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业界展现新姿态
2017-12-21编辑凌薇
编辑|凌薇
SPECIAL特写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业界展现新姿态
编辑|凌薇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的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完善各方面的体制机制,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有力基础。
2017年11月18—19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经济年鉴社主办的“2017(第五届)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峰会主题围绕“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开。
目前我国农业已经取得一定规模,农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由追求粮食总产量开始逐步过渡到重视粮食质量,而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供给侧。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的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完善各方面的体制机制,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有力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局局长、研究员赵阳,农业部办公厅主任叶贞琴,中国农业部总经济师张合成,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副局长孙梅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吕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欧盟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发展总司总司长泽西•普莱瓦,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中国和朝鲜代表马文森,西班牙农业部副部长卡洛斯,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副部长涂珂豪,先正达中国大区总裁顾思锐,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陈静波,蒙牛集团CEO卢敏放,中国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张陆彪,日本农林水产省国际部国际地域课长山口博之,中德农业中心项目主任霍康得,陶氏杜邦农业事业部大中国区总裁黄田强,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等出席本次会议。全球农业领域精英在会上分享了中国农业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自己对农业的成果心得和对未来的展望。
韩俊:从四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韩俊在发言中指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农业、农村发展战略和政策来看,需要重视以下四点:
第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更好的保障粮食和食物安全。过去十几年,中国粮食产量不断跨向新台阶,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节非优势粮食产区的生产,绝不意味着中国要放弃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目标。
第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农业和农村改革。
第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更加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政策目标是使农业发展实现由产量导向向质量导向的转变,把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
第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作为一个农业贸易大国,中国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促进农业贸易发展,与保护国内产业和农民利益的关系;二是需要统筹处理好中国与各个贸易伙伴的关系。
泽西•普莱瓦:共同政策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泽西•普莱瓦在峰会上介绍了欧盟的粮食和食品安全情况,同时介绍了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如何有效应对粮食与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
作为全球主要的粮食生产方,欧盟的农业所占用的土地占到了欧盟总面积的48%,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为欧盟在过去成功应对农业方面面临的挑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普莱瓦认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赖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不仅要避免污染,同时还要提供环境服务,保护土壤的肥力、动植物栖息地等。目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面临非常明显的挑战。
第一,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保持农村地区对人口充满吸引力。从国际层面看,欧盟的农场规模还是比较小的,对于28个成员国来说,每国平均只有6公顷;而美国有180公顷,加拿大的农场规模达到了300多公顷。考虑到这一点,欧盟农业政策旨在充分利用全球机遇改善农业环境,提高欧盟各种不同规模农户的竞争力。
第二,农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小规模的农户仍然存在,他们中有一些人可能非常擅长小的特定市场部门或提供特殊的产品。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欧盟正在研究如何提升农业支持体系的效率,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更新,创造“赋能”的环境,健全农户咨询体系,帮助他们进行投资和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找到有针对性的补贴措施,来满足生产和环保的双重目标。
普莱瓦表示,欧盟将以2017年的政策报告为基础,不断完善共同政策。今年11月29日将会公布此项政策,这有利于保障未来新技术的使用,并支持智慧农业的发展。
叶贞琴:农业发展六大新形势
叶贞琴表示,十八大以来,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和农村改革,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第一,粮食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近几年大力推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启动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农业发展,粮食总产量由过去的1亿吨左右增加到现在的6亿吨左右。
第二,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新局面。坚持以市场信息为导向统筹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结构性调整,玉米近两年累计调整了近两千万亩,同时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第三,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近几年大力推进农业设施化、机械化、科技化,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主要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5%,几个重要指标都超过50%以上。
