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迈进新时代

2017-12-21朱松琳

决策探索 2017年23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朱松琳

11月23日,冬日暖阳。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南津渡街道香零山村,排列整齐的蔬菜大棚足有上千个。

在村口的蔬菜大棚边,村民胡云松看着正装上卡车的新鲜蔬菜,脸上笑开了花。他和妻子承包了2亩菜地,最快的时候一个月就能卖出一批菜,“年成好一年收入有10多万元,少的时候也有七八万元,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不远处的山坡上,橘子树被金灿灿的果实压弯了腰。

香零山村地处零陵区东南角,与城区仅一河之隔,是个传统的蔬菜村。几年前,由于蔬菜品种不优、销量不好等原因,村民收入普遍不高,不少人外出务工。

2012年,村支书胡昌平带领全村人开始了转型升级:以绿色发展引领蔬菜种植,重点打造无公害品牌。他们请来蔬菜专家,選定优质品种,建设有机肥化粪池和杀虫设施。同时,投入1000多万元,对蔬菜大棚进行彻底改造和升级。经过不断探索,该村有机农业茁壮成长,成为湖南省无公害蔬菜基地。

“以前村民需要到处推销蔬菜,如今坐在家里就能卖菜,村民年人均纯收入有2万多元。”胡昌平自豪地说,尝到了科学种菜的甜头,现在外出打工的村民都回来种菜了。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我们来说是个重大利好。”胡昌平表示,村里已开始规划再次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以创意农业、农业设计、农事体验和观光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田园综合体,实现现有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高度融合。

“明年这个时候你们再来,将会看到一个风景更加秀丽、设施更加完善的乡村田园综合体。”胡昌平信心满满地说。

他的信心来源于国家政策的支持。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为近6亿中国农村人口擘画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

未来,中国的农业将成为更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更体面,农村将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农村稳则天下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向纵深推进,但由于发展条件和能力的差异,也存在着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当前,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是补齐农村这块短板。广大农村居民能否同步实现小康,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

我国的国情、改革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和繁荣,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增强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事实上,近10年来,国家对乡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从未消减。针对农业农村发展问题,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有些乡村问题始终未得到系统考量和有效解决。

这一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值得人们期待。

乡村振兴——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超越

2005年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12年后,十九大报告又用了20个字,提出了新的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其中的变化需要我们细细体味。

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新农村建设将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心环节,强调经济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美好蓝图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传统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并不断转型升级,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各种新业态不断涌现。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实践,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产业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只有产业的蓬勃发展才能带来经济的繁荣。而新农村建设以来,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农村产业,又为乡村产业兴旺繁荣奠定了基础。

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新农村建设要求改变村庄面貌,通过对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治理,实现村容整洁,为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生态宜居在此基础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不仅要求环境优美,还要求空气新鲜、水源洁净、空间安全。生态宜居、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乡村,人民将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更幸福。

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新农村建设要求管理民主,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虽然管理民主是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但社会治理的效果更关乎人民群众的利益。社会治理的结果,是否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否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是否有助于人民群众拥有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人民群众更具有现实意义。相较于管理民主,治理有效要求更高,任务更重。

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新农村建设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其生活宽裕,但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要求还不高。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12363元,增长了2.45倍,为农村居民迈向生活富裕、富足打下了坚实基础。生活富裕是在生活宽裕基础上,对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而提出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又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是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概念。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点是产业振兴,因为只有农村产业振兴了,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拓展持续稳定的渠道。

加快振兴农村产业,首先,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其次,要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和农业与二三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新兴服务业,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更加坚实的农村产业支撑。endprint

乡村振兴——科技和人才是保障

当前,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农村科技服务力量薄弱,农产品技术含量低,已经成为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农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仅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更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3%至6%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要素的流失非常严重。现在留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严重的主体老龄化已经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仅在2016年,我国约有1.7亿农村人口离开家乡来到城市,寻找工作和增加收入是他们进城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约有2.82亿农民工进城。其实,这些农民工很难在城镇安居乐业,大多处于“城乡双漂”狀态。尤其是在当前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他们正面临“留城”与“返乡”的两难选择。

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农民工融入城市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方面都作出了很大成就。尤其在大力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方面,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各类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已达700多万,其中返乡农民工比例为68.5%。但不容忽视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投入少,导致农村人口素质偏低、人才缺乏。

