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立意中的设问策略
2017-12-21施辉
施辉
众所周知,读题是应试作文的第一能力,但是,如今仍有不少学生拿到作文题,首先想到的是有没有“成品”去套用、有没有素材去搬用,却在审读作文题目时草草了事,没有对作文题目进行深入的理解、剖析,写出的作文往往是没有思考痕迹的一个凑合的怪胎。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审题立意时的肤浅粗疏的问题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自我设问,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第一问:就一个角度吗?
请看下面一道作文题:
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
材料中的这两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好学者呢?经过笔者的不断追问,一部分学生认为是好学者,只不过思维僵化,以为囊中有萤、天空下雪才能读书。一部分学生认为不是好学者,这是一种作秀,是形式主义,就像王小波在《理想国与哲人王》中写到的,“毛主席有一个夹着雨伞从湘潭出来的形象,有个人有时候就夹着雨伞,模仿那样子,觉得形式上的模仿,可以导致实质上的模仿”。还有一部分学生也认为不是好学者,这种置当下有利的条件于不顾,而口口声声要去创造条件学习的人,恰恰是伪学习者、伪奋斗者,所谓的寻找条件正是逃避学习的借口,这样的人即使囊中有了萤火虫,即使下雪天,其实也不会学习的,他们只是假装走在学习与奋斗的路上。
再如,《朗读者》节目中有一期核心词是“眼泪”,我们可以这样设问:眼泪为谁而流?除了为亲人,有没有为陌生人甚至为一只狗、一头牛?一个人流泪,为什么可以牵动一群人流泪?又或者,一个人流泪,为什么一群人无动于衷?当一群人流泪,唯独有一个人不流泪时,我们能不能去绑架他人流泪……
由此可知,如果作文材料提供了几种现象,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发表看法,也可以对几种现象进行归类,求同或求异,找到审题立意的另一个角度。进一步看,对材料中的现象既可以肯定之,也可以否定之,即使都是否定,否定的理由也可以是多方面的。还可以从对象入手,比如关键词是“碰撞”,可以从“实”的角度,也可以从“虚”的角度,比如个性、观念、文化、思维方式等产生碰撞。
第二问:一定非此即彼吗?
非此即彼,非彼即此,是一种对立思维。余党绪先生曾撰文批评这种思维,因为其将充满线性与非线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偶然性与必然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的混沌世界做了一个机械的分割。其实,真正的世界面貌应该是多元、琐碎而复杂的。
我们在审题立意时,应避免被一些貌似二元对立的作文题给套住而做出非此即彼式的简单论断。如犹太人有一句座右铭“马上解决”,中国人的一条古训是“三思而后行”,这两则古训其实不是对立关系。“马上解决”并不意味着没有思考,有“三思”,“马上解决”才有可能,才能正确有效。总之,“思”要谨慎周全,但也不能因为延宕拖拉、优柔寡断而错过有利时机;“行”要果敢迅速,但也不能因为缺少周全的思虑而行事鲁莽仓促。这并不是各打五十大板的懒惰思维,而是在矛盾中看到了事物统一的一面。
再看下面一道作文题:
周国平说:“伟大的爱国者往往是自己民族的深刻的批判者。”马海祥说:“做一个建设者,远比单纯地希望砸烂它的批评者更难能可贵。”
审读这段材料,可以自问:爱国者一定只是批判者或者一定只是建设者吗?真正的爱国者绝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绝不会置身事外,仅仅冷嘲热讽。批判也不仅仅是为了宣泄情绪图一时痛快,而是为了深刻地揭示民族劣根性,革除民族痼疾,批判中、否定中其实隐含了肯定和建设,所以作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其身上烙下的批判者和建设者的姿态其实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如果看到这一点,我们的立意就更有思辨性了。
第三问:思考只能停留在一个层次上吗?
学生平时的写作层次感普遍不强,论证观点时,或者反复不已,或者绕来绕去,思维在一个旋涡里打转,这与他们在审题立意时候思维的触角没有向更深处伸张是有极大关系的。
朱良志先生写过《生命的态度》一文,作者在阐述了“生命态度”的核心意义和观照世界的方式,即阐明“是什么”后,转入了“为什么”要秉持这样的态度的分析,即以“生命态度”观照的世界就达到了美学上的“境”,至此,文章转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有句话说:“林中枝繁叶茂的大树往往和其他的树保持着足够的距离。”很多学生都能去分析为什么枝繁叶茂的大树与其他的树要保持距离,也就是能分析“枝繁叶茂”的原因,如果进一步追问——到底是怎样的距离?何谓足够的距离,层次就明晰了,立意就深了。比如对于作家和大众之间的距离,刘再复先生认为,“好作家不迎合大众的趣味,但永远和大众心灵相通”。既不媚众,也不脱离大众,这就是一个作家“恰当、足够”的距离。
就一个层次吗?这样的设问可以提醒我们在说理分析时,不要仅仅满足于联系一些现象,举一些事例,还要究其原因、实质、根源,分析其危害、结果,表明写作者的态度、立场,思考解决的条件、方法,等等,从而让文章的层次丰富起来,具有纵深感。
第四问:就这么笼而统之唯命是从吗?
孙绍振先生指出:“立论要求准确,故往往概括一种简明的概念或者判断,而概念或判断越是鲜明,就容易简单化、片面化。”所以,在审题立意时,不要被动地仅仅追随证明材料中比较显现的观点,而要思考观点中可能潜在的矛盾,并对矛盾做具体的分析。
《新闻周刊》曾分析过这样一则标语:“打输的住院,打赢的入狱。”其实,“打输的”如果是责任方,除了住院,也要承担法律责任;打赢的如果是责任方,除了入狱,也可能受伤住院啊。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具体分析了,才能发现不是那么简单和绝对,对一些观点就不会那么盲从了。
再看下面一道作文题:
删除我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这道题目中“瞬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到底是怎样一些具体的“瞬间”?这些具体的“瞬间”何以与今日的自己有着“深刻的关系”?站在今日,如何看待这些过往的“瞬间”?是遗忘、忽略、美化还是寻思?对过往的瞬间的态度与未来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一种叫“概念打包”的问题,也就是根本没有解读概念。如果我们在审题立意的时候做这样一些具体的设问,或许可以避免这种思维的简单化、懒惰化现象。
不唯命是从,同样表现了审题立意时思考的独立、自信和深入。比如有一道作文题是这 样的:
人体的细胞每三个月会更换一次,由于不同细胞代谢的时间和间隔不同,一个人将一身细胞全部换掉,需要七年。也就是说,七年之后,从生理上来看,已经是另外一个人了。
材料突出的显然是“变”,写作时就必须顺应材料的观点倾向吗?有位学生在这样设问后,认为在变化过程中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而且也是不需要改变甚至不能改变的,如人性中的美好、城市的独特风貌,如民族之魂、文化之根。这样的立意,可谓独特而深刻。
林语堂先生早在《论读书》中批评学校竟然教“记问之学”,不教“慎思明辨之学”,可谓见识深远。“慎思明辨”的核心是不盲從,不盲信,不专断,不浅尝辄止,保持怀疑与质证。读书需要“慎思明辨”,写作亦如此。在审题立意中,将“慎思明辨”转化为具体的设问,可以让思考的方向更明确,分析更深入,文章更精彩。
(江苏省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215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