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韩国型三轴作战体系”
2017-12-21慕小明
慕小明
构筑“韩国型三轴作战体系”绝非一般性的军事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和发展对等的美韩同盟关系这样的重大主权问题。
10月16日至20日,美韩两国在朝鲜半岛附近海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从参演装备和演习内容来看,海上反特种作战、航母护航、防空、反潜、导弹预警、海上拦截为此次演习的重点课目,演习意在强化美韩联合应对朝鲜核导威胁的协作能力。对韩国而言,借军演打磨近年来提出的“韩国型三轴作战体系”,才是其核心目的。
“韩国型三轴作战体系”的发展与演变
所谓“韩国型三轴作战体系”,是韩国军方针对朝鲜核导威胁推出的自主遏制和应对理念,与近年来朝鲜核导危机的持续发酵有着直接的联系。
2009年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并发射“光明星2”卫星,为应对朝鲜导弹威胁,韩国军方首次提出“三轴体系”概念。其核心是构建用于惩戒报复的陆、海、空精确打击武器平台,重点发展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隐形飞机和无人机,以及水下攻击型核潜艇。
2016年朝鲜连续进行核试验。同年7月,韩国国防部长韩民求首次提出应对朝核威胁的“韩国型三轴作战体系”。该体系包括“杀伤链”系统、“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和“玄武”系列导弹体系。同年9月朝鲜进行第六次核试验后,韩国军方正式提出以打击朝鲜最高指挥部为目标的“大规模惩戒报复作战”概念,在“玄武”系列导弹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组建“斩首特种部队”的内容。至此,“韩国型三轴作战体系”正式出炉,形成由“杀伤链”系统、“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及“大规模惩戒报复作战”組成的战略战术体系,集打击、防御和威慑功能于一体。
2017年5月文在寅政府上台后,一方面主张加强与朝鲜交流合作,重启南北对话;另一方面强调以绝对国防优势实现朝鲜半岛和平,要求韩国军方加快部署“韩国型三轴作战体系”。
“韩国型三轴作战体系”如何运转
按照韩军的构想,在掌握朝鲜发动导弹袭击迹象时,韩军将首先启动“杀伤链”系统,打击朝弹道导弹发射设施;发现导弹来袭时,启用“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实施拦截;出现朝鲜核武攻击征候等严重威胁时,实施“大规模惩戒报复作战”,对朝鲜最高指挥部实施斩首和清除行动。
“杀伤链”系统集探测、识别、决策、打击于一身,强调发现朝鲜核导威胁征候时实施先发制人打击。按照韩军的设想,“杀伤链”全程作战时间30分钟,要求1分钟内探测发现朝鲜核导设施、1分钟内识别目标坐标、3分钟内选定攻击武器并下达攻击命令、25分钟内完成目标攻击任务。
韩军的打击手段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可覆盖朝鲜全境的陆海空三维立体打击能力。韩国陆军装备有“玄武-1”(射程180公里)和“玄武-2A/B”(射程300公里~500公里)型地对地弹道导弹,以及“玄武-3A/B/C”(射程500公里~1500公里)地对地巡航导弹。韩国海军装备有“海星-2”(射程为1000公里)陆攻巡航导弹和“海星-3”潜射巡航导弹(射程2500公里)。为应对朝鲜潜射导弹威胁,韩国海军还提出了“水下杀伤链”设想。韩国空军则通过升级F-16K主力战机,采购美F-35A 隐身战机、“斯拉姆-ER”、“金牛座”空射巡航导弹,以及“斯拜斯”-2000、GBU-50、GBU-54精确制导炸弹,提升战机性能和精确打击能力。
“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由预警、指挥通信、拦截等子系统构成,主要拦截高度在40公里以内的弹道导弹和飞机。目前已基本具备了覆盖朝鲜全境的反导预警能力,但在拦截手段上尚存在不足。
韩军导弹预警雷达体系主要由两部以色列制“绿松”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宙斯盾”舰载AN/SPY-1D(V)三坐标相控阵雷达构成。“绿松”雷达有效探测距离为500公里,两部雷达交替使用可实现对朝鲜全境全天候不间断探测。“宙斯盾”舰载AN/SPY-1D(V)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为1000公里,可同时监控500公里范围内1000多个目标,通常在韩国东海及西海海域实施侦察,能有效弥补“绿松”雷达的探测盲区。
反导拦截系统是当前韩国反导力量的短板所在。由于韩军的48部“爱国者-2”防空系统及“宙斯盾”舰载SM-2导弹拦截成功率较低,韩军计划升级现有“爱国者-2”防空系统,使之与“爱国者-3”导弹兼容,并计划在2020年前部署100余枚“爱国者-3”型导弹,使韩国导弹防御系统具备在40公里高度范围内拦截朝鲜导弹的能力。
“大规模惩戒报复作战”在继承了“杀伤链”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同时,更强调特战力量对朝鲜最高领导人实施“斩首行动”,阻止朝核武攻击。韩军计划在2022年前配装类似美军MH-47或MH-60-类型的特战专用直升机,与美军特种作战部队开展联合特种作战训练。
打造“韩国型三轴作战体系”的三重考量
一是推动韩军体制改革,打造新型作战力量和联合作战体系。
文在寅上台后,多次强调国防改革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强力推进韩国国防与军事体制改革。他先后任命出身空军的郑景斗和出身海军的宋永武,分别担任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议长和国防部长。由海空军出身的将领同时领导韩国军队,这在韩国建军以来尚属首次。
由于“韩国型三轴作战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不是由单一军兵种承担,而是集结了陆海空的最精锐力量,只有整合各军种作战优势,通过充分的情报支援才能形成体系作战能力。对军队高层将领的调整,反映出文在寅政府意在以“韩国型三轴作战体系”为支点,逐步脱离韩国军队以陆军为主的旧模式,强化海空军,打造应对未来战争的新型作战力量和联合作战体系,推动韩国国防改革加速展开。
二是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提高韩国在美韩军事同盟中的独立性。文在寅曾担任卢武铉政府幕僚长,在安保政策方面也继承了卢武铉自主国防的执政理念。韩美曾达成协议于2012年4月17日将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韩国,受朝核危机和国内因素影响,该协议在李明博和朴槿惠政府任内不断推迟。文在寅甫一上任,就明确提出要从美国手里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
在文在寅政府的国防政策中,构筑“韩国型三轴作战体系”绝非一般性的军事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和发展对等的美韩同盟关系这样的重大主权问题。
三是以“韩国型三轴作战体系”为抓手,提高韩国国防工业的竞争力。韩国一直大力推进军工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4年韩国国防出口额达36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但韩国始终未能摆脱核心国防工业依赖欧美国家的局面。韩国引进德国技术研发的“张保皋”级潜艇,在韩国自主生产之后问题频发。作为“韩国型三轴作战体系”中“杀伤链”核心装备的“玄武-2A”导弹,近期因不明原因发射坠海,其表现实在很难让韩军放心。韩军的侦察监视体系受制于装备水平,战略情报获取也严重依赖美军。
正如文在寅在10月17日的“2017首尔国际航空航天暨军工业展览会”开幕式上所言,“韩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具备维护和平的力量,为此迫切需要确保强有力和独立自主的国防工业力量”。文在寅政府希望在“韩国型三轴作战系统”建设的牵引下,通过在战场情报侦察监视、网络中心战、武器装备研发、防空反导、特种作战等多个领域的跨越式提升,进而打造韩国的自主国防力量。
摘编自2017年11月9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