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的深秋
2017-12-20
理查德·E·伯德(1888—1955),美国探险家,最早乘飞机抵达南极和北极点的人。本文节选自他在南极基地独自生活5个月写下的自传《孤身一人》。
晚上在墻上大幅的行事历上删去一天,是我每天最后一桩例行公事;而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便是确认前一天是否涂去了。夏去秋来,地面上白昼日消,夜色从四面八方而来。自2月底以来,太阳就已从每天周游的天空落下,夜里日落逐渐提前,早上日出相对地一天比一天延后,如今,白昼在这纬度上只剩两星期不到,太阳只是一颗似乎无力升出地平线的巨大球体,沿着地平线滚动几个钟头,烟雾迷离看不十分真切,正午过后不久便在北面消失。我怅然凝望,好像目送渐行渐远的情人。
这天天色晶莹剔透,温度约为-50℃,南风轻吹,让皮肤有一种炙烧的感觉。天空光线日日消褪,从南极轴掩来的夜色,正午便已紫气当空。当天九点二十分日出,但几乎一直贴在地平线上,好像红色大车轮,在罗斯冰盾边缘上滚了两个半小时,到了正午时分,日出和日落翕然相合,再滚动约两个半小时之后,渐渐沉入地平线下,只留下一片殷红。这景象宛如日蚀,冰盾上笼着人间罕见的微光,落日犹如大火坑般冲出漫天红焰,照得雪地上红光潋滟。
在美国,我常见的是日出东方,经过上方天空,垂直落下西方地平线。但是此地的太阳活动的规则全然不同。春天时,第一次日出在正午,最后一次日落在子夜;秋天时,有一个半月是天天日出日落,接下来四个半月是日不落,也不行经天空,只是跟地平线几乎平行的滚动,高度绝不会超过33.5°;秋天的第一次日落在子夜,之后日落的日常时间在正午,接下来的四个半月没有日出,反而渐渐下沉到地平线下13.5°,然后再缓缓上升。我现在所处的正是白昼只剩奄奄一息的期间。
有些人以为,极地之夜是戏剧性地陡然降临,其实不然。不是突然阻隔白昼,也不是倏地降下黑夜,而是有如滔滔不绝的浪潮一般,渐进累积而成的结果。夜如潮,每天冲进一点,待的时间也久一点;日如岸,每天缩小一点,直到最后全部被潮水淹没。因此,旁观者非但不会感到仓促,反而觉得像是一件无可估量的大事,以亘古如一的毅力终至完成。白昼的消失是渐进的过程,由微光的介入来调节,当你抬头望去时,白昼已逝,但又不是完全消失;日落地平线之后许久,太阳仍然投射出微弱的白昼之光,你可以循着光线看到它在地平线下的活动。
这时,平日疏忽的感觉变得极为细腻敏感,那是最美妙的时刻。你可以站在冰盾上,只需眼观、耳闻和体感。清晨白雾迷离,深邃难测,举目见不着任何东西;你也许会被雪面波纹绊倒,也许会绕冤枉路以避开根本不存在的障碍,也许要靠恍如拔地而起的巨大电杆——实则是细竹标——来辨识自己身在何处。我敢打包票,在这样的日子里,仪器百叶箱准会变得像轮船般庞大。在这样的日子里,东北角的苍穹尽成罗斯冰盾岸头,绝壁千例,纤毫毕露,景色壮绝,前所未见。当然,这只是海市蜃楼,但未曾见过如此景象的人定会指天为誓,坚信它真实不虚假。午后的景象是如此晶莹剔透,你甚至不敢出声,免得它片片碎落。
在这样的日子里,我曾亲睹天空有如小球体般碎裂,化成片片虹光飘然而下——冰晶滑过太阳表面。冰雨一落,地平线上蓦地涌出一道白光,划过太阳中心,随即形成第二道光影,水平掠过太阳,构成绝佳的十字形。霎时间,两轮细日各呈绿色和黄色,同时向两侧弹去。这幻日光景是最壮观的折射现象,美不胜收,举世无俦。
一天下午四点,我在华氏冰点下八十九度作每天例行的散步。太阳已降落地平线下,一道紫蓝色的光芒一一颜色之深前所未见——咻地涌现出来,众色齐消,只剩下落日余辉。
正西方,天顶位一半的地方,金星高悬,宛如晶莹钻石,而对面东方的天际,一枚呈至如同金星般在蓝海紫光中闪烁;在东北方的天空,银绿色的南极光搏动轻颤。罗斯冰盾一片白茫茫,极目所望银灰色一片,单调中又有淡雅虚幻之感。众色消融,天黯星稀,景致显得单调,但这样的光景组合却是妙到极点。
我驻足聆听虚寂。我的气息结晶掠过脸颊,乘着比耳语还要轻柔的微风飏起,就如悬挂在天上的云彩一般。风向机直指南极。寒意凝住了微风,轻轻转动的风速器也跟着戛然而止。
白昼将逝,黑夜在安详的氛围下来临。这就是秩序、和谐与静谧的奇异进程和力量。和谐,没错!这是由寂静所生的一种轻柔律动、一种绝佳和弦的调子,也许这就是天籁。能够捕捉这律动,将自己暂时融入其中,于愿足矣。在那当下,人与宇宙合而为一,殆无疑义。这种信念来自极规律、极和谐、极完美的律动,绝不是偶然所致。这样的圆融必有它的深意,绝非偶然衍生。这是一种超越理智的感觉,表明人的绝望乃是毫无来由。宇宙是和谐秩序,不是混沌,人类理所当然地跟白昼与黑夜一样,也是这和谐秩序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