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浅析

2017-12-22刘静

东方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大学生

刘静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效果不如从前,大学生更多的从网络获取多元化信息。这些信息的良莠不齐可能形成对当代大学生错误的指引方向,出现思想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形成腐蚀。因此,辅导员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其中重要的渠道便是网络教育。信息化、数据化、网络化的社会风潮给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大学生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1互联网教育途径对传统教育途径的冲击

根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中的数据,到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49亿人,普及率达47.9%。到2015年6月,我国互联网用户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8.8%。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所占比重最大,占其中的31.4%。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团日、团课党课、宣传讲座、主题报告等形式相比较,互联网传递信息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也可以做到更加全面民主的思想意见表达和交流。在手机互联网使用中,微博、微信等工具也成为了广大学生发表意见和呼声的前沿阵地,更加自由的言论形式、更加简便的表达方法、更加快捷的传播速度让大学生在信息表达和获取中更加青睐这些方法。如此之类的优点,也消除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沉闷、单方向灌输的缺陷。

1.2互联网信息传播带来的思想危害

网络信息的快速流通和普遍获取势必会造成大学生所获取的信息稂莠不齐,而网络信息监管筛选制度不够完善。虽然国家有相关互联网信息发布和传播的法规,地方大学校园也有相应政策,但是正真规范网络信息和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措施少之又少,这无疑给大学生增加了不良诱惑和引导。当代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对网络信息正确的甄选和鉴别能力,思维局限,并不能理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盲目跟风、从众,同时由于多种社会、个人因素对心理环境的影响,在某些诱因下,可能会产生一些浮躁、低俗的言行,加重或促成发布者的不良意图。这些不良信息对意志不坚定、思想建设不完善的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让他们沉迷其中,对学业、生活、家庭等多方面造成影响,对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错误导向。同时一些没有规范的西方思潮也可能给正处于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不正确引导,促成难以挽回的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网络化带来的问题让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新的冲击,也给思想道德教育加重了负担,成为广大教育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1.3辅导员在应用网络教育中的不足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也是传播思想政治信息的授业人,需要通过适合大学生的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达到。有些辅导员也意识到了网络在青年学生中的重大作用,开始尝试进行教育方式的改变。由于网络信息量大,同时一些技术也难以掌握,辅导员做出的新尝试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缺乏科学性和吸引力。对于学生的咨询,辅导员又因为工作繁忙,管理人员众多,而不能及时交流,使互动性大大降低。

2.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2.1教育途径网络化

互联网生动形象、简便快捷的信息傳播方式给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很大冲击,但也提供了新的途径。与传统的需要每个人到场的会议宣讲相比,利用一些公共平台,如微博、微信、人人、QQ等,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越性,打破时间地域限制,让学生更方便接受教育信息。网络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每个人可以是接受者,也可以是发布者,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可以与学生互动交流,优于传统的单向灌输。通过网络教育,辅导员将复杂难懂的概念用简单的动画、视频等展现出来,易于接受理解,增加了吸引力,让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

2.2沟通教育新方式

网络给了人与人交流的新方式,在共同爱好和兴趣的促使下,人们可以很快建立基本信任。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求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有深刻了解并进行完善,辅导员通过学生每日的微博、微信等发布的消息能更方便了解学生热议的话题和期望了解的内容,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有所侧重,融入新的知识,与学生达成良好关系,补其所短,扬其所长。在网络平台中,辅导员把传统单调的思想知识变成思想交流,对学生的感想进行评论互动,把政治宣讲变成政治讲述,用一些事例表达原有的知识,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3.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3.1增强网络教育意识,搭建网络交流平台

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流趋势,辅导员应当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缩水、不变性的前提下,多进行网络教育,拓宽思路,掌握学生们喜爱的交流途径,推广思想建设知识。可以定期举办集中授课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日常,潜移默化中进行传播。构建多种教育交流平台,利用学校网站等其他资源,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发布教育信息,并允许学生发帖反馈。设置教育课程、教育案例、教育文献等多个模块,供老师和同学们学习和查阅。在一些特殊的活动日,进行网上讨论、视频观看等多种方式的教学,了解纪念日的意义,进行学生的思想建设。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学生打开了思想,说出了心声,实现真正意义的交流,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3.2多维度把握学生思想,点面结合学习教育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交流分享工具已经成为发表自己想法的重要途径,如QQ、微博、微信、人人等平台。辅导员需要利用这些平台与学生深入交流,通过他们的分享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一言一语看出他们的深层想法,也利用自己的评论、分享传播积极思想观念,创造良好的网络交流氛围,掌握学生的主流思想。同时,辅导员可以在按期进行统一授课、交流的基础上,把通过交流平台进行的教育作为日常,点面结合,在集中课上总结日常发现的问题,把个人的问题作为案例进行所有人的预防教育,起到更好的作用。

3.3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倡导健康网络行为

网络信息稂莠不齐,未规范的西方思想等不良信息都在侵蚀着一些思想建设未健全、意志不足够坚定的大学生。辅导员应多倡导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网络使用,不进行低俗无聊的网络行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建设网络文明。当发现学生出现如考前压力大、就业困难等心理问题时,应当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利用网络平台,辅导员自己学习相关知识,寻找可以使用的心理素材,如电影、音乐等,把这些资源在进行学生的心理疏导时使用,把单一的劝说变成生动的安慰和鼓励,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向上发展,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3.4增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高能力教育者

根据国家的指导意见,每150到200个学生需要配备一个辅导员,调查中发现现在大学往往不能达到这一标准。在职辅导员很多是留校毕业生,经验不足,薪资不高,也使他们对于学生工作的热情不高。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给予适合经济报酬的基础上,多设置辅导员,做好辅导员的传承工作,把学生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在新时代,加强辅导员应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培养,做到与时俱进,用生动的形式进行教育,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广泛度,把教育工作做到实处,做成精品。

4.总结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大量通过网络途径,而网络途径带来的优势和缺点都需要辅导员进行妥善的利用和规避,做到网络思想教育的更好更有意义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大学生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网络时代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网络时代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