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国际形势大事述评
2017-12-21孙豫宁
孙豫宁
一、特朗普结束首次亚洲行,美国亚洲政策尚不明晰
11月3—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上任后首次亚洲之行,访问日、韩、中、越、菲五国,并出席APEC第2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美国—东盟峰会。此次“马拉松式”访问是特朗普就职以 来时间最长、行程最密集、外交任务最繁重的一次访问,亦是自1991年老布什访问亚洲以来,美国总统历时最长的亚洲之行。美国明确表示,此访目标为加强国际社会实现朝鲜无核化决心、推动建设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通过公平互惠的贸易和经济交往推动美国繁荣。特朗普本人对此访高度评价,称在半岛、贸易等问题上“实现历史性进步”,是“重现美国繁荣之旅”。有舆论认为,特朗普此访展现出难得的“务实”“冷静”,在双多边领域取得诸多成果,堪称成功。也有西方媒体质疑其主动放弃国际领导权,反映了“美国软实力的整体崩塌”。
客观而言,特朗普通过此行巩固与传统盟友关系,夯实中美战略互信,借助多边舞台与印度、俄罗斯等国达成多项共识,在经贸、安全领域取得一定务实成果,有利于维系美在亚太地区存在、争夺国际事务主导权。但特朗普坚持“美国优先”立场,导致美与传统盟友在贸易、全球化等问题上嫌隙丛生;虽推出所谓“印太战略”,但缺乏清晰表述、甚至自相矛盾,暗示美亚洲政策仍处于调适之中。总体而言,美并未实现以“经济”、“安保”为支柱主导亚洲的战略目标,或将经历从“领导地位”到“建设性角色”转变。
二、APEC会议与东盟峰会相继召开,亚太和东盟各国多边合作曲折前行
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岘港举行。与会各方围绕“打造全新动力,开创共享未来”主题,就区域经济一体化、创新和包容性增长等议题深入交换看法。会议取得积极成果,维护了亚太地区开放发展的大方向,推进了APEC框架下的务实合作。11月10—14日,第31届东盟峰会、第12届东亚峰会等系列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东盟成员国及中、日、韩、美、俄等国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共商地区发展大计。会议聚焦地区互利合作,召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首次领导人会议,强调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妥善管控南海分歧。东盟领导人还就实现东盟2025年愿景、推动东盟共同体建设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磋商。
在全球化遭遇挑战的当下,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东盟峰会聚焦开放、合作,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反映出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共赢共享仍是大多数国家共同愿望。但美领导人与会过程中仍坚持“美国优先”立场,强推“公平对等”贸易,为相关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蒙上阴影,未来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化进程或在曲折中前行。东盟在成立50周年之际,接连举办国际多边会议,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进程,也彰显了其拟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扮演更为重要角色的决心。
三、津巴布韦局势突变,穆加贝黯然辞职
11月21日,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向已启动弹劾程序的议会递交辞呈,表示为顺应民意、确保权力平稳和平过渡,自愿辞职。24日,姆南加古瓦宣誓就任津巴布韦总统,持续37年的穆加贝时代宣告结束。近年来,圍绕穆加贝“接班人”之争,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内部分歧加剧。本月初,穆加贝解除姆南加古瓦副总统职务。15日,津巴布韦军方采取行动,全面控制政府要害部门和穆加贝及其家人。随后,军方和政界人士与穆加贝展开谈判。19日,津民盟举行中央特别会议,推举姆南加古瓦取代穆加贝为党主席兼第一书记。穆加贝一度态度强硬,不愿下台,后见大势已去,遂在最后关头主动递交辞呈,以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尊严和家族利益。
穆加贝是非洲知名的民族解放英雄,曾深受民众爱戴,亦是国际上在位时间最久、年龄最长的领导人之一。执政初期,穆发展混合经济、大力引进外资,津巴布韦经济发展一度取得骄人成绩;后在推进本土化和土地改革过程中政策失误,导致经济深陷困境。穆加贝在党内建设上亦缺乏有力举措,导致党内斗争暗流涌动,最终内部分歧加剧,丧失执政基础。姆南加古瓦上台虽是众望所归,但能否带领津破解政经僵局、顺利走出困境,仍有待观察。
四、默克尔组阁失败,德国政局变数丛生
11月19日,德国自由民主党退出组阁磋商,默克尔组阁进程遭遇重大挫折。9月24日,德国举行联邦议院选举,现任总理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虽保持第一大党团地位,但未获绝对多数。位列第二的原执政伙伴社民党宣布不参与组阁,联盟党遂与自由民主党、绿党开启组阁谈判。这是二战以后德国首次组阁磋商失败,德国政坛陷入空前危机。在总统施泰因迈尔斡旋和社会舆论强大压力下,事态有所转圜。27日,默克尔表示愿与社民党举行会谈,社民党亦改变原有立场,称愿与联盟党对话共同打破政治僵局。双方虽表达合作意愿,但鉴于政策立场迥异,谈判恐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
