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美与自然”

2017-12-22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名作欣赏 2017年29期
关键词:主观性金秋规律

⊙杨 晔[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文苑经纬

浅论“美与自然”

⊙杨 晔[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历来,美都是人们讨论的话题,早到《乐记》,晚如至今,关于美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人们总说美分为艺术美和自然美,艺术美是人为创造的,自然美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加工改造过的自然景物的美,另外一种就是未经人工雕琢的美。这种关于自然美分类的说法,就审美对象而言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来,这个分类就有些自相矛盾。本文便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谈谈美与自然的关系。

美 自然 人化自然 自在自然

一、美是什么

到底什么是美,美的实质是什么,“美”的外延有哪些?这是千百年来文人骚客和知识分子乐此不疲的探讨话题,但似乎也是一个总也讨论不清的问题。在我看来要说清楚这些问题,至少要从三个角度出发来进行思考。

首先,关于“美”这个字,《说文解字》中写道:“美,甘也,从羊从大。”而羊是“主给膳”的,也即美与“膳”同。既然有人指出“羊大而为美”,那么在原始社会羊大之所以为美,会不会因为“从膳”?只有能够满足人类生理需要的羊才是美的吗?“美”与人的生存本能息息相关,在远古先民看来“美”的东西是可以满足他们生存需要的。这一点在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一书中也有论述,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时,人类才会进行更深层次的安全、归属与尊重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思考。也就是说,对于“美”的追求在更深层次上来讲是与人的功利性相关的。

其次,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进行写作时,常常提到金秋,难道喜欢金秋是因为秋天万物凋零吗?可能不是,喜爱金秋是由于它是收获的季节,老农辛勤一整年看到他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如此的丰厚,心中必定是喜悦的,那么他眼中的金灿灿的谷子自然便是美的。因为这谷子不仅代表着他一年的劳动成果,同时也代表着他来年安稳的生活。可是,同样是金秋,在独自漂泊、客居异乡的王维看来,却只能是“遥望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他想到的是自己漂泊的孤苦以及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也就没了农民伯伯看金秋的那份喜悦。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亮成了可以一起喝酒的伙伴。在漂泊的杜甫眼中,月亮就成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份深切的思乡之情扑面而来;而到了《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张若虚面对月亮则有了一份对宇宙、人生的思考。由此,我们可以说,美是与人类个体紧密相关的,即使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看来,它的“美”也是不一样的。

最后,当我们看《三国演义》经典桥段“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关羽的每一个动作都让人感到一种力量之美,让人看得酣畅淋漓。可是假如我们变成了关公的刀下鬼时,无论他的动作是多么流畅,人物是多么俊美,我们都不会认为他是美的,反而是冷血的刽子手。“黄河之水天上来”展现的是多么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景象,但仍有很多人更偏爱南方江流的细水潺潺,认为那才是美,因为比起黄河水的澎湃,江南细水的潺潺更给人安全、闲适之感。欣赏美是有前提的,我们必须置于安全的境地才能欣赏美,就像布洛的“审美距离”一样,欣赏者必须置身事外,才能感受到“美”。而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美”这个词语,并不是所谓的美的客观性,而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界中的美。可是如果没有人的参与,没有人的欣赏,什么东西都不能称之为“美”。

综上,我们认为,“美”是与人的生存本能息息相关的。也就是说,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在更深层次上来讲,是与其审美功利性相关的;美是与人类个体紧密相关的,即使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看来,它的“美”也是不一样的;欣赏美的人往往要处于安全境地中才能更好地感受美,也就是说审美需要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

二、人眼中的美

朱光潜先生《谈美》一书中指出树的三种形态:生物学家看到的是树的纹理,木匠看到的是树能不能做成家具,在欣赏美的人的眼中这棵树才是美的。换言之,“美”的主观性很强。在杜甫的笔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能够落泪,鸟可以惊心,这种凄凉之感便是杜甫眼中的“美”。而当他写出诗来,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美,有的甚至无法发现美。例如三岁小孩,在他眼中这句诗不过是每一个字的随意组合。在一个兴高采烈的人看来,这句话兴许是无病呻吟,他并不能更深层次地体会到其中的意境。而一位正值国破家亡的流亡人看到这首诗,恐怕会被其中的意境所感染。

