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一浮《千人针》诗作鉴赏

2017-12-22王佳曦贵州大学贵阳550025

名作欣赏 2017年29期
关键词:马一浮六艺徐福

⊙王佳曦[贵州大学,贵阳 550025]

马一浮《千人针》诗作鉴赏

⊙王佳曦[贵州大学,贵阳 550025]

马一浮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既是一位哲人又是一位诗人。马一浮富于诗情,善于诗艺,这使得他的诗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深意。他毕生生活在诗意的世界里,其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众所周知,他提出“六艺之教莫先于诗”的主张,这是马一浮处近代忧患变革中对传统儒学的丰富和发展。本文将选择其诗作《千人针》从文学与儒学思想方面予以赏析,以体会马一浮的哲学思想和诗学境界。

六艺论 《千人针》 仁 德

马一浮的“六艺论”是新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一浮的学术观的主要代表,包括“六艺统摄一切学术”“六艺统摄于心”“六艺相互统摄”“六艺之本,即是吾人自心所具之义理”。“如实而言,须知六经非是圣人撰造出来,而是人人自性所具之理,如非固有,圣人岂能取而兴之?”故而其“六艺”概念实有着三层指向,即“六艺”之书、“六艺”之文、“六艺”之道。“六艺”之书,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儒家六经;“六艺”之文,就是此六经中所具体记载的知识性内容;“六艺”之道,就是此六种典籍中所蕴含的义理,换句话说就是六经中所赋予的价值性内容。因此,“六艺”体系是本于人性义理的体现,“六艺”是一切学术的统摄,也即“六艺”通过六经表现出来。

一、历史背景

谈及马一浮的“六艺之学”统摄于天下,可以了知“统摄”的第一层含义便是“通”。马一浮说:“言诗则摄礼。言礼则摄乐。乐亦诗摄,书亦礼摄,易与春秋亦互相摄。如此总别不二,方名为通。”在马一浮看来,“六艺”之间是彼此沟通的,没有明确的不同的界限。另一层含义是“统”。“六艺之教,莫先于诗。于此感发兴起,乃可识仁。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故一切言教皆摄于诗。”诗在中国传统文明和文学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一浮在运用诗词的创作中将“六艺”统于诗词,把统达于通,因而可以说这种统摄自然是与中国文化相系的。诗学也是马一浮毕生的重要成就之一。

马一浮一生直到临终绝笔与诗人的情怀都是相即不离的,可以说是生活在诗意的世界里。在诗作中,他不仅关注大众疾苦的社会现实问题,更是对思想观念、价值理想等问题有着深入的思想研究。从马一浮对传统儒家诗学思想观念的通解来看,他不仅仅主张以儒家“六艺之学”来统摄一切学术,还注重儒学和佛学之间的融会贯通,甚至是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融会贯通,甚至在西方学说如洪水猛兽涌入的时代,马一浮对儒家诗学坚持的基础也有所创新和突破,可以说他致力于将儒家诗学发展成为开放的、有活力的、包容的现代诗学。

二、文学赏析

从格律上讲,马一浮的诗不仅意境深远,情感流露自然,而且符合马一浮所主张的“格律细”。如果说诗歌的内容是诗的灵魂,那么赋予内容的形式便是灵魂的载体,一首诗缺少了赋予灵魂的载体,那便是索然无味了。马一浮说:“凡事取一种方式行之者,其方式便是礼,做得恰好便是乐。如作诗,格律是礼,诗中理致便是乐。”马一浮认为格律符合于礼,诗合于乐,因此诗是礼乐的合一。并且不仅是中国古典时代注重格律,在外国诗中也有抑扬高下要求,譬如十四行诗等。“格律”可以说是就音节音韵而言,也可以说是合于音律。因此,“格律”是诗歌符合于体和声两层含义的形式审美。

对马一浮而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他将悲壮之情表露于字里行间。然则何谓“志”也?它和“求仁”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马一浮说:“心之专直为志”,也就是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正显道心,以此言志、志即仁也”。故在马一浮看来,所谓“道志”,即“道仁”也。诗歌是众多“道仁”方式中的一种。“诗以道志,志之所至者感也。自感为体,感人为用。”在马一浮看来,“志”即“仁”也,诗歌中“仁”的体现通常是通过“感”,其间情感是通过直达本心的仁心本源流露,是他的“六艺”思想的下显。因此,在马一浮诗学中,作为“六艺”的一支,诗是以感性的艺术形态区别于其他分支的。

