在世界,看成资源而不是“生命”。因此对于自然世界有无限的渴求和过度的汲取。这种文化对资本、财富的无限追求必然导致过度的生产和消费。这种文化性质和意义使得资本主义时代的人类更多地消费以刺激满足资本主义日益增长的产出需求,同时也会产生更多更严重的污染,从而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地球容纳人类污染能力的有限性产生矛盾和冲突,生态危机也就不可避免。

(2)资本主义的危机从本源上说是文化危机

从文化角度理解资本主义危机也是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方面。马克思就将资本主义时代的一切文化看作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是片面的,是物化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是“非人”的。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对生态的理解不能单从制度的角度来看,而是要更多地从文化和价值的角度来看。这种对文化和价值的批判,很容易逐步扩展到对宏观的西方现代文明的反思和批判。正如克莱顿所说“‘有机框架的一个中心观点是,我们所追求的公正而又可持续的时候总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并体现出特定文化背景的特点。”[1]P76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西方现代世界观和现代思维方式如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机械论的唯物主义、对价值理性的摈弃及对个人主义的推崇才是造成资本主义出现严重环境问题乃至生态危机的深层思想文化根源。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化
HIP –HOP AGANDA?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方法论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2015年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
论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中国化的历史演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及其在中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