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农村精准扶贫融合

2017-12-21杨济合

现代交际 2017年23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准扶贫农村

杨济合

摘要: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非遗文化失去活力。精准扶贫在实施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借助非遗文化在农村开展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精准扶贫 农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3-0027-02

一、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吉林省农村精准扶贫的基本情况

(一)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情况

吉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民间传统文化,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非遗文化缺少认同感失去了应有的活力,文化存在不适应社会需求,从前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失去了立足与传承的根基。当前,大多活态传承人年事已高,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来不及把优秀传承人掌握的传统技艺存留下来,人亡歌息,人去艺绝,就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弥补的损失。非物质遗产的濒危性表现在传承的危机,解决传承危机的关键便是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培育。而过去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不够,全社会普遍对保护工作淡漠和忽视,非遗文化日渐式微。

非物质文化的缺失引发了国家与社会的关注。从2011年《非遗法》正式实施以来,吉林省各地区落实非遗法内容,切实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责任。政府在保护传统文化中积极鼓励和支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工作,2014年起分批次公布了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并于2017年设立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知识和技艺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吉林省农村精准扶贫实施的基本情况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确”,而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精准扶贫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的作用,政府运用行政职能进行引导和监管,发动一切社会力量参与。吉林省也按照中央精神和国家政策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截止到2016年年末,吉林省仍有八个国家级贫困县,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省、市、县三级联动包村落户。

虽然吉林省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扶贫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扶贫工作无延续性再生能力不强,政府的帮扶只是暂时改善贫困户的生活,没有解决贫困根源如家中缺少劳动力、不能改善造血能力。第二,扶贫内容方面重物质忽视其他方面,政府给农民发放补贴金却没考虑村民内心的感受,极易挫伤农民的自尊心或者养成惰性心理。第三,扶贫模式方面重生产忽视市场,一味地为了业绩进行生产不去考虑市场需求,不仅浪费了资源还造成了产品积压。

就此,我们对吉林省精准扶贫如何更有效、更精准做了思考,认为将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农村精准扶贫相结合,既能推动吉林省的精准扶贫工作,又能促进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农村精准扶贫融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育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高农民的创收技能

被动参与不如主动加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过去非遗文化传承难,仅靠政府鼓励无法从根本上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文化传承人数很难有所增长。非遗人才培养不足制约我省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当非遗传承与农村精准扶贫联系起来,侧面说明文化的传承成为农民谋生的一种技能,与村民的经济利益挂钩,非遗文化的发展前景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学习热情,也使过去世代相传的技艺有了更广泛的传承对象。

(二)有效增加农民额外收入,带动农民致富

农民一直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农民的生活状况与收入关系着中国的社会稳定。对于贫困农民,过去仅靠救济金和米油面等生活必需品的帮扶只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而现在农民通过习得非遗文化的技艺,自己制作物质产品,增加了农民额外的经济收入。农民用勤劳与智慧提高了生活水平,逐渐摆脱贫穷与落后的状态,农民的精神世界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农民的富裕关系着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有利于村庄文化的发展,提升农村的知名度

将文化融合到扶贫工作中能够深层次地挖掘出村庄潜在的文化,事实上村庄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情结,通过对手工和民俗活动的再继承和学习发展,村民需要的文化,唤醒濒临失传的非遗,填补了文化的空白感,使村民群体获得精神上的归属。村民在传承中形成浓厚的氛围,形成规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提高了村庄的知名度,使全村村民积极参与,增强了村民的自豪感和村庄的凝聚力,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

三、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实施精准扶贫的具体途径

(一)政府主导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土的非遗项目

政府应派专人进入扶贫地区进行跟踪调查与走访,了解该地区自然风貌、乡土人情、文化传统等,要考虑当地是否有相关的手工传统,考虑地区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底蕴,在因地制宜地确定项目前先做一个民意调查,了解政府行为是否符合民众心意,并及时作出改进,采納专家建议来帮助地方选择农民乐意接受的非遗项目。

(二)政府出台扶持非遗政策,并设立专项资金

对于濒危的文化遗产来说,因为环境变化,文化存在的土壤已经消失,也缺少转变为经济利益的能力,行政机构的包揽能解决文化项目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政策倾斜,才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政府应该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定期发放专项补贴。只有解决了非遗传承人生活困难的问题,才能让他们在传播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仅靠政府的帮扶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企业来说政府应该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土地租赁减免等,吸引企业入驻投资文化产业,从市场方面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在非遗传承的起始阶段农民缺少启动资金,没有能力购买与其相关的工具和材料。因此,政府在提供技术支持的过程中也要给予贫困户一定的物质帮助,减轻村民的经济负担。

(三)非遗传承人对农民进行非遗手工技艺培训

政府在确立项目后要制定培训工作的奖罚措施,政府要建立文化传习地,能使培训更加规模化,体系化。近些年来吉林省农村中小学合并有一些校舍荒废,这完全可作为培训的场地,对于特殊群体可就近在村委会进行学习,让年老一代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精华传

给年轻一代,使整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永续,并可再传承、再创造、再生产。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高校的教育资源提高传承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富传承人利用现代科技开展传承活动的方式与方法,增强传承人进行文化传承的本领与能力,用手工技能培训带动更多的人去就业,让他们用自己的手艺致富。

(四)畅通非遗产品市场销售渠道

只有将产品销售出去才能给村民带来经济利益,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吸引企业的投入,重视规划,以县或乡镇为单位设置处理点,每个乡镇,进行设备分配,采取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方式采购非遗产品。发展社群电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拓宽对外的销售渠道。加强政府对非遗文化及其产品的宣传力度,切合地方实际,在经济落后地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活动。通过活动来扩大传统手工艺项目和传承人的影响,通过活动来吸引广大群众的参与,吸引企业投资。通过在政府主导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动员组织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引发社会关注度增加购买力,推进文化产品手工制作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揭子平.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9).

[2]曲贵卿.协同创新: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有效途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准扶贫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