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在希望的田野上

2017-12-20郭羽

当代党员 2017年23期
关键词:龙镇葡萄园北斗

郭羽

2017年11月8日上午8点,南岸区迎龙镇。

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仅和镇政府一街之隔。田间,随处可见成群结队前来采摘蔬果的城市居民。

吴小平葡萄园、“北斗锄禾”、金木果园……行走在迎龙,像这样融合发展的规模化农业项目随处可见。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迎龙正在进行这样一次现代都市农业和都市休闲旅游业相融合的尝试——以农业作为旅游业基础资源,以旅游业作为农业的市场化集约化路径,依托龙头企业这个‘引擎,以生态特色为比较优势,以体验式采摘为‘名片,吸引城市客源、资本等要素向本地聚集,推动新型农业跨界发展。”迎龙镇党委书记谭昊说。

依托龙头激发市场化动力

11月8日上午10点,迎龙镇北斗村吴小平葡萄园。

作为在重庆市甚至全国都颇有名气的农旅融合产业基地,吴小平葡萄园显得十分“低调”。

从紧靠公路的大门进入,抬眼一望尽是葡萄架。

葡萄园里非常静谧,缠绕在架子上的葡萄藤正隐秘地发育着。

“莫看现在园子里安静,等到葡萄成熟的时候,这里可是热闹非凡。”葡萄园业主吴小平笑道。

1998年,当地农民吴小平流转乡亲们的承包地,建立了葡萄种植基地。

经过数年探索和尝试后,吴小平确定了“控制产量,走精品化道路”的策略。

凭借“精品”战略,吴小平葡萄相继荣获“中华名果”“重庆市著名商标”等称号,葡萄园成为中国葡萄协会批准的重庆市唯一优质葡萄生产基地,种植规模也达到300亩,拥有阳光草碳、巨玫瑰等十余个品种,年产值突破了1000万元。

如今,吴小平葡萄园已发展成为当地颇负盛名的产业龙头基地。

初尝胜果之后,吴小平又敏锐地察觉到农业和新型旅游业融合的市场脉动,于是开始启动融合发展战略。

2006年,吴小平举办了第一届“吳小平葡萄节”。此后每年7月的采摘旺季,吴小平都会举办相关活动,吸引大批市民前来。

经年累月之后,吴小平葡萄园积累了旺盛的人气。

其间,这个快速崛起的特色农业项目也引起了镇党委、政府的注意。

“吴小平葡萄园的成功,既是他人生价值的实现,也为迎龙镇带来了巨大的产业动能。”谭昊说。

迎龙镇党委、政府看准时机,以吴小平葡萄园为龙头,谋划推出“摘香季”,积极引导游客向全镇其他葡萄基地拓展,充分利用吴小平葡萄园的龙头效应,为周边广大农户打开了农旅融合的市场“蓝海”。

“吴小平葡萄园每年为迎龙镇带来成千上万的游客,凭借生态采摘模式和自身品牌力,极大地拉动了本地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谭昊说。

如今,在吴小平葡萄园这个“龙头”引领下,迎龙镇广大葡萄种植户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小农向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新型农民的转变;同时,全镇的农业结构也得到了优化重组,凝聚起农旅融合发展的市场化动力。

凝聚特色“粘连”城市客源

11月8日下午2点,迎龙镇北斗村“北斗锄禾”农业旅游休闲基地。

与其他整齐划一的农田不同,“北斗锄禾”的田地被有意分割成好几十块,每一块都栽种了不同的农作物。

重庆四季垄耕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光合,正坐在田地旁的小石凳上,埋头填写农药购买记录册。

由重庆四季垄耕蔬菜专业合作社承办的“北斗锄禾”,仅仅是迎龙镇现代都市农业示范项目“四季垄耕”的一个体验点。

行走在这里,能够感受到迎龙镇农旅融合发展在凝聚比较优势方面的成果。

“北斗锄禾”采取“社区支持农业”的运行模式,由村委会出面将农户承包地通过租赁的方式集中起来,再交由四季垄耕蔬菜专业合作社管理和运作。

在整合完成后,合作社将连片大块土地按照每份0.1亩的面积进行划分,吸引城市家庭前来认种,并交纳一定的认种费。同时,游客认种的菜地由合作社统一进行日常管理和蔬菜种植及管护。

“蔬菜种植的种类由认种户自己决定,给予他们最大的自主权。”赵光合说。

等到蔬菜成熟后,认种户可以到“北斗锄禾”进行采摘,或者每个礼拜到指定配送点领取一次重量在3公斤以上的蔬菜……其间,“北斗锄禾”种植的蔬菜还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达到了“有机食品”标准。