第四,农业绿色发展有了新进展。积极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启动了农业绿色发展的五大行动。全国农药使用量近两年保持零增长,化肥使用量也接近零增长,这是历史性突破。
第五,农村改革展开新布局。中央非常重视农村改革,先后印发了土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垦改革等重要文件,应该说农村改革政策体系已经基本确立。
第六,农民收入实现新提升,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叶贞琴指出,为贯彻十九大精神,农业部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乡村产业的重心为重点,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抓重点、补弱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做好以下八方面的工作:
第一,巩固粮食产能,方向是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第二,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三,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特别是产业化的联合体,同时大力发展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健全机制,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第四,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向是推进多产业聚集、多业态融合、多功能拓展。
第五,积极推动农村创业创新,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包括农民工、技术人员和复员军人等,依托自身优势,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益。
第六,着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是加快调整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凸出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科技的技术供给能力和支持能力。
第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拓宽农村的资源,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确保明年以前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为第二轮承包期延长三十年奠定深厚基础。
第八,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坚持大扶贫格局,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加大对品牌的推荐和支持力度,让贫困户更多地分享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增值效益。
王一鸣: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新走向、新征程
关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新走向,王一鸣提出五点看法:
第一,中国经济增速未来还会下降,但下降幅度会大大缩小。中国经济过去经历了一个增速换档过程,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减缓,提高质量和效率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旋律。
第二,传统制造业未来逐步都会达到峰值,有的已经达到峰值,比如中国钢铁、煤炭、石化、有色、建材等行业。
第三,未来城镇化会继续深度展开,空间格局网络化更趋明显。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未来还会处在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中,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潜力就是已经转移到城镇的人口市民化。现在中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7%,未来一个时期会达到70%甚至更高水平,到那时中国将有超过十亿人口居住在城市,对食品、粮食的需求都会提出新的要求。
第四,能源和主要矿产资源的需求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中国政府承诺,到203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要达标,这个时间节点可能会提前,也就是说中国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逐步脱钩,正在进入一个拐点期。
第五,中国占全球经济份额明显提升,与世界经济互动作用增强。中国经济以明显高于全球增长的速度在持续发展,而且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也在不断强化,彼此之间的外溢效应和反馈效应都在增强。
王一鸣表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要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第一,要打好脱贫的攻坚战。中国还有四千万贫困人口,中国对减贫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现在要再用三年时间消除贫困人口,这是一个非常光荣和艰巨的使命。
第二,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阶段的变化,高速增长时期积累的风险也会进入到释放期,这场战役同样也要继续展开。
第三,要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这场战役也在展开,现在正在进行力度空前的环保督察,这场战役一定会取得胜利。
这三大战役如果可以打赢,中国就能实现成功迈向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小步”走完以后还有“两大步”,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要建成现代化强国。未来还要攻“三大关”: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这三大关口都要迈过去。
王一鸣表示,未来中国发展进入库兹涅茨曲线拐点期,达到峰值以后,碳排放、资源消耗水平都会继续下降。这是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关键期,是奠定发展基础的关键时期。
李伟:更高水平地保障13亿多中国人民的粮食和食品安全
李伟表示,在过去五年,中国在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经济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换,粮食和食品安全工作取得的成就,为中国政府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了很大贡献。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食物的绿色生态、营养结构越来越重视,更倾向于融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于一体。但粮食和食品安全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李伟提出,在新时代,我们将更均衡、更充分、更高水平地保障13亿多中国人民的粮食和食品安全:
一是以体制机制的创新全面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升的食物消费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提升的粮食需求,最终还得靠市场。强化政策支持,把质量兴农、绿色发展落到实处,构建从田园到餐桌的可追溯“食品安全链”。
二是着力提升城乡低收入和脆弱群体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巩固脱贫成果,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食物可获得性。
三是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国家粮食产能安全。
四是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促进全球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中国古语云“独木难成林”,中国不可能离开国际社会来保障自身粮食安全,全球粮食安全保障也离不开中国。
