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釜底加薪”,当好学生作文的“烧火工”

2017-12-22贾先进

东方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火候食材

摘要:学生“怕写作文”是我们心头的一块“顽石”。怎样搬开这块“顽石”,我们不得不深层反思:应以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为目标,从长远着眼,从根本着手,去培养孩子们乐于阅读的习惯。只有乐读书,好读书了,才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出兴趣)“食材”)“薪材”)“火候”

【案例背景】

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作文起步的关键时期,孩子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这个“老大难”又与我不期而遇。为了化解这个难题我也是煞费苦心:呕心沥血地讲解写作技巧,孩子们的眼神却越来越迷离,似懂非懂;费尽心思引导他们走近生活,体验生活,孩子却只重体验不会表达。“作文难”渐渐成为我心中的一块“顽石”,也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记得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却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中年级学生每天坚持阅读不少于半小时,目的不言而喻。可现实却是每天半小时的阅读被大多数孩子视为负累,在校不盯着不看;在家受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的制约,只有少数家长有能力进行“亲子阅读”,能主动看书的孩子少之又少。

【案例过程】

一、了解“食材”——研究孩子的阅读特点

三年级孩子的思维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认识和掌握大部分常用汉字,注意力也更持久,能看懂短篇和中篇故事了,正是阅读起步的好时机,通过自己的觀察与查找的研究资料相结合,分析他们具有以下特点:

开始仰慕英雄,渴望友谊。但由于孩子的兴趣广泛,思想容易开小差,较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因此,带英雄色彩、关于友谊的童话故事书可能比较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随着年龄增长,朋友意识逐渐增强,伙伴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很重要,他们喜欢读伙伴读过的书,喜欢与伙伴一起读书或交换书读。他们已初具独立的思考力,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简单的见解,但他们毕竟看年龄小,爱玩是他们的天性,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思想、行为方面很不稳定,变数较大,要让他们静下心来阅读,习惯养成难,习惯的保持更难。

看来这是一锅大骨汤,要用猛火先炖细火慢慢熬。

二、精选“薪材”——选择孩子适合读的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孩子们现阶段的心理特点和阅读特点,让我想起许多儿童文学类的书籍,都是大家之作。内容浅显,语言既富童性,又很有嚼味,值得积累。而且故事情节诱人,又让人深受启迪,可谓是“营养丰富”,很切合三年级孩子的阅读倾向和认知水平。心中一喜,急奔书店,静心品阅,一口气选了《长腿叔叔》、《皮皮鲁历险记》、《一千零一夜》等七本儿童名著准备作为重点推荐给孩子阅读。

但这一腔热情瞬间被理智浇灭,这些书的确适合孩子们读,但很难确保都受孩子们的欢迎。联想平时孩子们大多喜欢看的还是插图较多的故事书或全卡通型的故事书,就如快餐食品一样,营养极少甚至有害,但由于看起来省心省力,孩子乐看。怎样将这些“垃圾食品”隔离在孩子的阅读范围之外呢?学校的图书室有上万册藏书,是个很庞大的营养库,与书店不同的是这些图书都是经过挑选的,都属营养型的,刚好形成了一个无形的隔离圈。开学初,我便把孩子们带到阅览室上了一堂图书推介课。

三、讲究“火候”——用适合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

终于找到了难题的突破口,可我要怎样让孩子们喜欢我给他们推荐的书,能长久地保持阅读的热情呢?多次失败的经历告诉我“强扭的瓜不甜”,我得讲究策略。我决定以点带面逐渐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一开学,就将买的书分发给平时好看书,阅读能力相对较强的的几个孩子先读。

孩子都有被人肯定的内在心理需求,两分钟交流让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此推动下,我要求看两遍的要求也大多在两周内完成了,馋得有些同学等不及也要求家长去书店买名著,“锅里”渐渐有了动静,得不断调整火候。

【案例反思】

一、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

叶澜教授说:“教育要贴近学生生活,要研究学生,了解当代儿童的生存状态。”上学期,基于自己的一些急功近利心理,我要求孩子多看专门的作文书,甚至让他们背作文。作文起步时,背背作文未尝不可,但孩子们学习负担本来就重,这一举更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他们嘴上没的反对,但紧锁的愁眉诉说着心里一百个不愿意。我下了很大力,督导他们背作文,向他们表明自己的用心良苦。可孩子们并不领情,不盯着不看,不催着不背,作文用词不当、语句不通,不会选材、无米下锅等诸多的问题依然严重。现在想来,这招未免太操之过急,没考虑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求,也违背了学生快乐学习的规律,事倍而功半。

二、目标要明确,方法有讲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年级的孩子由于思想开始独立,逐步产生逆反心态,对老师的某些强制要求出现了抵触情绪。有时明显能感受到一种你鞭策得越紧,他越是纹丝不动,且让你无可奈何。我抓住他们容易被同伴影响,乐于表现自我的心理,决定采用先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阅读需求,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地来激发他们的阅读愿望。

兴趣虽然是阅读的动力,但只凭兴趣毫无目的地阅读也是绝不可取的。因此,除了帮学生挑选合适的读物外,还应避免学生走马观花似的阅读,应教予他们阅读的方法,都会他们懂得感知,学会积累,吸取技巧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所以阅读方法的渗透,也很重要。

三、习惯要养成,贵在持久勤。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项漫长而艰难的里程,我才迈出了第一步。较之上期,班上的阅读气氛明显浓了许多。开端是良好的,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让孩子能保持这种阅读兴趣这最艰难的路还在后头。我还得不断摸索着前行,做到张弛有度,既要定时检查督促,提高阅读有效性,又要适当地开展一些阅读活动才能更好地为阅读兴趣保鲜:如讲讲你看过的记忆最深刻的故事、成语接龙等,让他们体验阅读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作者简介:贾先进,出生年月:1965年1月,男,汉族,籍贯: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一级教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单位: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零阳镇永安完小。

猜你喜欢

火候食材
人与食材
人与食材
食材的性格
说火候
寻觅食材的原味
从脸谱说起
食材变动物
没有什么火候不火候
“烹”一节心理好课
使用催产素要掌握“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