《千人针》是一首长篇叙述诗,写于1943年,“千人针”最早源于“千人结”“千人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国内生就这种风俗,即日本女人拿着“千人针”乞针。其本意是日本女性为了激励战士的作战意志,由一千个过路的女性在白布条上每人缝一针绣出图案而成,寓意为“避弹”,保佑其武运持久,保佑战士取得胜利,平安归来。诗由此起兴,讽刺抨击了日本军部、天皇把“千人针”当作庇佑的迷信愚昧行为,以致军国主义深入骨髓。

《马一浮诗话》中提到,诗,第一要胸襟大,第二要魄力厚,第三要格律细,第四要神韵高,四者备,乃足名诗。诗重中之重便是意境和情感,这些自个人胸襟自然流露而出,成为诗歌的基调。“千人针变万人坑,尺布何能召五丁。”诗人使用“千人针”与“万人坑”、“尺布”与“刀兵”的对比极具魄力与讽刺力。“君不见,樱花上野少人看,银座歌声夜向阑。板屋沉沉嫠妇叹,朱旗犹梦定三韩。”又是何等蔑视日本的痴梦,此间神韵出入家国情仇,放如狂士又格律细致,足见其“气格超、韵味胜,方足名家”。

《千人针》这首诗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从开头“游子征衣慈母线”到“文身只是虾夷种”,描述了日本妇女信奉“千人针”,赶制“千人针”的场面,这种行为一是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讽刺,彼国情义忠贞却是强加他国的暴行,故而是唾弃的反讽;后一部分从“徐福乘舟去不回”到结尾“朱旗犹梦定三韩”,描述了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残暴事实,不仅对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劫难,也是一种自我毁灭。马一浮秉承传统诗人的心怀天下,痛恨战争的不义残忍,对日本愚昧、丑态、迷信的唾弃,其间气格超拔,韵味达古今之间,体会这种格律和韵味是真正的名家气象。

《千人针》里,“徐福乘舟去不回,至今人爱说蓬莱。岂知富士山头雪,终化昆明池底灰”。徐福东渡使得历史上中国文明传入了日本,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进步,至今成为“佳话”。历代多有此类文化交流,而现在日本军国主义深入骨髓,侵略中国,给中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性浩劫。“岂知富士山头雪,终化昆明池底灰”,表面上以独特的神韵、优美的语言使人回味不尽,内里却是表达对日本人军国主义与忘恩负义的痛恨谴责。马一浮的哲学是儒家理念的“仁”“和”“礼尚往来”,表达了在人与人乃至国与国交往之间的最真诚关系。最后两句:“板屋沉沉嫠妇叹,朱旗犹梦定三韩。”写日本从明治维新后,处心积虑称霸,无休止地发起对外战争,而日本妇女的丈夫们为战争而牺牲的悲惨。“板屋沉沉”表达出失去丈夫的女人们内心深深的悲痛,惶惶而不可终日的凄惨。“朱旗犹梦定三韩”,描写了这些女人们梦到昔日日本侵占华北,梦里成功取得胜利,如今不过是痴心妄想,反衬出凄凉、讽刺之感。

《千人针》这首诗在文学修辞的使用上也表现颇佳,其中最突出的是用典来抒情达意,几乎句句皆典。诗中开篇“游子征衣慈母线,此是太平桑下恋”一句,引用了孟郊的《游子吟》的典故,表达了依依不舍的分别之情。“徐福乘舟去不回,至今人爱说蓬莱”,这是引用“徐福东渡”的典故。传说秦时徐福师承鬼谷子,后来被秦始皇派出海,载童男童女寻采仙药,最终却一去不返。《史记》中记载“徐福东渡”之事还包括从东南到蓬莱,携带了谷种,另有百工随行。欧阳修作《日本刀歌》则言徐福东渡时携带了大量的典籍,将文明传播到日本。“蛇吞象骨恐难消,火入松心还自燎”中“蛇吞象”是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中“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的典故,由此来比喻贪婪之甚。“明年《薤露》泣荒原,一例桃根随画桨”,《薤露》是一首挽歌,描绘的是薤上露水零零落落,渐渐干枯下来的场面。诗人慨叹露水干了,第二天还会再落下,人的生命一旦逝去,且问又何时才能归来?将这首挽歌用在此诗中,喻指士兵的死去。总之,诗人在此诗中各相譬喻用典,熟巧工整,精彩堪叹。

三、哲理分析

马一浮创作诗歌所追求的境界之一是自然的表情达意,但又不缺乏含蓄之感。用典可以使得诗歌语出自然、含蓄典雅而又深刻隽永,诗中的意象和典故是抒情达意借助的载体,“情”和“意”才是核心灵魂之所在。马一浮注重感情的表达,他说过:“感愈深者言愈挚。”马一浮生于忧患,又承担着对文化及儒学复兴的重任。其感情真挚,不同于一般诗人的羁旅忧伤,也不是一时之哀之念乱或者独谣孤叹,逃脱俗世,如蝉蜕尘埃之外。马一浮为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社会而忧心,为不幸的现实而感慨,所抒发的情感就自然超越于悲痛,在儒家的济世情怀中沉淀自己的“六艺”论。由于马一浮先生受儒学诗教的影响,他创造的“六艺”儒家哲学思想是伟大的。