我们将按照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要求,创新国际农业合作机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为重点,加强农业对外投资和援助,促进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全球粮食生产能力。依托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平台,积极分享中国在减贫、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的经验,为落实和最终实现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目标贡献中国智慧。
卡洛斯:更多的粮食,更少的浪费
卡洛斯指出,未来人口还会继续增加,需要进一步加强粮食供给来应对人口的增长,同时,粮食安全并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应对的,需要全球各个国家共同找到解决方案。
为了应对全球的粮食安全,彼此必须在一系列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各自在所有的这些领域都必须本着合作精神来实现全球共同的目标,例如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气候变化与粮食增产和粮食稳定的供给息息相关,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必须使粮食生产能够与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等方面的政策相互协调统一。同时如何有效平衡土地、水和粮食分配的不均匀性,对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解决。
西班牙现在正推出一个战略,即“更多的粮食,更少的浪费”,该做法鼓励所有相关方在粮食供应链中都参与减少浪费的工作,希望其他国家也能够参与其中。
马文森: 联合国粮农组织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合作
马文森围绕当下的粮食安全问题作了演讲,并阐释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在国际和区域经济贸易中、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作用。
马文森表示,人类虽然已经在解决全球粮食危机和威胁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要认识到,到2050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极端天气情况的影响,粮食消费也会翻倍,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也将增加。
他介绍说,在解决饥饿的问题上,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国别合作项目正在与中国合作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农业发展目标,积极采取措施以实现基础设施和商业方面的投资。目前进行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发展可持续的粮食供应链;第二,促进农业创新,关注数字农业;第三,促进安全产品的贸易,注意防范动物之间传染疾病;第四,加强国际组织间的协作。
最后,马文森强调,“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有力的项目,能够保障国际组织间更好的合作,促进形成更加平衡、公平和具包容性的发展模式。我们现在已经共同踏上了“一带一路”的路程,希望能够实现2030可持续目标。
卢敏放:开启中国乳业的新时代,打造世界领域的乳业安全供应链
卢敏放说,近10年来,中国乳业不断深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规模化养殖持续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在养殖环节正逐步实现从小规模、分散化、粗放管理的传统养殖模式转型升级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养殖模式。从整个国内农业领域来看,乳业已形成了市场化程度高、品牌建设领先、国际化步伐快的行业优势。
中国乳品加工企业的规模化、品牌化程度得到空前提高,形成了蒙牛、伊利为首的全国性乳业品牌及多个区域乳业品牌,20强乳企销售额占全国乳制品销售总额的55%。目前,中国已经有两家乳企进入全球乳业十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乳品行业通过与互联网、智能技术和现代物流的结合,已经实现了在产业模式、消费模式等多个方面的巨大转变。作为农业领域产业链最长的产业之一,乳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建立。乳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历史最好,2016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8%,乳制品抽检合格率99.5%,在食品行业中保持领先状态。
卢敏放指出,在新形势下,中国乳业融入全球乳业竞争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和改革的精神去克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打造世界领域的乳业安全供应链。
陈静波、山口博之、霍康得、黄田强、龚槚钦、赵阳分别围绕“将小农生产纳入现代农业轨道,保障粮食与食品安全”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陈静波认为,小农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并存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长期特点。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来看,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小农生产仍将是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中国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支持小农生产发展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速引导小农生产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山口博之介绍了日本扩大小农规模的经验。日本农林水产省作为农业主管行政机构,通过推广耕地租赁、对土地继承给予税收递延或免除的优惠、成立农田中介管理机构(农田银行)、多种手段整合农田以提高农田利用率、向土地承借方提供补贴以划零为整进行出租、提高闲置农田相关税负、完善农田信息网络等政策措施,扩大农场规模。
霍康得认为,在推进小农生产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应处于考虑问题的中心位置,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从政府角度出发,霍康得认为直接支付比价格支持的方式更加有效,比如通过直接支付鼓励农业生产符合相关环境标准。此外,社会政策和开放政策也是推动小农生产现代化的有力补充,比如以合作社的方式提供教育培训、融资等服务。
黄田强也表示,中国农业以小农为主、规模小而分散的特点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改变的。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引领下,通过全行业合作,可以为中国小农生产弯道超车提供解决方案。
龚槚钦从无人机应用的角度分享了小农生产的经验。由于中国农村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如何让这部分群体成为高效的农业生产者是必须思考的问题。智慧农业所提供的导航、飞行控制、电源管理系统、新型电池、无人机监管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将是一个完美的回答。
赵阳最后总结说,小农生产根植于中国地理和资源禀赋特点,曾创造了中国农业文明的辉煌,传承了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应该理性看待小农生产,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因地制宜。下一步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要提高小农生产的竞争力,需要对小农户提供政策扶持。成熟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小农户和现代农业之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