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乡村的“工夫市”
2017-12-20侯艳晓
侯艳晓
提起“工夫市”,七八十岁的老人恐怕并不陌生。烟台龙口附近的桥上村,旧时就有一处“工夫市”。为了谋生,无地耕种或从地里闲下来的农民会自发地去那儿找活儿,俗称“代工夫”。据说,桥上的“工夫市”由来已久,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歇市前,每天上市“代工夫”的有三五十人,最多时可达百人。
旧时的胶东农村,一直沿袭着祖辈们传下来的笨拙的手工耕作方式。粮田较多的人家,农忙季节谁家地里的活儿忙不过来,就招呼一下左邻右舍搭把手,实在找不着人手,就只好去“工夫市”上雇人。
桥上的“工夫市”就设在村东北菩萨庙前的空地上。天刚蒙蒙亮,“代工夫”的伙计就早早地候在“工夫市”上,生怕去晚了找不着活儿。他们或蹲或倚,或议论着当天“工夫市”行情,看到雇主一来,呼啦一下子围上前去搭讪:“掌柜的,今儿个什么活儿?我去吧。”雇主嘴里一边应承着,一边仔细打量着对方,双方一问一答中,便谈妥工钱,领着相中的伙计走了。
桥上的“工夫市”有两个劳务交易时间段,一是清晨,一是傍晌。如上所述的是清晨出“整工”(即天蒙蒙亮时出工,晚上掌灯时收工)的情形。还有一种情形,上午10点过后到中午,若雇主家人手还不够,依然会去工夫市领工,这种情况下,出的是“半工”(即晌午左右出工,晚上掌灯时收工)。
据有过“代工夫”经历的老人回忆,“代工夫”的靠卖力气赚钱,替雇主家干的是锄地、拔麦子、浇地之类的重活。锄地,多用鹤嘴锄或挠钩为谷子、高粱、玉米等作物除草。间苗多用小挠钩,谷子秆比玉米的细,株距小,间苗的劳动强度就大些。拔麦子的活儿也有套路,先将麦子拔倒,接着用麦秸捆好,才能放在地里晒,否则麦秸一干,就捆不成个了。浇地多采取挽辘轳的方式。每年七八月若逢大旱天气,“代工夫”的就得扛着辘轳架上泊挽水浇玉米。井打在地头,伙计们已支好辘轳架,摆开挽水的架势:左腿弓、右腿蹬,右手紧握辘轳把,左手时而摇把,时而拽斗,在水斗的一起一落中,水缓缓地流进水道。由于橋上村土质较差,水流很慢,伙计们想出了主意:两盘辘轳一齐挽,一人看水道。这一招果真灵验,水流得比以前畅快多了。
一般地讲,“代工夫”的与雇主之间有约定:锄地或挽水浇地的活儿以“日工”论,“日工”又分“整工”“半工”。拔麦子之类的活儿以“包工”论,几个人合伙将拔麦子的活揽下来,称“包工”,工钱仅按地亩数计。“日工”的活儿可以由着伙计的性子来,慢些无妨;但像拔麦子这样的“包活儿”来得很急,民谚曰:“蚕老一时,麦熟一晌”,麦收时节,种麦的人家谁不着急?因此伙计们拔完了这家,得赶紧去拔下家。不过,麦收当口,“代工夫”的赚得要比平日多。
按照惯例,“代工夫”的做“整工”,雇主家则管三顿饭,主食以玉米面饼子、高粱面饼子为主;若做“半工”,雇主家只管晚上一顿饭,中午饭就用干粮、咸菜打发;若做“包工”,因“代工夫”的伙计多,雇主家里不情愿管饭,伙计只好去龙口街上买火烧等来充饥。
桥上村“工夫市”的伙计多来自龙口周边的厫上、小孙家、梁家、庄子、甲刘、甲王等村,也有来自招远、栖霞、潍县、平度等地的。前者多带着锄、挠钩等小农具赶来,后者既不带农具,也不带行李,只多带了几件随身衣服。
农历的三月至七月,雇主家会找一处过道铺上草帘让伙计歇晌,伙计人多时,则会搭一个凉棚供伙计们休息。“代工夫”的做完工,雇主家并不留宿,当地的自然回家,外地来此“代工夫”的则情况迥异,投奔亲朋的则由亲朋安排过夜,初来乍到的要么栖身在雇主家园里的草棚里,要么露宿街头。
“工夫市”是旧时农村劳动用工方式的一个缩影,它的存在既解决了当时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又使经济薄弱的家庭得到一些生活上的改善。它和今天的农民外出打工相比,有着异曲同工之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