通过这样的运作模式,传统种植业和新兴旅游业实现了“深度融合”。

“之前网络上流行种菜偷菜的游戏,正是对大城市居民向往农耕生活心理的反映。‘北斗锄禾既让城里人切身体验到农耕的乐趣,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还满足了他们吃上‘健康菜的愿望,正好满足了这样的心理。”赵光合说。

截至2017年10月,“北斗锄禾”经营面积已拓展到150亩,当前认种份数约300份。

“目前‘北斗锄禾有员工24人,大部分来自参与项目的租地农户家庭。”赵光合介绍道,这些员工每月工资约有2000元,每年还有按照每亩地1300元标准发放的承包地租金。

在初战告捷之后,“北斗锄禾”正在优化服务项目,进一步凝聚针对大城市游客“蓝海”的特色比较优势。

拓展配套健全产业链

11月8日下午4点,迎龙镇北斗村俊翔农家乐。

一进农家乐大门,就见老板娘廖蓉正在院子里洗洗涮涮,准备各种食材。

“每天都有从城区来的客人,所以随时都要备齐食材。”廖蓉一边干活一边笑着回答。endprint

这家农家乐就坐落在“北斗锄禾”旁,从项目基地大门绕过一条小路就能到达。

在迎龙镇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廖蓉瞧见城里来的游客日益增多,便很快意识到其中的商机,于是对自家的房子进行装修,改造成了如今的农家乐。

开张后,农家乐生意顺风顺水。

“农业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确为迎龙镇带来了一大批游客,特别是一到每年七八月份的水果成熟旺季,我们简直忙都忙不过来!”廖蓉笑道。

随着农旅融合产业迅猛发展,迎龙镇开始大力对相关服务业进行配套——除村民经营的小型农家乐外,当地还发展了北瀚山庄等标志性大型原生态度假村,将单一的“体验游”拓展为“吃、住、游”各环节齐全的农旅融合全产业链。

“城市居民到迎龙镇来,核心需求就是体验和大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自然环境。因此,通过让游客体验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最大可能地满足这种需求,就成为我们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的核心目标。”谭昊说。

从2017年开始,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了35个市级特色小镇,探索建成一批空间美、街区美、生活美、风景美、生态美的特色小镇,迎龙镇正是其中之一。

“未来,我们将努力构建以都市田园为模板、现代城镇与传统乡村风貌融合的集生态、智慧、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小镇。”谭昊说。

【把脉】

当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若干问题和制约,亟待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新办法有效应对。

要加强对农村產业融合现有试点示范项目和成功经验的总结宣传和推广,通过先行经验和典型案例的宣传剖析,引导地方政府和融合主体更好地了解农村产业融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以便更好地认清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目标,辨识其重点和有效方式。

要注意立足农业,依托农村,惠及农民。相对于普通农户,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新型融合主体往往理念新、能力强,规模优势、竞争优势和网络优势显著。建议通过财政补贴、以奖代补、财政贴息、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等方式,加强对新型融合主体的支持,鼓励其开展示范企业、示范合作社等创建活动,鼓励不同组织和主体之间加强合作,并增进利益联结,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和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

要把加强人才培养培训、优化人才成长发育的环境放在突出地位。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不仅要重视专业技术人才,更应重视跨领域、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领军型人才;不仅要重视技术创新人才,更应重视业态、商业模式创新人才和资源、要素整合集成人才。要重视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农村创业。要鼓励科研人员到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任职兼职,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参与分红等激励机制。要结合支持创新创业,加强农村产业融合人才实训基地建设。

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政策支持,应该更多地采用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手段,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和设立产业融合引导基金、投资基金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并重点瞄准以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农村产业融合区域载体和相关平台建设、相关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相关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运行以及农村产业融合的跨区域跨部门合作、产学研用合作,打造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集团军”。也可通过政府设立农村产业融合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拓展对农村产业融合领域的中长期贷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营造有利于农村产业融合的产业生态为重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议在总结现行试点示范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体制机制改革的支持,着力营造有利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协调处理好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并重点瞄准以下方面:创新农村产业融合的区域合作、部门合作机制和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深化相关公共平台和公共服务机构运行机制的改革,培育农村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市场和产权流转市场,探索商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运行机制改革,推进政策实施机制的创新。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所长、研究员 姜长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龙镇葡萄园北斗
北斗和它的N种变身
老水车
摘葡萄
方向作品
北斗时钟盘
爷爷的葡萄园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葡萄园里的珍宝
家乡的葡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