表面上看,默克尔组阁失败的直接原因在于各党存有政策分歧,实则折射出德国乃至西方世界面临的深刻危机。一方面,作为西方社会基石的共识政治遭遇巨大挑战,民众对传统主流政党信任不断下降,甚至连默克尔这样的“政治强人”也无法聚合民意。另一方面,欧洲传统政治结构面临解体危机。以德国另择党为代表的极端主义政党强势崛起,严重侵蚀传统主流政党民意基础、改变了政治力量对比。传统主流政党独自或通过简单联盟主导政坛的局面恐难再现。无论如何,德国乃至欧洲和西方均面临严肃政治抉择。
五、沙特改革疾风骤雨,国内矛盾凸显
11月4日,沙特国王萨勒曼宣布成立最高反腐委员会,由王储穆罕默德亲自挂帅,严厉打击腐败行为。此后,反腐风暴不断升级,据称已有包括数十位王子在内的200余人涉案,涉案金额或达8000亿美元。自2017年6月上任以来,穆罕穆德在“2030愿景”框架下积极推行全面改革举措,提高妇女社会地位,改变经济结构单一状况,推动伊斯兰温和化进程,增强外交主动权,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认为,通过反腐掌握权力、实现沙特现代化转型、制衡伊朗,是穆罕默德的三大施政目标。
沙特变局背后,反映出以萨勒曼父子为核心的统治集团寻求变革的强烈愿望与沙特历史沉疴之间的尖锐矛盾。近年来,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影响,沙特经济遭受重创,以石油收入支撑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传统政策面临崩塌危险。沙特国内也面临多种意识形态博弈,对其发展形成掣肘。萨勒曼父子清晰认识到当前困境,力图以自上而下的雷霆手段肃清障碍、变革图新。当前,沙特正处于决定未来走向的十字路口,其改革举措无疑值得期待,但如果发力过猛触动政治、经济等领域复杂矛盾,恐将引发严重动荡。如何稳妥推进改革进程、妥善应对内外矛盾将是沙特未来面临的严峻挑战。
六、反恐战争取得重大进展,或进入“后‘伊斯兰国时代”
叙利亚反恐战争取得重大进展。11月3日、19日,叙利亚先后收复代尔祖尔、阿布卡迈勒,“伊斯兰国”在叙境内仅存零星势力。20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在索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表示“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已基本消灭,叙利亚反恐战争胜利结束,并向俄表示感谢,希望俄继续在叙国内和谈进程方面给予帮助。22日,俄总统普京、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和伊朗总统鲁哈尼在索契举行會谈,就叙利亚局势交换意见,并签署联合声明,呼吁叙利亚各方参加叙利亚全国对话大会,开启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进程。有媒体认为,俄已在叙利亚问题上占据主导地位,并有望以此为契机重塑中东地缘格局。
就在“伊斯兰国”于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之际,24日埃及北西奈省一座清真寺遭恐怖袭击,造成至少305人死亡、128人受伤,再次给世界敲响警钟。此次事件表明,反恐或进入“后‘伊斯兰国时代”,极端组织或将化整为零分散至中东乃至世界各地开展“独狼式袭击”,恐怖主义意识形态或将继续通过网络传播,全球安全仍将面临严重威胁。国际社会应保持足够重视和警惕,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滋生土壤,同时避免地区局势动荡给极端组织带来卷土重来之机。
七、黎巴嫩总理异国喊话辞职,局势动荡背后凸显大国博弈身影
11月4日,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在访问沙特期间突然宣布辞职,并指责伊朗及其“党羽”黎巴嫩真主党干涉阿拉伯国家内政。伊朗外交部5日发表声明否认指控。黎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10日声称“确信”哈里里系被逼辞职,沙特“拘押”哈里里无异向黎“宣战”。在黎境内外各方相互指责的混乱局势下,法国宣布介入调停给此次风波带来转机。法曾为黎宗主国,与黎国内各政治势力均能进行对话,且哈里里家族与法关系紧密,因此其介入“颇具力度”。11月1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黎巴嫩总统奥恩举行电话会谈,并与当天从沙特抵达巴黎的哈里里会面,哈里里旋即宣布将于近期返黎。11月21日晚,哈里里返回黎巴嫩并于次日与总统奥恩进行会谈,随后哈里里表示应奥恩要求暂缓辞职。风波虽暂时告一段落,但其引发的政坛动荡或将打破黎巴嫩现有的政治平衡,削弱政治互信,再次引发争端。
黎巴嫩局势动荡背后凸显域内外大国博弈身影。作为中东著名的“拼盘国家”,黎巴嫩国内共分为18个主要教派,背后均有域内外大国为其站台,形成独特的“教派分权”政治制度。哈里里系黎逊尼派代表人物,沙特则为中东地区逊尼派“大本营”。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风波,系沙特主动出击,阻止伊朗及其盟友黎真主党在叙占优结果,沙、伊两国背后更有美俄博弈的身影。卡耐基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叶海亚表示,在叙利亚战火归于平静的情况下,黎巴嫩重回台前,成为(大国)下一场博弈的战场。
(责任编辑:甘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