“游子征衣慈母线,此是太平桑下恋。”“千人针”里也有敌国的家人亲情,不管是慈母手中线还是征夫与妻别,不管是捐躯赴死还是“千人针”带,这些敌国的英勇与女人的可怜反而衬出其愚昧与可悲。侵略的不义战争最终只能造成恶果自负,甚至这些对战争的幻想只能是随梦自破,因此这是一种对日本人的戏谑式讽刺。哪怕其红颜爱国也只会像富士山的雪,终究成为昆明湖底的灰烬罢了。因此,可以说在马一浮的眼中,日寇侵略不过是掘墓自埋,只等幻灭来到便摧枯拉朽!而中国军民在当时的奋勇抗战又强于日本,这中间是对抗战必胜的决心,也是中国文化、儒家哲学能够复兴的信心。试想自古日本是徐福东渡以来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中国在近代的战争虽败于他国,但是其文化未输,对于中国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

《千人针》这首诗中,马一浮重在批判日本人仅靠愚昧、迷信支撑虚伪的宣传所谓情真感人的正义主张,实质是用来掩饰其侵略的肮脏事实。这首诗写于日本战败之前的1943年,也算是一首“预言诗”,预言日本一定会失败,因为它触犯了人类的社会规律和最基本的德治理念。虽然马一浮所崇尚的儒家思想里的“德治”,实质是一种君对民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和统治,但现实中的“德治”强调道德这一因素在管理社会事务和统治国家中的作用确实重大,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诚不欺人。

在《尚书》中,“德”被看作是接受天命的前提,有“敬德”“明德”“经德秉哲”等主张。“德”是周人治世的最高心得,是由内心的哲思达到对天命明德的把握,这也是马一浮接续儒学的根本理念。诗的最后两句:“君不见,樱花上野少人看,银座歌声夜向阑。板屋沉沉嫠妇叹,朱旗犹梦定三韩。”上野樱花虽然美丽,如今却无人观赏。曾经繁华的街市,歌声也夜趋阑珊。日本处心积虑地发动对外战争,与诗文前段的日寇家庭的“慈母”“红颜”呼应讽刺,“嫠妇”为丈夫战死而悲痛欲绝,还做梦日本过去所发动侵略战争取得的胜利。诗末一方面描述因为日本肆意发动战争自身付出不可挽回的代价,另一方面反衬出日本一味迷信与自我麻痹的思想,操利刃袭友邻的利令智昏,正是违背了天命之“德”。

总而言之,《千人针》不愧为马一浮诗作之代表,气格魄力傲视一代,且暗合反讽日寇的嚣张气焰。从格律用典俱为一流,审慎思来,其立于儒家文化的济世情怀,赋予对时代的期望与德性的呼唤。他的“六艺”之道与诗学成就如星河光辉,似江河雄浑。名家之范作数量之多、成就之高,和《千人针》一样叙述抗战史实的还有《即事》(1941)、《晚望》(1941)、《广州湾》(1943)等。这些诗歌俱为一类,描绘具体深刻,不仅批判战争,渴望和平,而且饱含对中国命运的关切,对世界命运的关切。马一浮,作为一位造诣高深的现代新儒家学者,他的诗学理论和哲学思想相互渗透,相互关联。他作为一位重视笃行实践的诗哲型学者,终生为诗不辍,始终以积极的诗歌创作实践着自己的诗学思想。

①马一浮:《马一浮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54页。

②马一浮:《马一浮集(第三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938页。

③④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卷四)·礼教绪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第239页。

⑤⑧⑨丁敬涵主编:《马一浮诗话》,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第2页,第2页。

⑥⑦⑩刘梦溪主编,马一浮著,黄克剑、马镜泉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马一浮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46页,第692页,第694页。

[1]马一浮.马一浮集(第一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

[2]马一浮.马一浮集(第三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

[3]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卷四)·礼教绪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丁敬涵主编.马一浮诗话[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刘梦溪主编,马一浮著,黄克剑、马镜泉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马一浮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作 者

:王佳曦,贵州大学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伦理。

编 辑

: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马一浮六艺徐福
不灭的希望 永恒的信念——歌剧《徐福》一席谈
连云港徐福研究现状暨发展应对之策分析
当国歌响起
撒谎比说实话费力
撒谎比说实话费力
西周时期数字五学六艺
御风六艺
连云港徐福文化资源研究
马一浮不回熊十力的信
马一浮不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