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浅说:人人心里都住着一位圣人
2017-12-21胡锦明
汉字是摹写宇宙万物的物名及其事理,负载着科学知识、文化观念和哲学理念,并蕴藏着生命密码的全息符号。
聖(圣)字,从耳从口从王。从耳,指圣人都是先耳闻别人的意见,做到兼听则明;从口,口在耳后,听完了再说,结论是在调查的末尾;从王,说出话来就是天地人三才贯通的王道之理。这样的人可称为圣。
聖音通剩,至高一人。能称之为圣人的,指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那一个人。这一人也常处于高处不胜寒、自古圣贤多寂寞的境地。因为,在他那样高的境界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圣人,圣人,剩下的最高一人。圣人孔夫子,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武圣孙子,诗圣杜甫,医圣张仲景等等,都是独剩一人。所以,孟子只能称为亚圣。
现在聖改成圣,圣加上“忄”是怪,也就是奇怪,妖怪的怪。当看到报纸上大标题“当代字圣肖启宏”报导肖老师的生平,我笑着对他说:“当代字圣‘半个怪,这种名号不要也罢。”
聖改成圣,半个怪人?
堆果为盟
聽(听)字,从耳从王从德。从耳,指耳是听觉之官;从王,指要做天地人,三才贯通的王道分析;从德,讲非礼勿听,唯德是听。
聽音通厅,大厅宣明。大厅,本是聚众开会的场所,专门向大家发布各种消息,有门厅、餐厅、会议厅等等。是故,听字通音以厅。
聽改成听,何以为德?
夥(伙)字,从果从多。指很多人采了许多果,大家都把果放在一堆,即入伙(夥)了,然后由长者来均分。
夥音通活,一块干活。活即生活、活动、干活。在一块儿吃、一块儿住、一块儿干活的人,称之为伙计。在古时,也就是同伴,转而叫伙伴,与生活活动相关。
夥改成伙,提倡单干?
区失其品
鄕(乡)字,从乡从郎。幺,指小孩中排序最小的幺儿,儿郎在故乡长大成人,幺字一点变长了,长在乡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故乡。
鄕音通想,想念家乡。乡的概念主要指度过童年的那片土地,见到童年的朋友,就是见到了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相当多的人长大以后都会离开家乡,去外地从事自己的事业,所谓“树挪死,人挪活”。“树高千尺,落叶归根”,作为人总是一辈子想着自己的家乡,想着童年朋友的真诚友情。所谓“他乡遇故知”大都是指见着自己的老乡了。故乡,谁能不想。
鄕改成乡,儿郎何在?
區(区)字,由一个品字和一個匣字组成。品,代表众口,即很多人口,共同住在一个像匣子一样的辖区内,形成一个地区,与其它地方有区别。
區音通渠,区别细巨。区有细微的意思。常言“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渠是人工开凿的小水沟。从木,指架子,搭在高空的水槽;从水,指水流;从巨,指渠道来自巨流的源头。正是这些水渠,把巨流变成了细渠。分流各区。
區改成区,没品味了?
形上形下
來(来)字,从木从巫字的俩人。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生活中导师为巫。“工”字里站着两“人”,指气通天地(工),灵通两界(指阴阳两界)。木靠水生,巫师为民求雨,真的靈(灵)验了,雨水从天而降。“雨来了,雨来了”,“來”字反映的就是这种状态。
來音通赖,依赖巫來。古代巫师,是为民众治病、排忧解难的文化人。他们认为,宇宙间的物质无非是气、水、陆三种,水陆重居于下,气体轻居于上。研究无形的学问叫“形而上道”;研究有形物质的学问叫“形而下器”。然而,气又贯通于一切有形物中。如果人能将自身之气与万物之气沟通,那就好办事了,巫术就是用心灵沟通万物之灵的一种方法和技能,现今失传。
來改成来,谁能依赖?
質(质)字,从斤从斤从貝,意指人、事、物的本体,如本质、品质、实质、质量。凡有关于质,必须要斤斤计较,看值不值这个价。东西不同,质不同,价值就不同,故質音通值。
質改成质,缺斤短两?