因此,要全面振兴乡村,就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整合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同时,要激励更多优秀的城市人才下乡创业,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加强农村干部、农民和新型主体培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2017年1月,农业部印发了《“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总量超过2000万人,务农农民职业化程度明显提高;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总体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经营能力显著改善;农业职业培训普遍开展,线上线下培训融合发展,基本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一遍。

乡村振兴——让农民最大限度分享改革红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需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打通渠道,让广大农民最大程度地分享改革红利。首先,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将有利于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也给农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针对这个问题,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11月29日在参加《财经》年会时表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称叫作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对于这个制度,我个人认为是改革开放将近40年来,农村改革所取得的一个最重要的制度成果,它也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民的智慧和能力。‘巩固这个概念,实际上进一步强调了,党中央对于坚持在农村实行这个基本经营制度是长期不会改变的。我最近到各地农村去调查,感到农民对这个决定是非常拥护的。”

其次,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此外,还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调整农业补贴方式,增强补贴的指向性和精准性,提高农业补贴的效能;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对于报告中小农户的提法,陈锡文表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文件、党代会报告中从来没有过的。“中央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中,一家一户的小农户生产模式,可能还是中国会长期存在的一个历史现象,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消灭掉。”因此,他指出:“建设中国的现代农业,一方面要通过土地确权登记办证等形式让承包土地的农民,对于流转自家的承包地更加踏实、更加有信心,另外还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提供现代农业技术、经济服务,比如说通过托管代耕,通过购买农业的社会化服务,让各种各样的农业现代装备,更好地运用于小农户的生产中。”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农民的就业和增收,让广大农民最大限度地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

乡村振兴——明年将有实质性推进

据悉,明年“三农”领域的工作重点将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年底前将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明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会围绕战略实施作出部署,具体措施包括继续推进农村产权等制度的改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加快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等多个方面。

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明年的重点是要按照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要求,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抵押等。而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明年的工作重点还是要加强对农民的集体财产权益的保护,推进资产收益分配改革,要实现“私营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等多项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认为,根据此前试点延期的部署,明年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等三项改革试点将继续实施,各地还有很大的尝试空间,毕竟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养老度假等新产业新业态都需要用地。

此外,明年还要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李国祥看来,农业供给侧改革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实现农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主要指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比如今年玉米的价格一直在涨,明年对玉米的调整可能会放缓,而小麦在保证最低收购价的基础上,明年价格可能会继续下调,这一系列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让市场更大地发挥作用,降低政府的影响。”李国祥说,此外,要通过优质生产来调整结构,从追求单一产量转向追求品质质量,进行生产动能转换,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从而实现绿色生产,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endprint

实际上,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已经出现了下调。根据国家公布的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2018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5元,比2017年下调3元。据悉,2018年小麦价格调整是我国小麦托市政策实施以来首次出现价格下调。

郑风田也认为,明年的农业供给侧改革重点包括两方面,一是生产方式要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包括化肥农药零增长和关停污染行业等;二是产品停止追求数量最大化,转而追求品质最大化,保证产品的优质、健康、安全。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说,农业供给侧改革解决了农业安全问题和农民收入问题,在增加收入方面首要是产业兴旺,要多业并举,不只是生产粮食,还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乡村旅游业等其他产业,实现产业融合和产业链延伸,让农民有更多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专家在解析明年“三农”工作时,都提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可能会成为重点。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专门就此撰文指出,小农户长期并大量存在是基本国情,也是我们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巩固执政基础的依靠力量。带动小农户,就是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股份合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目前我国已经有1/3的土地在流转,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土地流转面积的增长不会太快。农民也需要土地,而加强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才是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小农经济还是存在的,并不是全部搞规模经营、大户经营。”郑风田说。

乡村振兴——踏上新征程

著名学者钱穆说过:“中国文化是自始至终建筑在农业上面的。”从中国人独有的思想情感便可窥见,“叶落归根”“入土为安”“故土难离”正是人们对乡村浓厚感情的真实写照。

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他的《乡土中国》一书中,将中国社会性质断定为乡土社会,为众多学者所赞同。

然而,延续几千年的乡村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變化,乡村的何去何从,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引发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踏上新征程,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在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撑上精准供给。不但要加大经济与物质文明建设,实现农民收入增长;更要推进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农村文化资源配置,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乡村特色,不断提升农村文化供给能力,促使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全面丰收。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乡村发展也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一样,绘就美好新画卷,成为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源泉,大步迈入新时代!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