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研究

2017-12-21刘荣朝阳名喜李誉卓

网络空间安全 2017年11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评估

刘荣朝++阳名喜++李誉卓

摘 要:文章对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辨析,阐述了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的主要评价指标,研究了指挥效能评介指标的具体度量方法,并提出了基于作战实验的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关键词:网络空间;联合反恐;指挥效能;评估

1 引言

作战指挥效能作为整个指挥系统运行结果的反映,是指挥系统功能有效发挥的体现。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是指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员及其指挥机构(系统)在实施指挥活动中发挥有效作用的程度,是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的指挥能力、指挥信息系统运行状态等的反映。研究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是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衡量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活动的尺度和标准。提高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是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问题研究的归宿。

2 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指标

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是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的关键。世界各国军事学术界概括了对作战指挥的一些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明确了应该如何实施指挥,以保证指挥的高效性,其实质就是对作战指挥效能的定性认识,也是构建指挥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来源。研究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指标,要充分吸收这些理论的营养。俄军认为,实现指挥的高效性必须考虑连续性、时效性、隐蔽性、稳定性和高质量五个因素[1]。美军认为,“衡量指挥与控制系统的标准是看指挥官的意图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贯彻以及情况变化时该系统迅速和有效地应变的能力”[2]。我军认为,“加强情报活动,掌握战场情况;运用科学方法,及时正确决策;着眼全局,把握关节;密切协调,发挥整体效能;果断坚定,机动灵活;积极对抗,稳定不间断” [3]。

综上所述,可以从对作战指挥的共性要求中,提炼出评估作战指挥效能的三个基本因子,即准确性、稳定性、时效性。而这三个基本因子也是评估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的核心因子,如图1所示。

2.1 准确性

准确性是指是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机构所下的决心和拟定的计划以及其付诸实施的优劣程度。“衡量指挥质量的标准是表示某一指挥过程为军队完成战斗任务能产生影响的各种指标……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指标就是所属部队的作战结果与指挥机关完成任务水平的依赖关系。”[9]影响网络空间联合作战指挥指挥活动正确性的因素很多,涉及范围也很广,很难说清楚。但如从网络空间联合作战指挥效能的生成机理看,网络空间联合作战指挥决策是其指挥活动的核心环节,并通过命令、指示成為指挥活动和部队行动的基本依据。正确的决策形成正确的行动,产生高的效能。作战任务、作战力量、作战时间、作战空间和作战方法,是作战行动的五个基本要素。指挥者对这五个要素的决策情况,决定了所属部队的作战行动是否能形成和发挥出对敌战斗力优势。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准确性包括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决策质量和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控制质量两部分。

2.2 稳定性

稳定性即作战指挥的稳定性,是指作战过程中,在任何条件下,指挥员和指挥机关正常履行指挥职能,确保指挥信息可靠、及时、持续传递,指挥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连续展开而表现出的特征[5]。对于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稳定性来说,应包括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活动的稳定和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系统的稳定性。而其中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系统对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的影响更为突出,且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活动的稳定性不便于量化,因此在衡量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稳定性同时,主要考虑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系统的稳定性。指挥系统的稳定性是一个包括可靠性、抗毁性和抗干扰性的综合性概念[6]。在指挥信息网络中,指挥节点、行动节点及其之问的链路一起构成指挥信息网络结构。而指挥信息网的总体稳定性数学模型可表示为[7]:

其中:W为指挥信息网络的总体稳定性; 为指挥信息网中指挥节点i与j之间的可靠性;M为指挥机构数; 为用户之间的加权因子。

2.3 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活动的时效性。时效性是作战指挥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指挥周期的长短,是衡量指挥时效性的基本指标。“作战指挥周期的长短与战场态势变化的快慢相适应”的规律表明:一是指挥的时效性不能使指挥周期小于战场态势变化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指挥者如能提高指挥的时效性,就能为所属部队的作战准备留出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而增大指挥效能。对于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时效性的评估,可采用前苏军阿尔图霍夫的方法[8],通过事先制作的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流程工作网络图,计算出整个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活动持续时间的数学期望值和以完成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活动的实际时间相对数学期望值的均方根偏差,计算出关键线路持续时间的数学期望值,最终计算出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所有指挥工作的概率,以此作为度量时效性的指标。

3 基于作战实验的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方法

考察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的高低,在具体的基于作战实验条件下相对于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实践活动,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才有意义。基于作战实验的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方法,就是在预测性评价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时,以作战实验为基本依托,面向作战实验的全过程,在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和实验结果处理等环节和阶段,综合应用实兵演习模拟、沙盘或图上作业模拟、兵棋推演模拟、计算机作战模拟等方法,针对性地解决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中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估数据采集和评估结论获得等具体问题,实现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的有效评估,如图2所示。

3.1 作战实验设计

作战实验设计是指根据作战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实验指标、实验步骤等进行设想和计划的活动[7]。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实验规划设计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确定框架。在明确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的目的、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作战实验的一般规律和现有的实验资源,概略性地确定实验的环境设置、人员、阶段划分,实兵演习、沙盘或图上作业、兵棋推演和计算机仿真的时机与衔接办法,以及实验的组织、保障、协调等方面的要求,给出框架性的总体方案。二是实验想定。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实验基本想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局部网络空间恐怖主义态势、网络空间我方态势和若干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方案。三是构建实验模型。主要包括有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系统及其效能建模、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实验环境建模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建模等四个方面。

3.2 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实验组织实施

網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实验实施主要是按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实验设计来构建实验环境、进行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实验、观察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实验现象、记录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实验数据等。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实验环境构造包括在计算机上实现的仿真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环境和真实的网络空间对抗的网络对抗环境。在整个过程中,要按照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明确的指标,客观、详实、准确、清晰地记录实验数据。记录中要着重做好原始数据记录、数据格式化转换和数据存储三方面的工作。

3.3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实验结果处理

实验结果处理是将实验结果转化成为指挥效能评估结论,这是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实验一个重要的环节。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实验结果数据处理通常也要遵循一般实验结果数据处理的原理,根据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指挥效能评估需要进行功率谱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特征值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工作。其中,要注意的是,结果的解释就是要用简明、精确的语言说明探索性分析的结果及其背后的逻辑。不仅要说明结果,还要说明其假定、使用的数据、使用的条件,通过深入了解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确定输入的改变对输出结果的影响,确定其他数据或假定的改变对这些结果的影响,使军事研究和实践人员能方便、准确的理解和使用作战实验的结果[9]。

参考文献

[1] 皮亚特科夫(俄)张玉柱,翻译.军队指挥理论概则[M].

[2] 美陆军部FM—5号野战条令《参谋部的组织与业务》第二条.

[3] 王光宙. 作战指挥学教程[M].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2000年:100-105.

[4] 内森·利斯特(美).苏联式的作战方法[M].

[5] 赵金恒.加大区域防空作战指挥应重视的问题[J].地面防空武器,09.15.

[6] 阿尔图霍夫(苏).军队指挥理论基础[M].解放军出版社,1986:164。

[7] 通信指挥学院.军事通信装备学[M].军事谊文出版社,1997.

[8] 科列什尼科夫(俄)张玉柱,翻译.军参谋部拟制战役计划[M].

[9] 蒋亚民.作战实验推动战法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3.06.30.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评估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推动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