由此可见,认识美、欣赏美的主观性很大。德国姚斯正是从美的接受的角度创立了“接受美学”,那么为什么美有如此大的主观性呢?在中西方都有很多解释。

德国肖费尔父子提出“移情说”,在他们看来,我们所认为的“美”是“移情”的结果,而“移情”说即审美主体将他本身的所思所想移注到对象物上,使人与物相融合,使感情外化,最终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我国古代学者也有这种类似的论述,例如唐代柳宗元在评价《兰亭集序》时说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他的意思就是说《兰亭集序》不是因为自己美所以美,而是因为有人欣赏,它的美才可以彰显。所以我们揽泰山的雄大,观华山的险峻,不在于山本身,而在于欣赏的人,正是由于人的参与,将胸中万千思绪附于山川之上,才让我们感到山是美的,这也就是石涛所说的“代山川而立言”。

德国伊瑟尔提出了“召唤结构”一说,从美的载体上阐述了为什么美是主观的,而美的载体是有空白的。一幅画永远是静态的,可是当人去欣赏它的时候,会在脑海中想象出它的“前世今生”,比如,当我们观赏明代画家张岱的《山塘短棹图》时,就像亲眼看到清水潺潺,云雾缭绕;当我们读钱锺书的《围城》时,看不到、摸不着方鸿渐多次旅途辗转的艰辛,却能在脑中想象出他们当时的狼狈与不堪。其实无论是诗,是画,还是书法,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样的,可是在脑海中想象到的东西却不一样。这就是文本中存在的空白,它必须要靠观赏人的想象,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美。

由此,美是带有主观性的,而且这种主观性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了主观因素,美就不能称之为“美”。

三、自然是什么

上面我们谈了美是什么,现在就来说说自然。“自然”一词被马克思多次阐述,在他看来,自然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两种。自在自然是没有受到人类实践活动所影响,不为人所知的自然,其一切规律遵循自然界本身。而所谓的人化自然,便是为人所知,被人们的实践认识活动所影响,固然也会遵照规律,却可以人为利用规律为自己谋福利。固然这两种自然有着人为干涉的区别,可其第一属性在于客观实在性,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我国古代,最早提出“自然”这个概念的是老子,他在《道德经》中这样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是说,人遵循大地规律,大地遵循天的规律,天遵循道的规律,而道遵循自然的规律。那么我们就不禁要问:“自然”究竟是什么意思?在《说文解字》中有如许说法:“自”就是鼻子,我们人一般指自己都是指的自己的鼻子,因此姑且可以将“自”看成是“自己”的意思;“然”就是烧的意思,在上古时期能用火进行烧烤的人,是可以使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因此这个人就有了主宰别人命运的权力,所以“然”字也可引申为“主宰”之意。那么,现在我们将“自然”两个字拼起来,其意思就变成了“自己主宰自己”。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自然”想必也是这个意思。

四、结语

上面我们已经说过了,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了人的思想情感的浸润,这个事物才是美的。而当一个拥有美的内在属性的事物没有被人所观赏并体会到其中的美好,那么在这个人看来,这个事物也就没有所谓的“美”了。换言之,所谓“自然”就是自己主宰自己,和人没有什么关系。而美就必须要有人的参与,若是没有人的参与,任何东西都是独立在“美”之外的,便不能称其为真正的“美”了。

[1]朱光潜.谈美[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

[2]姚顺良,刘怀玉.自在自然、人化自然与历史自然——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基础概念发生逻辑研究[J].河北学刊,2007(5).

[3]李咏吟.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分及其价值反思[J].文艺评论,2008(3).

[4]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5]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4.

[6]方汉文.比较文学学科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8]于民.中国美学资料选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作 者

:杨晔,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编 辑

:李珂 E-mail:mzxslk@163.com

猜你喜欢

主观性金秋规律
金秋稻飘香
金秋夕阳
《金秋》系列
Analysis of Character Etymology of the textbook A Key to Chinese Speech and Writing
找规律
论色彩在影视动画艺术中的运用
浅析后印象派绘画色彩
巧解规律
找规律
花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