开关无门
關(关)字,从门从联(聯)。两扇门之间有个联(聯)字,指这门是关(關)着的。或上了锁,或上了闩,总之是联(聯)在一起了。
關音通管,关联统管。把门关起来,意味着对门里面的人和事都要统管起来。若要是不管,那就开门放他们出去。有门才有开关,无门就无所谓开关,故開關从門。
關改成关,无门咋关?
開(开)字,从门从形。關(关)指两扇门是联(聯)系的,是关起来上了锁的。開(开)字,用形不见影,表示既未上锁,也未系绳,门是开着的,一推即开。
開音通凯,凯旋门开。古代城池的门,何时开,何时关,是很讲究的。以北京古城为例,专门设有阍官,阍官只管一件事,按时开门,按时关门。军队出征时,走安定门;打胜仗回来,走德胜门。仗未打好怎么办?还有东便门、西便门可走。开大门那是迎接军队凯旋,法国拿破仑为了纪念他出征得胜归来,建立了一座凯旋门,可以从中看出凯与开的同音意通关系。简化后,开关无门,但源于有门。
開改成开,无门咋开?
阴阳互根
陰(阴)字,从山(阝)从今从云。阴阳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最高概括。汉字把它讲得简明、透彻,言之凿凿,有字为证。从山(阝),拿某个空间位置来说事理,一个显著的物体,一座大山;从今,指现在的时间(时间只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段);从云,说这座山,今天有云,不见太阳,是陰(阴)天。说明阴与阳,不是指离开事物外的某种东西,而是指一种东西的两种状态。
陰音通影,阳射投影。有云出影,有影成阴。那么,这个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由于云的上面有阳光的照射而形成的。没有阳光哪里来的云影呢?没有云影也就没有阴的概念存在。所以,阴阳任何时候都是互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转换的。这就是陰字告诉我们的自然辩证法。
陰改成阴,有月即阴?
陽(阳)字,从山(阝)从旦从月。一阴一阳谓之道,这是中国哲学的最高概括。这个山上(指一个时间和空间),白昼出太阳(从旦),晚上出月亮(从月),是个晴天。晴天即陽(阳)天,相反,陰(阴)字讲“今天有云,此山为陰”,有云见不到阳光,是阴天。阴阳指一个东西的两种属性,如一个人的两张面孔,一会儿给你来阳的,很灿烂;一会儿给你玩阴的,很晦气。
陽音通扬,元气伸张。宇宙万物乃一气合成。元气静而生阴,动而生阳。揚(扬)字,从手从阳,意为发扬、表扬、弘扬,即把元气扩大、弘扬、伸张,主要突出阳的动态性、延展性。在《易》学里,阳用太阳来代表,阴用太阴来代表,写成汉字即是“日、月”二字,上下合在一起叫“易”。
陽改成阳,阳盛不易?
同心相连
戀(恋)字,从絲(丝)从言从心,两糸(sī,思)之间,交之以言,底下是个心。絲音通思,两相思,永不变,这是戀情的力量,不可小视。戀字,表示着心、言有丝丝相扣之意。
戀音通连,同心相连。但凡戀者,都心相连,在毫不相干的人之间是不会有依恋的,是故,戀字通音以连。
改成简体的恋字,从亦从心。亦在中华大字典中的解释:犹也,总也等。两糸(思)之间,交之以言不见了,恋字只令人以歧义,也会给恋爱的价值观增加不好的意念,同时,汉字的形美、意境都丢失了。
戀改成恋,絲(思)言不见。
變(变)字,上为两絲(丝)之间,互交以言;下为共处一处的夂(zhǐ )字部。两人相处,互交以言,这就是變(变)。变即改变、变化、变更、变通等等。
變音通便,变通观点。便即方便、便利。两人相处,互撑互助,互相提供便利,这就需要为他人着想,改变自己,通达对方。变则通,通则久,人与人之间的变,万变不离互交以言。
戀与變,上部字形一致,心换成夂,就从恋到变了,说明恋也是会变的,只要心又一次撇下了,所有热恋中的海誓山盟均为泡影。这是汉字“戀”和“變”的辩证法。
作者简介:
胡锦明,中国姓名学第五代传人,汉字应用学者。长期潜心研究汉字在应用领域的作用力,发现汉字是载负生命密码的全息符号。近几十年,一直在大声呼吁:让更多的人能识繁写简,把汉字中蕴含的哲理和精神永远传承下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