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下水监测基础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析
2017-12-20
(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陕西 西安 710003)
陕西省地下水监测基础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析
张瑞萍
(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陕西 西安 710003)
地下水监测基础工作主要包括监测站网建设和地下水动态监测两方面。陕西省地下水监测工作起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后期,由于经费问题以及井网的长期运行,监测井淤积报废比较严重,监测站数量大幅减少,布局也难以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相适应。近年来,陕西省在监测站建设方面先后实施了“陕西省地下水监测示范井建设”、“省级监测站达标建设”等工程,地下水监测基础设施水平有所提高。2015年,陕西省“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地下水监测基础设施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截止2016年底,全省省级地下水监测站数量636处,自动监测站119处。动态监测方面,水质监测纳入了常规监测,填补了以往该项目的空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地下水监测基础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烝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与努力。
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动态监测;现状;陕西省
1 地下水监测基础工作现状
1.1 地下水监测站网现状
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是开展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基础,监测站网建设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发展水平。我省地下水监测工作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多年来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管理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着监测站数量不足,监测重心仍在农村地区,城镇、水源地、地下水超采区监测站数量少,监测站建设标准低、监测手段落后等问题。给城市地下水监控、超采区治理、水源地地下水监控等工作造成了很大不便。
1.1.1 地下水监测站现状数量及布局
全省共有基本监测站636个,覆盖了全省11个市(区)的65个县(区)。我省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特别是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心的关中地区,工业集中、人口密集,既是陕西的“工业走廊”,又是陕西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居全省之首。该区水位基本监测站密度为9.3个/103 km2;其它区域:千陇盆地1.8个/103 km2、咸阳北五县(淳化、旬邑、长武、永寿、彬县)黄土塬为6.0个/103 km2、渭南北三县(澄城、合阳、白水)为6.1个/103 km2、陕南诸盆地为8.9个/103 km2、延安市黄土塬区为6.3个/103 km2、榆林风沙滩区为1.1个/103 km2。
依据《地下水监测规范》地下水开采强度分区,关中盆地介于超—强开采区间,汉中盆地属于强开采区,千陇盆地、咸阳北五县、渭南北三县、延安黄土塬区、榆林风沙滩区属于中等开采区。将我省现状水位基本监测站密度与《规范》对照,可见千陇盆地、延安黄土塬区及榆林风沙滩区基本监测站密度低于规范要求,必须予以补充。关中盆地、陕南诸盆地、咸阳北五县(永寿、长武、彬县、淳化、旬邑)及渭南北三县(澄城、合阳、白水)基本监测站密度接近下限。考虑到关中盆地是我省经济发展重地,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资源面临的各种问题较为严峻,因此必须对监测站数量予以补充;陕南地区是我省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水源涵养任务十分艰巨,亦应适当增补地下水监测站;咸阳北塬矿产资源丰富,其开采往往改变地下水资源的赋存条件,也极易污染地下水水质,渭北岩溶水资源较为丰富,开采潜力大,均应增补地下水监测站。
除了密度不足外,从布局上看,我省现状地下水监测站网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汉中盆地、延安黄土塬区及榆林风沙滩区。由于历史原因,监测站主要布设在农村、郊县、灌区等,在当前开发利用高,已出现问题的超采区、水源地、城区等布站密度相对较低或空白,监测站网布局急需调整和优化。
1.1.2 地下水监测自动化程度
我省地下水自动监测站数量较少,2015年以前,仅依靠“陕西省地下水监测示范井建设”工程建成47个自动监测站,经过近年来的现有监测站网更新改造,自动监测站数量增加至119处,但也仅占现有全部监测站数量的18.7%,绝大部分监测站仍采用原始的监测手段,使用测绳、测钟等监测工具,已经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现代水利、科技水利的理念相背驰。
1.1.3 监测站网规划及实施情况
我省曾先后两次进行了全省地下水监测站网规划工作,最近一次《陕西省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规划》完成于2012年,全省共规划建设各类地下水监测站1 572处。2015年,“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启动建设实施,该项目建设内容为省级地下水监测站网规划的一部分,建设期3 a。项目完成后,全省监测站数量将达到1 053处,其中自动监测站630处,全省地下水监测站数量将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充,监测站布局也将有所改善。但是与规划目标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寻求新的建设途径。
表1 陕西省现状水位基本监测站与《规范》布设密度对照表 个/103 km2
1.2 地下水动态监测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省即开展了常态化的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多年来积累了宝贵的监测资料和丰富的动态监测经验,为我省水资源管理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1.2.1 监测项目
地下水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水位、水温、水质、水量监测。2014年之前,我省地下水动态监测项目主要为水位监测,兼测水温,水质及水量监测一直是空白。2014年,全省启动了地下水水质监测项目,共布设常规水质监测站244处,全省各行政市都有分布(包括杨凌区)。水质监测是我省近年来动态监测方面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将对指导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发挥重要作用。
1.2.2 成果转化
我省在开展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及整理,按年度编制《地下水监测资料》、《陕西省水资源公报》(地下水部分)、《地下水通报》、《陕西省地下水超采区监控简报》、《全省地下水监测成果报告》等,水质监测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完成了《陕西省关中地区地下水水质评价报告》及《陕南陕北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报告》,为地下水监测资料更有效地服务于有关水事决策及相关涉水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撑。地下水监测工作的服务领域,由单纯的数据监测,拓展到了为抗旱救灾、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建设、企业发展等领域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
2 存在问题及对策
2.1 监测站网布局不合理,数量严重不足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不断变化,在工业、城镇人口密集区,地下水的开采比较集中,需要进行重点监测。然而受建网时期“农业水利”思想的影响,我省在城市、地下水超采区及城镇和工业水源地地区,监测站很少或根本没有,这些地区恰恰是目前地下水开发利用出现问题最多且最为严重的地区。与规划相比,现有的监测站数量也远远不足。地下水监测站网仍然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密度不足、监测类型不全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应寻求多种建设途径,加快实施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规划。
2.2 监测项目不全,监测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陕西省目前开展的地下水监测项目有水位、水温及水质,水量监测还是空白。水量监测资料对于评价区域地下水开采程度、开采强度、补排均衡状态,对于地下水资源评价、水利规划、排涝除碱、防汛抗旱等有重要作用,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城市发展规划方案的制定及未来开采状态预测等有重要意义。由于水量监测站“非专用性”的特点,应结合灌溉制度、灌水定额等,合理选用生产井,修建护井设施、配备监测仪器,开展水量监测。
2.3 地下水监测自动化水平不高
陕西省建有地下水自动监测信息系统,控制自动监测站百余处,但是系统运行稳定性欠佳,在数据采集、传输上的时效性、准确性不高,自动监测站数量也不足,因此现行监测方式仍以人工监测为主,监测资料传输也是以电子表格形式通过互联网报送,自动化程度不高。按照《陕西省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规划》,所有水位监测站均应实现自动监测。在积极推进监测站网建设的同时,重视现有监测站更新改造,配备自动监测设备,同时对自动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更新升级,解决运行稳定性问题,逐步由人工监测向自动监测过渡。
3 结语
虽然陕西省地下水监测基础工作还面临很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十年来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发展,比如逐步开展自动监测、启动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陕西省建设内容)、将水质监测纳入常规监测、拓宽服务领域等。未来,陕西省地下水监测工作也将与时俱进,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及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步伐,以自动化监测、全面监测、可持续监测为发展方向,更好的为我省水资源管理工作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P641.8
B
1004-1184(2017)05-0070-02
2017-06-08
张瑞萍(1980-),女,陕西咸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下水监测站网规划、建设管理及地下水监测工作。