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
2017-12-22马骏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马骏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绿色金融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
◎马骏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11月29日至30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清华大学共同举办的世界公益慈善论坛在京举行。在30日上午主题为《社会影响力投资的国际视角》的平行论坛上,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介绍了中国近年来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的进展。
我所在的组织,叫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简称“绿金委”),绿金委的主要职责是提升绿色投资,过去几年,我们主要是研究中国的绿色金融框架。
中国已成世界最大绿色债券市场
2015年时绿金委起草并发布了绿色基金目录,里面包含了绿色债券定义、原则和参考标准等。此后,绿色金融发展迅速,中国的绿色债券从零起步,2016年中国绿色债券在境内外发行总量达23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2016年发行绿色债券总额的40%。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
几个月之前,绿金委还成立了全国性的绿色项目数据库。今年6月,国务院发了5个省区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现在各地的积极性非常高。前不久,我带绿金委的代表团去新疆搞了一次项目对接会,新疆拿出500个绿色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仅仅两天的会议,双方就签了几百亿元的合作意向书。目前,有几千个绿色项目在中国开展,它们都收录在绿色项目数据库中。
让中国的海外投资更加环保
绿金委还与中国投资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等6家机构联合发布了《中国金融机构及企业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倡议》。里面主要是中国海外投资的绿色风险评估的原则和文件,包括了12条指导性原则和意见,来帮助中国的公司和投资者在“一带一路”投资时,努力确保他们的投资项目是绿色的、低碳的、对环境友好的。
中国政府发布了绿色投资的原则——《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鼓励中国投资者进行绿色的投资,负责任的投资。这意味着,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要先评估项目在环境方面的风险。另一个是绿色项目的信息披露,《意见》明确提到要逐步建立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来鼓励所有公司披露他们在绿色投资方面的信息。我们希望到2020年所有污染企业都必须披露环境信息。这样的话,投资者就能从公开渠道看到一个公司在环保方面的所作所为,让投资者选择是否进行投资。
国际合作解决“搭便车”难题
中国在促进绿色投资、发展绿色金融方面还有一个亮点,就是中国发起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2016年,中国在担任G20主席国期间,发起成立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我有幸担任小组的共同主席,与英格兰银行的专家一起共同主持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我们这个80人的小组最后形成了7项倡议,写入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成为与会各国领导人的共识;2017年,小组又提出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和改善环境数据可获得性的倡议,写入了“G20汉堡行动计划”。这些成果对推动绿色金融主流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说明绿色金融已经得以推广,并成为一个主流的概念。
说到国际合作,我就觉得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正好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改善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其实就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尤其是应对气候变化,这是与人类命运高度相关的。因为一个国家减少了碳排放,就帮助全球减少气候变化的压力,所以它有巨大的外部性。也就是说,你干了一件好事,受益者是全球所有的人。因此,如果各国不互相协调,往往会出现“搭便车”的问题。什么叫搭便车?就是,既然你做的好事我能受益,那你去做吧,我就不做了。如何来解决搭便车的问题呢?那就得各国坐下来谈判,大家同时来做好事,还要一起签协议,互相监督。这样所有人最后都会受益。
所以,我觉得《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与会的高层领导人都认可这一理念——用绿色金融造福全人类,为社会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