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

2017-12-22张应霞

东方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书信综合性名人

张应霞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综合性课程,是生活化的课程,是经验性的课程,是个性化的课程。它的个性就是语文三维目标的整合性,语文素养价值取向的选择性,语文学科性质的特殊性。把握了这三种个性,才能把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做出实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过程,其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目的是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

下面就我亲身经历的综合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知识、能力、态度整合的过程

在综合性学习中,倡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把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展,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之目的。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名人故事专题)编排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的故事。这些故事都表现了名人热爱儿童,探究自然奥秘的品质。爱孩子的人,孩子自然爱他。在教学中,学生被这些名人的品质所吸引,所折服,他们崇拜这些名人,想知道这些名人更多的故事,我抓住这一契机,开展“走近名人”综合实践活动。顺着学生的兴趣,我先是布置学生搜集本单元所接触到的名人的故事,继而搜集其他名人的故事。于是,在那一段时间内,学生搜集了一系列名人故事,如: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一生中的发明有1000多项,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有居里夫人、达芬奇、冰心等。 在充分搜集资料,阅读了解、被名人的成长历程所感染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学生以自己心目中最崇拜的名人为榜样,讲述名人故事,这些故事都深深地激励了学生,给予学生成长的力量,在交流名人故事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就自己心目中最崇拜的名人,讲述他们的伟大成就,讲述他们为人类所做的贡献。在交流名人故事,谈名人成就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探究名人精神。你心目中崇拜的名人,他(她)的成就是怎样取得的,他的成名靠的是什么?继续开始探究,鼓励学生课余就彼此共同崇拜的名人组成学习小组讨论。

一周后,我组织了第二次集体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们都探究出了名人成就的奥秘,都捕捉到了名人的精神、品质。每一位名人的成就都是因为他们具有自己的精神,每一位名人成名都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品质。如:爱迪生为什么能有那么多的发明呢?就是因为他有探索精神,善于动脑思考,善于动手实验。他为什么会成为世界名人呢?就是因为他把自己的发明创造都奉献给人类,让人类生活得更幸福。

通过这次交流,建立了学生热爱名人,崇拜名人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随后,我就引导学生学习名人,开展“走近名人,争做小名人”班级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向心中的名人看齐,树立自己的理想,做班级小名人。学生自发地把名人格言、名人生平及自己向名人努力的方向写成文章,互相传阅。还有的学生把所崇拜的名人图片、格言贴在家中最醒目的地方,让名人的目光始终关注自己,用名人的标准时刻提醒自己的一言一行。 “走近名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而且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得到了整合。

二、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引导下的价值选择

综合实践活动既然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那么他就伴随着学生个性的彰显、兴趣的深入和潜能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以预设、引导和提升。

在通讯工具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信交往已被人们渐渐淡忘。我曾经引导学生开展了一次“体验书信的魅力”综合实践活动。那是四年级上学期,刚刚学习了书信的写法,我从学生的写信状态中,发现了学生对书信的陌生和冷淡,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这种交流方式,体验汉语言表达的独特魅力,我适时引导学生走进书信世界。我先组织学生讨论,语言交流有哪些方式,学生纷纷罗列出现代电子交流方式,如:手机通话、短信、E-mail、微信、视屏聊天等,当我提到书信时,他们都不以为然,认为这种方式太落伍,太不方便,缺乏快捷感。我意识到,这就是制约学生语言发展的症结所在,现代通讯工具的便捷是一把双刃剑,不利的因素就是导致学生只图方便,而不顾自己语言素养的锻炼,滞后了语言的发展,也滞后了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素养,迫在眉睫。于是,我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抓住这一次训练的机会,及时地引导启发学生:书信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交流方式。书信具有其他通讯工具无法达到的优点,如:用优美的文字打动人,用真诚的笔触感染人,用理性的思考说服人。我及时调动了学生写信的积极性。

经过一番引导,学生对书信有了正确的认识,我又及时诱发学生心中的情感,打开他们心中对远方亲友的思绪。此时,写信的欲望被激发起來,同学们纷纷提起笔来,有给远方爷爷奶奶倾诉思念之情的;有从其他学校转来的学生给他原来同学介绍宁夏特产、名胜古迹的;有给守卫边疆的解放军叔叔写信,感谢他们为大家带来的安宁;有给台湾小朋友写信的,盼望祖国早日统一,邀请台湾小朋友来宁夏做客的……写完信后,同学们又买来信封、邮票,学写信封、贴邮票,交流寄信的方法,一系列活动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适时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和价值提升,才能收到意象不到的效果。

三、综合实践活动要体现学科的特点,突出学科的实用价值

语文综合性学习就要以语文的方式解决问题,以语文的工具去认识事物,我们就要抓住学科特点,突出学科价值。

首先,要把教材当资源使用。如:“有趣的汉字”中《字谜七则》、《有趣的谐音》、《仓颉造字》;“我爱你,汉字”中,《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赞汉字》《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这些典型的材料都必须要用上,不能浪费。通过“有趣的汉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通过“我爱你,汉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情感,在初步建立了学生对汉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上,再向课外迁移延伸,这就保证了方向和目的。

第二,要在组织方式上体现学科特点。如:六年级上册“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第一板块“诗海拾贝”主要安排了“搜集诗歌”“整理资料”“欣赏诗歌”三个方面的活动。在充分运用课本教材的基础上,要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去探究。还要关注教材每一个板块中的“活动建议”,组织学生参照这些建议的提示,这样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既不偏离单元主题,又富有学生的个性特色。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有个性的,它的个性就是语文三维目标的整合性,语文素养价值取向的选择性,语文学科性质的特殊性。把握了这三种个性,才能把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做出实效。所以,我们在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努力实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整合,要落实教师引导下的价值选择,要体现学科的特点,突出学科的实用价值,最终实现整合课程资源、活化学习内容、活化学习方式、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信综合性名人
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综合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失窃的书信
名人摔跤后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书画名人汇
书画名人汇
书画名人汇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